APP下载

工程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应变对策的探讨

2016-10-21赵生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6年1期

赵生

【摘要】现实当中做任何事情都在追求完美的结果,完美结果由完美细节的衬托倾力造就。细节趋向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创新务实的决策与实际执行能力的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相得亦彰。反思成功的结果:即远见卓识,优化细节、精亦求精,彰显实力,完美无缺,无可挑剔,引领成功。

【关键词】实际结果;瑕疵失误;应急对策;原因反思;追求卓越;一气呵成圆满成功

序言:

当今世界首位提出“零缺陷”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大师菲利普·克劳斯比,迄今为止成功实施的案例不胜枚举,瞩目经典:载人登月飞船,太空航天飞机。西方“无失误”理念与现实的衔接已无可指摘。博大精深的华夏应变智慧:无事如有事提防,才可弥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从工程现场实际出发,亲身领略设计由蓝图转化为实物,经历安装实施的全过程,最终达到的真实效果。来验证上述理论研究成果的精辟及应变智慧理智法则的正确,完全是一种见识独到的现实考验,更是求真务实、换位思考、学无止境的全新领略。创新突破、触类旁通和熟谙化解缺欠的技巧及对策值得深入探讨。

一、工程现场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针对现场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解决疑难問题的应急策略: 首先解决问题的依据,应符合国家标准设计规范,解决问题的决策,应满足国家标准设计规范相关的规定要求。

1.变电所已建成,环网柜下设置地坑,配电室地面仍与室外地面标高一致。室外进水流入地坑浸泡电缆问题。如何圆满解决。

解决上述问题应依据的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如下:

规范1: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第4.3.8条规定:配电室不宜设在建筑物地下室最底层。设在地下室最底层时,应采取防止水进入配电室的措施。

规范2:国家标准“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第2.0.1.9条规定:变电所所址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规范3:第2.0.4.1条规定: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物的地下层设置非充油电气设备的配电所、变电所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只有地下一层时,应采取抬高地面和防止雨水、消防水等积水的措施。

众所周知,国家规范采取的防范措施:仅只抬高变电所地面300mm。其结果根本不解决实际问题。

现实当中,水淹变电站断电事故并不鲜见,曾闻某中原大省艺术中心,高压配变电所设在地下室3层,遭际百年不遇的罕见雷暴狂雨天气,水灌地下室,淹没高压配变电站,水深及胸。高低压电气设备尽数全毁,损失惨重。

所以现场只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应变措施,妥善解决已建成变电所的防水问题。具体解决方法及可实施步骤:

如果变电所已建成,投入运行,环网柜下设置地坑,配电室地面仍与地下室外地面标高一样,未按规范要求抬高 300mm。即便如此,慎重分析:建成的变电所配电室最可能从紧闭防火门底边与地面的缝隙进水,防火门内侧可贴地面固定防水橡胶宽带横条遮挡缝隙。而防范进水流入电缆地沟,环网柜地坑,浸泡电缆,引起电气短路,造成重大停电事故,才是解决问题的当务之急,变电所绝对不许被动横遭水淹。除解决问题外,更要考虑:不得破坏现已完工的任何设施。

根据国家规范标准要求,配电室防火门均朝室外方向开启。现场防火门洞净距(宽x高):2100x2400mm,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配电室设备安装通道防火门的室内地面上,采用防水混凝土,内衬5mm防水钢板,砌筑一个高度400mm阶梯式矩形防水隔挡。隔挡内侧宽度与防火门洞宽度相同(2100mm),内含一步高度200mm的挡水台阶,台阶起始最外侧边紧贴防火门的最内侧门框,形成封堵防火门内侧高度200mm的防水门槛。进门俯视隔挡左右两侧挡水墙壁厚度为:200mm,正面挡水墙壁厚度为:300mm,隔挡横向宽度:2500mm。考虑变电所设备运输安装方便,紧接正面挡水墙之后,顺势砌就一条斜向室内地面的设备运输坡道。坡道宽度:2500mm。防水隔挡和防火门洞内壁,全部粉刷高品质防水涂料进行防水处理。如果仅作为日常巡视而设的配电室入口门,也同样可以砌筑上述防水隔挡,只需将进深300mm的挡水墙改造为两步250mm的入室下降台阶即可。台阶宽度应视巡视入口门宽度适当变动。以上防水举措经现场确认可行,并提交业主付诸实施。防水隔挡的高度完全可根据需要抬高到800mm或1米。

