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2016-10-21关阳平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6年14期

关阳平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7-000-02

摘 要 企业财务风险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本文就广义上的财务风险进行阐述,本文从企业本身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现状出发,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与控制措施。

关键词 财务风险 防范 控制

一、财务风险涵义及表现形式

财务风险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仅指企业在筹资过程中运用财务杠杆不当可能带来的风险,也称为筹资风险。本文所指的财务风险是广义上的,是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不仅包括筹资风险,还有投资风险、资金收回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等等。具体表现在:

(1)过度举债,资产负债率过高。2016年6月24-26日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出席“(第二届)国企管理·财务管理创新峰会”会议就指出国企“负债总额从2008年的4.3万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31.11万亿元,年均增幅达到40.8%。市场负债率从2008年的58.4%上升到2015年的66.2%。”

(2)盲目扩大投资,资金供应不足。同一场合,季晓南透露“从监事会监督检查来看,曾对20家央企进行集中重点检查,发现投资并购问题234个,占全部问题的9.4%,实际金额330多亿元,涉及到全部影响金额的21.23%”。

(3)三项资产占比大,资产流动性弱。

(4)管理不严,资金跑、漏、滴情况严重。

(5)缺乏自我积累机制,发展后劲不足等等。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企业产生财务风险产生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市场环境、法律环境及资源环境等宏观因素的不利变化均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但考虑企业对外部成因的不可控制性,本文更侧重对风险形成的企业内因分析。总体来看,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风险意识不足

一是企业整体风险意识不足,认为财务风险防控仅是财会部门的事情,与其他部门关系不大,二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不能从根本上把风险的本质,认为只要做好账,管好钱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没有积极、主动、系统地进行风险管理活动。风险管理缺位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缺乏对制度的执行与落实是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关键原因;一是没有形成系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没有将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与投资、经营等风险管理工作紧密相连,例如没经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就盲目投资给企业带来的资金链条危机;又如大额商品购销中缺乏对市场的全面了解和对行情走向跟踪分析,为占领市场盲目赊销,导致应收款等大幅增加等。

二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内容没有贯穿于企业基本活动的各个方面,单独于某些部门、环节存在。三是没有对财务管理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包括制定财务决策,制定预算和标准,记录实际数据,对比标准与实际,评价与考核等各个环节。

(三)经营者道德风险

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立,普遍存在委托代理的关系,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代理经营者的道德风险问题。例如代理经营者迫于业绩压力,可能会对收入和利润作假,或者通过虚假交易转移企业资金,轻者影响了企业的声誉甚至被罚款,重者会挖空企业,最后到破产清算的地步。

(四)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和人才建设落后于企业发展需要

企业面临的行业环境、经营模式、业务品种等都在不断变化,但由于风险意识薄弱,又缺乏制度性支持,很多企业没有重视财务管理系统的投入和财会人才队伍的建设,管理系统的落后以及人员素质不高,导致我们的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因为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经营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更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不能完全规避。但通过建立“以风险为导向、以制度为基础、以流程为纽带、以系统为抓手”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建立风险识别系统,制定风险解决方案,建立监督改进机制,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可有效转嫁和减少财务风险。

(一)以风险为导向,强化全员风险管理和控制意识

从战略高度认识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将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融合日常经营管理常抓不懈,一是强化员工在风险管理中的主体意识;二是提升员工风险辨识、分析和应对的能力,强化全员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意识,确保企业全员参与、全员有责、全程覆盖。

(二)以制度为基础,形成有效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一是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将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基本活动的始终,形成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包括投资、经营、诉讼管理等多维度等风险管理体系。

二是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加强内部审机构的权威和职能,强调内部审计与监督不应仅仅是对财务会计信息和经营业绩真实性与合法性的结果审计与监督,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企业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贯彻执行情况的过程审计和监督,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都在严格的程序下进行。

三是设计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使经理人、员工的努力目标与企业的利益目标尽可能一致,一方面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员工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针对不同情况采用多样的评判标准,形成合理有效的竞争机制,另一方面强化追责制度。从而约束经理人的逆向选择行为,减少委托-代理模式中经营者的道德风险。

(三)以流程为纽带,强化风险的全过程管理

企业围绕“初始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制定风险解决方案—风险的监督与改进”的流程,强化财务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

1.建立高效的财务风险事前预警系统。预警指标体系是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核心。针对企业较普遍存在的过度投资、逾期应收等财务问题,通过设置资产负债率、逾期应收账、逾期应该收款账龄、存货周转率等指标及时提示风险。防范于未然。

2.加强风险的事中管控。建立企业的财务风险跟踪、监察和反馈等机制,各部门各司其责对企业的每一项重大的筹资、投资活动、经营活动以及现金流量等财务风险种类的风险程度进行不间断的跟踪、监视、保证随时了解、掌握、反馈及信息共享。

3.加强风险的事后控制。建立企业财务风险档案,总结已发生风险的经验教训,用以指导未来财务风险的防范。同时对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行调整,以期在未来防止类似风险发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以系统为抓手,不断提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财会人员的素质

通过提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人员素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财务管理的决策支撑职能,可有效减少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一是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将财务管理需求纳入信息系统规划,通过信息系统整合、改造或新建等途径,及时、高效地提供和管理相关信息,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防范企业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二是强化岗位职责,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促进将财务和业务等有机融合,将财务管理嵌入单位相关领域、层次、环节;提升财务人员人员的素质,促进财会人员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防范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 金锡万.企业风险控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 王关义,刘益,刘彤等.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 浩.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J].南方论物,2010.08.

[4] 广东省国资委.关于省属企业全面推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的通知.(粤国资财务【2014】22号).

[5] 王晓微,张宏达.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防范[J].科学教育前沿,2014.7.

[6] 李景森.我国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特征及防范策略[J].大陆桥视野·下,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