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住区公共绿地规划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性研究

2016-10-21胡修勇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6年1期

【摘要】《雅典宪章》中确定居住是城市的四大功能之一,居住区绿地规划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满足居住区中人们对绿化的各式需求。居住在里面的居民对于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居住绿化环境以及如何完善,是最深有体会的。而现阶段,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往往成为设计师们的专利,艺术风格、空间形体样式往往是许多设计师一味追求的,对于居民真正需要的行为、心理缺乏思考。作者通过对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及绿地作用功能的分析,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公众参与机制,提出如何能够促进居民真正参与到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来,以及适合公众参与的决策方法。

【关键词】居住区;公共绿地规划设计;公众参与性

当前,居民对于居住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的需求不再仅仅限于传统功能物质的满足,人们往往更愿意追求更环保、清洁、舒适、回归自然的生活环境。而此时,居住区的公共绿地系统及其生态景观效应,往往是居民首要关注的目标。居住在小区里的居民对于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居住绿化环境以及如何完善,是最深有体会的。因此,居住区绿地规划的主要就是为解决居住区中居民对于绿化景观的不同需求,体现居民的需求意愿。

一 居住区绿地的功能

居住区绿地是为了创造一个更富生活情趣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衡量居住区环境质量好坏的直接方法。科学合理规划的绿化景观将对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丰富社区业余生活、减灾避灾以及维护坡地稳定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二 公众参与对于居住区绿地规划的重要性

居住区是城市居民最直接、最熟悉的栖身之所,居民往往对自身周边环境改善的意愿是十分强烈的。通过收集居民的意愿来改善社区环境的质量,在国外“社区建筑”运动中已广泛开展,其核心议题是,真正的社区规划专家是居住并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居民将改变“被动接受”居住环境这一窘迫,变为“主动参与”社区的绿地规划之中1。由此,包括居住区在内居民的公众参与性对住区绿化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公众参与本身也存在着利与弊,具体见表1。

三 公众参与居住区绿地规划的障碍及分析

在现实公众参与中,虽然积极参与能够为居民获得话语权,同时也可为设计师们提供新的想法与创作的思路。但公众参与居住区绿地规划,在实际操作中仍会存在许多问题。

3.1 设计师们倾向自我主观创作表现

设计师们倾向于自我主观创作的表现是当前公众参与到社区绿地规划的一大障碍。设计师们往往未亲身感受社区,缺乏真正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对居民的行为、心理需求缺乏考虑,而是一味的追求空间形态、景观轴线等艺术风格,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造成居民使用的不舒适感及景观质量的低劣。

3.2 公众参与意识的缺失

公众参与意识的缺失,是由于居民们不相信自己的意见与想法能够真正的进入专家的规划之中,能够真正的对社区的绿化建设起到作用,因此往往居民都对所谓的参与不够重视。造成的结果就是当局者与公众都把所谓的“公众参与”当做一个过场,整个过程会因为得不到重视而显得轻率和马虎。

3.3 居住区内部自然绿地风景的缺失

居住环境中自然风景的缺失,新建的商品住区往往以少量人工绿化种植为主,且辅以大面积的硬质铺装,大片的硬质铺装也导致了城市热效应不断加剧。城镇居民越来越多的想从城市化的居住环境中逃离出来,向往纯天然的自然环境。

3.4 整个公众参与过程花费大、效率低

公众参与涉及到的人数多、涉及面广,整个时间过程拉长,因此整个公众参与的过程所需的时间与金钱花费较大,另一方面,作为规划者所需要考虑的方面也相应增加,效率往往较低。

3.5 可能影响到规划设计的专业性

多数公众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知识与学习,因此公众所反馈的想法跟意见往往多而杂,较多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这就需要我们规划者能够快速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有效的建议,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将这些信息整合,如果不能有效整合,就可能会影响到规划设计的专业性及整体景观质量的提高。

四 公众参与居住区绿地规划的改进建议

公众参与到居住区绿地规划中有利有弊,这种方式能够准确的表达居民的想法跟意愿,能够使居民有机会参与到改变社区环境。同时要使得公众顺利参与到住区绿地规划之中而不起到反作用,应有合理的方式方法。

4.1 转化观念、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与环节

做好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应该由两方面共同努力。一是政府、开发商与设计师方面,应该为社区绿化提供政策上、专业性上、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支持;一是居住区内部的居民,应该扩大使用者参与的范围与环节,使得他们能够全程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来,包括规划、实施与运行管理。两个方面相互协作、相互沟通,相互借鉴,共同改善居住区绿化环境质量,达成新的合理的秩序。

4.2 探索切实可行的公众参与方法

现阶段,居住区绿地规划管理中公众参与性之所以不高,除了居民对于公众参与意识的缺失以外,就是并没有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公众参与的方法各式各样,可包括组织民意问卷调查,成立居民代表小组、讨论小组、评估小组和决议小组等,举办研讨会、调查活动、公众设计竞赛等,但具体采取何种方式应结合当地社区实际情况来决定。

4.3 保障公众参与中居民的平等地位

公众参与过程中各方面地位的平等性就决定了实施结果向哪边倾斜,由于公众往往与专业人员之间地位的不平等性,使得在参与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更高的认可度,公众参与中居民的意见往往作为一种参考、补充性的意见而很少受到重视。在整个过程中,政府、开发商与设计师往往处于强势地位,而公众处于弱势群体。因此,保障居民在公众参与中的平等地位也是改善居住区绿地规划中公众参与性的重要途径。

五 结语

研究公众参与到居住区绿地规划是为了是居民能够真正成为社区建设的主人,全程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切实有效的公众参与势必将大大提升居民对自己社区的热爱、建立邻里感情、增强社区凝聚力,反过来也为规划设计师与建设者提供一种新的视野与思路。也就是说,居住在小区里的居民对于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居住绿化环境以及如何完善,是最深有体会的。人们对于自己参与的居住区容易产生强烈认同感,并且更愿意使用它、爱护它,也能真正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物为人用”的原则。这也是居住区公共绿地规划管理中研究公众参与性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王求是,高峰. 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2] 高鹏. 社区建设对城市规划的启示——关于住宅区规划建设的几个问题[J] . 城市规划, 2001,(2).

[3] 高炳华.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原则与公众参与性[J] . 长江建设, 2003,(04).

[4] 梁鹤年. 公众参与北美的经验与教训[J] . 城市规划, 1999, 23(5).

[5] 迟旭辉. 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探讨[J] . 科技创新导报, 2008,(03).

[6] 王鹏. 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引入公众参与的初步探讨[J]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09).

[7] 杨静怡. 居住小区绿化评价的公众参与[J] . 中国林业, 2012,(07).

[8] 贺宝平.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公众参与[J] . 山西建筑, 2009.

[9] 曲娟,米淑紅,付晓云,张前进. 论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公众参与[J]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作者简介:

胡修勇,1975年2月,男,汉族 , 湖北省阳新县规划局,职称:中级城市规划工程师,国家注册规划师.

注释:

1 杨静怡. 居住小区绿化评价的公众参与[J]. 中国林业,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