防范配电室外进水流入电缆地坑浸泡电缆的棘手问题,完全可以更具创造性的灵活变通给予解决。设计图中可强调说明提示:现场平时或遭遇特殊雷暴雨恶劣天气,应随时开启地下一层所有集水坑的排水泵,防范雨水倒灌,水淹变电所,该事项由消防值班人员纳入其工作范围,24小时实施监控,责任落实到位。必要时,配电室门外设置防汛器材,以备不时之需,确保无虞。

防水隔挡的应急对策的文字述叙过于简略,细节说明详见下图所示:

2.两套施耐德12KV、SM6(IM+QM)型中压环网柜, 高压电缆进线“下进下出” 接线型式,环网柜体尺寸(长x宽x高):1500x940x1600mm。2路10KV电缆采用3x185平方毫米,设计未在地面预留2根环网柜安装槽钢,未设地坑及未埋设2根接至2台箱式变压器下部,伸出地面100mm的高压电缆保护镀锌钢管,现场地面已施工完毕,高压电缆无法接入环网柜及箱式变压器。如何圆满解决。

现场应对问题的妥善解决方法及可实施步骤:

现场地面已施工完毕,并非无计可施,常规做法已不适用,解决问题更要创新落实。推荐现场制作一架俯视(横宽x纵长):1600x2300mm, 8腿支撑,距地高度:1200mm的环网柜架空安装、可正面操作、底铺花纹钢板、为“下进下出” 高压电缆进、出线专用的钢平台。钢平台左右两侧分设上、下平台带扶手的6步斜爬钢梯(梯宽:700mm),钢平台除环网柜正面外,其余三面采用φ20mm镀锌圆钢设置人体防护围栏,保护操作人员安全。围栏高度:平台以上1.4米,钢平台环网柜的背后距墙150mm。环网柜正面操作通道应满足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第4.2.5条规定:固定式配电屏单排布置受限制时,配电屏前通道最小宽度1.3米的规范要求。

钢平台制作创意,具体实施安装方法均根据现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及灯具安装”(D702-1~3),第46~48页所示的配电设备用落地台架安装(一~三)的安装技巧,灵活运用,采用50x5mm角钢按图集第49页所示的配电设备落地台架安装零件图的加工方法,构思详图,严格监控,精细选择角钢器材及防锈涂料、焊接辅料,利用现场施工焊接设备大胆拼装制作而成。

钢平台在配电室前部沿中心线靠墙摆放,环网柜顶部正面沿墙安装300x200mm电缆桥架,首先沿墙接至2路10KV高压电缆钢管进线处,在环网柜两侧各400mm处各垂直沿墙引下竖向电缆桥架,距地1米。正面电缆桥架采用2组平面三通,伸出两条桥架分别与钢平台南侧,在2台箱式变压器高压侧顶部屋面梁下安装的电缆桥架链接沟通。至此高压电缆接入环网柜及箱式变压器的电缆桥架(供电路径)敷设完毕。

电缆桥架规格选择的依据:国家标准(GB50054-2011)第4.2.5条规定:电缆在托盘和梯架内敷设时,电缆总截面积与托盘和梯架横断面积之比,电力电缆不应大于40%,控制电缆不应大于50%。

现场安装高压电缆要求:电缆最小弯曲半径不小于15倍的电缆外径的弯曲弧度。

因而室外2路高压电源进线电缆先沿环网柜两侧竖向电缆桥架接入环网柜内负荷开关电源进线端,再经由负荷开关配电出线端弯曲返出,仍沿竖向电缆桥架引上进入屋面梁下安装的电缆桥架,分别接至2台箱式变压器高压侧顶部,套镀锌钢管保护垂直向下穿过变压器高压侧遮护箱壳连接到位。

高压电缆现场接入环网柜及箱式变压器问题得以妥善解决。上述钢平台制作、高压电缆弯曲入箱连接方案细节优化功能独到,实施效果良好。

3.沿室外连廊屋面架空电缆托架敷设的12路高、低压电缆由明敷转为暗埋,并穿越厂区主干道路为建筑埋地供电问题,如何圆满解决。

现场应对问题的妥善解决方法及可实施步骤:

国企大型现场工程用地,市政规划南北干道从该地中间穿过,将其分隔为东、西两大厂区,所有动力设施管线、各专业外线工程,均横跨市政规划道路敷设,解决外线敷设采用两种方案:地下穿越或地上凌空跨越,地下穿越:采用顶管或修造各专业管线公用隧道,因两项工程花费过大,最终采用地上搭建钢桁架连廊凌空跨越得以解决。连廊作为物流通道,兼做外线管廊,各主要厂房建有通道入口门直通环型连廊(2处跨越市政道路),连廊底标高8m,由“Y”型钢桁架承载。连廊除屋顶为钢檩条瓦楞钢板外,两侧封幕墙均为钢化玻璃,玲珑剔透,风格峻异,办公楼巍峨矗立座拥西厂区中心,与连廊隔路相望。全厂总变配电所建在东区,连廊屋顶架设为西区高、低压供电电缆专用的电缆托架,办公楼全部12根高低、压供电电缆均敷设在该托架之上。但办公楼电源进线系采用电缆埋地供电方式,两者衔接细节:电缆由架空变为埋地敷设的转换功能设施未交待落实,现场亟待解决电缆竖向隐蔽安装,无毁损安全埋地敷设供电的棘手问题。

现场具体要求解决方案既要满足安全使用功能,必需考虑整体感观效果。

解决问题具体实施细节:全新尝试,现场实地踏勘,连廊本体高度12.4m,连廊遮饰幕墙高度14.5m,架空电缆敷设高度14m,电缆引下应具备15倍的转弯半径的可行性条件,经慎重考虑在连廊与建筑物平行侧的夹缝内(净距550mm),沿建筑外墙上下平行固定3套6组镀锌角钢支架,每套支架采用“U”型抱箍螺栓夹具,上下同紧拉定5根电缆转弯引下贯通的Φ150mm保护镀锌钢管。各套支架下方装设露天承接保护钢管的特制1200x200mm电缆桥架,该桥架垂直引下再倾斜插入连廊底部,长约5.4m,宽约1m,自电缆管井顶平面以上,通高采用钢板封闭的整体电缆桥架安装网架,3镗电缆桥架沿网架每隔1米做1次螺栓固定,下降到地下电缆管井深处,管井容积:5100x1600x2200mm。最终呈45度转折持平,由竖向敷设转变为水平敷设,桥架底板平面敷设高度与管井外伸电缆出线保护Φ150mm镀锌钢管(15根)底标高相等。该类保护钢管焊接防水钢板,嵌墙安装敷设,整根钢管伸出管井之外,向下倾斜千分之五的坡度。伸出地面防水坡外300mm。管口做磨光处理或打成喇叭口,外刷沥青做防腐处理。除此以外,电缆直埋必经的厂区主干道路以下埋设15根Φ150mm镀锌钢管,全部伸出建成路面两侧各0.6m,管口处理方式同上。巧妙构建上述设施应取得的效果,优先创造架空电缆安全引下必备的可靠途径,兼顾连廊外观协调。采用通高封闭的装饰性网架整体遮掩电缆引下装置。该封闭式电缆网架即具备桥架引下转换功能,又兼做装饰屏幕应景。因此,电缆竖向隐蔽安装,无毁损安全埋地敷设供电的问题,由以上功能设施的超常构建得以顺利解决。

添置该功能设施的依据完全取自并符合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第5.1.2条规定:“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第5.1.11条规定:用于下列场所、部位的非铠装电缆,應采用具有机械强度的管或罩加以保护:1:非电气人员经常活动场所的地坪以上2m以内、地中引出的地坪以下0.3m深电缆区段。2:可能有在重设备移经电缆上面区段。”的相关要求。电缆管井防水的具体做法均根据现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0KV及以下电缆敷设”(12D101-1~5)

第102页所示:直埋电缆穿墙引入建筑物的敷设之方案(二)的防水钢板安装方法,由现场焊接制作实施完成。

本解决方案业经供电局施工单位实施安装后已安全送电,完全满足现场各项使用功能的要求,通高封闭的装饰性网架外观效果与环境整体感观协调,现场满意,认同和谐。现场实施方案因文字述叙过于粗疏,特将重要细节作图详示如下:

4.建筑物外墙进线电缆入口高度,距室外地坪3. 45m,与露天高架电缆甬道横向跨距6m,高架电缆引入建筑物的凌空跨接支撑钢桁架不可或缺,如何妥善解决问题。

现场应对问题的妥善解决方法及可实施步骤:

外线电缆工程常规设计均以埋地敷设为主,室外设计高架电缆甬道拓宽了电气敷设途径,立体空间的衔接技艺,迫切的现实需要,灵活的构思转化为实际兑现能力,实现露天钢桁架沟通建筑物与高架电缆甬道供电途径,务实而更有见地。解决问题细节如下:

实地踏勘现场,外线工程管道支架靠道路边缘2.5m沿线矗立,相邻管道支架间隔为5m,支架中心线与建筑物外廓最近净距为6m,电缆进线接口:700x250mm(长x高),建筑物外墙之上电缆接口平均高度:3.45m。管道主支架承载的电缆桥架安装高度3.45m,两者之间平行联接跨距6m。联接设施由三部分钢器件焊接组成。1:建筑外墙与电缆入口下边平齐,安装承接凌空横跨钢桁架之双T型镀锌钢板贴墙固定支架,2:采用2根通长近6m的立式12号槽钢,作为搭接高架电缆甬道与建筑物之间的凌空跨接支撑钢桁架。3:在室外管道主支撑架专为电气设置的工字钢面向建筑物的一侧,安装电缆桥架垂直引出双T型焊接固定钢板,其上焊接固定2根立式12号槽钢。形成电缆甬道下端对接模式。上述3套装置焊接完好,构成高架电缆引入建筑物的承载连接功能设施。室外架空进线电缆桥架沿该联接设施顺利引入建筑物。妥善解决外线高架电缆露天大跨度为沿途建筑物引入供电的实际问题。上述外线凌空跨接钢桁架结构复杂,超出电气专业常规知识。虽实施已毕,而语言表述乏力,唯恐词不达意,仅以下图作为现场应急对策的说明:

二、针对以上引起工程现场各种疑难问题原因的反思。

现场施工工艺、程序、方案专业化的综合应用,对设计文件所做界面描述的清晰程度,更加深入、具体、规范,按图施工,要求细节设计必须精准到位,毫无瑕疵,妥善无误。优质设计彰显独到的竞争实力,细节决定成败。

每位设计者的初衷都希望把最美好的结果奉献给社会,获得认可,赢取赞誉,建树辉煌。并曾呕心沥血,施展才智,奋力拼搏,与时俱进,獨立思考,全力以赴,废寝忘食,专思进取,但最终结果,不容侥幸。设计对于设计范围所涉及的,现场安装实施的结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反思其根本原因,在策划执行设计方案完成的过程当中,忽略了关键阶段不可轻视的关键细节,缺少认真负责,精心打造细节的扎实功底,未把优秀的经验传承到位,仰或更出奇制胜的技艺、创见根本精髓未悉心掌握。现实结果凸显设计瑕疵,细节决定成败。实践成为检验综合能力的绝对标准,千真万确。现实只看结果,而主宰结果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设计手中。

三、追求卓越,无可厚非。

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设计手中,太不可思议。设计就是创造,创造成功,追求卓越。卓越来自优秀的素质,优秀素质:具备永不懈怠的追求,迫不急待的渴望,不达目的绝不放弃的顽强意志。有志者事竟成的魄力,凡事做到最好的魅力,无所不能,绝对负责到底的诚信行为。说到做到,光明磊落,自尊自信,一诺千金成为血性。当优秀成为习惯,成功自不待言。“无失误”的能力,只能在具备这种素质人的意识中存在。卓越的内涵显而易见。

妙笔生花,即往开来,设计孜孜以求,要到达最终目的——卓越超群,业绩斐然。

卓越超群并非一搓而就,切实做到:胆大心细,跳出狭窄的视野,用旁观者的敏锐目光择出失误,作为挑剔的买主,用尖刻的口吻说出不满,如收藏人,用犀利的慧眼滤掉瑕疵,像商人用极端的苛求,衡量评判到无可否定,像债主没茬找茬,拼死纠缠变成心悦诚服,像大师用神来之笔,独具匠心,如抛光天价钻石般精研,造出神品煜煜生辉,美轮美奂。见者惊服,非议者缄口。凡不甘平庸的有识之士均心往神驰,奉为圭臬。

四、结束语:

千年纸笔会说话,真知灼见要躬行。学无止境,严谨谦逊。有识之士绝不粗疏,英俊贤达成就卓越。

坚信设计是对结果负责,追求卓越的人才精英,精湛细节,完美过程,打造神品,稳攥成功,视为终极使命。必能做到高瞻远瞩,不负众望,慎终如始,炉火纯青,精亦求精,一气呵成。首战告捷,精美极致,全无瑕疵,无可挑剔,完美无缺,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