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杜会大谈中菲兄弟情

2016-10-21

环球时报 2016-10-21
关键词:中菲杜特尔特

●本报驻菲律宾、日本、泰国、德国、加拿大记者 黄栋星 蓝雅歌 俞懿春 青木 陶短房 ●本报记者 吴志伟 ●陈一 王伟

“虽然我们之间经历风雨,但睦邻友好的情感基础和合作意愿没有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日在人民大会堂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举行会谈。中菲两国经贸、投资、产能、农业、新闻、质检、旅游、禁毒、金融、海警、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共13个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更被认为是中菲关系已经全面恢复到正常轨道的标志。让许多国际媒体感到惊讶的是,这位被它们称为“大嘴”的菲律宾总统,在访华期间却“一改常态”显示出十足的温柔和热情。与双方政府间合作的温度相比,热度更高的是双方的经贸交流。当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菲经贸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罕见地出现巨大的会场容纳不下菲方访华团所有代表的情况。与此相反,杜特尔特19日在记者会上公开“对美国说再见”的话语,则令西方媒体感到一股“冷”意。“德国之声”称,杜特尔特很清楚菲律宾民众想(从发展菲中关系中)得到什么:那也是杜特尔特为什么要和美国分道扬镳的答案。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代帆2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菲中关系近一段时间的风风雨雨以及菲总统这次访华取得的成果,为中国与东南亚等周边国家的关系树立了一个新的典范:虽然我们与周边国家有一些争端和分歧,但这种争端与分歧不应是双方关系的全部,也不应成为双边关系健康发展的阻碍。

“把分歧管控好,把合作谈起来”

“中菲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两国人民是血缘相亲的兄弟。”习近平主席20日在会见杜特尔特时这样说道。这样的话语在中菲之间近年来已经很少听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20日称,3个月前,北京和马尼拉还因为南海主权争议闹得不可开交,剑拔弩张,但如今这已成历史。杜特尔特20日开始了访问行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晤。此举显示马尼拉的外交实现了戏剧性的转变,与传统的盟友美国说再见,开始与一海相隔的近邻中国建立友好关系。报道称,中国官方媒体发出的习近平与杜特尔特会面后的新闻稿中,中方显然对菲律宾总统的期待作出了回应。习近平就中菲未来合作提出了参与菲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菲新政府禁毒等四点建议,并表示愿同菲方共同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和东亚合作取得更大发展。

“把分歧管控好,把合作谈起来”。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0日的报道把焦点放在中菲两国如何解决双方最重要的分歧方面。报道引述习近平的话称,为了更好开辟中菲关系未来,我们需要总结过去,汲取经验。中菲有世代友好的基础,而没有任何敌视对抗的理由。习近平说,在两国建交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双方在南海问题上通过双边对话协商妥善管控分歧,这是值得发扬的政治智慧,也是能够延续的成功实践,更是确保中菲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共识基础。只要我们坚持友好对话协商,可以就一切问题坦诚交换意见,把分歧管控好,把合作谈起来,一时难以谈拢的可以暂时搁置。

“温暖如春”,菲律宾ABS-CBN20日称,杜特尔特在与习近平会晤时以这一词语来形容两国的新关系。报道称,杜特尔特在会谈前的致辞中表示:“虽然我们到达北京时已经接近冬天,但是对于我们两国的关系,却是一个温暖如春的季节。”杜特尔特还补充道:“中国一直是菲律宾的朋友。两国关系深厚,是无法被轻易割断的。”

《菲律宾星报》网站称,中国与菲律宾正在重返通过对话解决南海问题的“正确轨道”。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在20日的记者会上表示,中菲两国元首的会谈,标志着两国友好全面恢复,恢复到了正常的轨道,也标志着中菲妥善处理南海问题将掀开新的一页。

《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称,习近平主席和杜特尔特总统同意通过双边磋商解决海洋冲突,两国签署了13项合作文件和谅解备忘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建立联合海岸警卫委员会的文件,这是两国在争议水域扩大合作的前奏。报道还引述随团访问的菲议员雅普的话称,中菲领导人会谈是“空前的”,双方单独对话的时间远超出计划,“我觉得至少延长了半个小时”。

中菲经贸论坛会场爆满

与“温暖如春”的政府交流相比,热度更高的是双方的经贸交流。菲总统访华团一名随团成员20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尽管这次菲律宾访华团随团商务人士一扩再扩,但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大大“超员”,甚至因此出了意想不到的“状况”。20日下午张高丽副总理和杜特尔特总统一起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菲经贸合作论坛开幕式,由于会场最多只能容纳约900人,因此双方经过商量,不得不“忍痛割爱”,有150多名商务人士没法进入会场。该团员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菲经贸合作贯穿于杜特尔特访问的每个时刻。19日,杜特尔特在北京王府井一家烤鸭店就餐时,还见证了中菲两个合作项目的签署。20日晚,杜特尔特出席中方为其举行的国宴后,还专门去参加菲商会在北京举行的一个座谈会。

“这次访问将为我的国家收获很多幸福。”“美国之音”称,杜特尔特19日在下榻的酒店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表示。中国是杜特尔特在东盟以外出访的首个国家,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是他此次访华的重点。报道称,杜特尔特出访前多次提到,希望菲中两国能够建立起牢固的经贸关系。他还表达了菲律宾希望参加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望。由于预期杜特尔特访华期间会与中国签署多项经贸合作协议,菲律宾股市在杜特尔特访华当天大涨近3%。

“香蕉贸易代替岛屿争端”,德国财经网20日表示,两国领导人会见后,共同见证了13个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双方还同意重启双边会谈,处理南海争议。对菲律宾来说,这一变化意味着重新打开中国大市场。中国将恢复对菲律宾农产品的进口,北京也将资助菲国的基建项目。中国银行还批准了30亿美元信贷给菲律宾发展基础设施。中国很可能在菲棉兰老岛建设高铁项目。中国取消了针对菲律宾的几项旅游提醒,这将极大激中国游客前往菲律宾旅游。此外,中国还将援助菲律宾1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杜特尔特的反毒品战争。

中国南海问题学者刘锋2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杜特尔特冲破国内的重重阻力,不顾美国的反对,毅然决然地访华,这对后南海仲裁时代的中菲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双边热络的经贸交流,刘锋认为,这次双方经贸合作主要是融资,是互惠互利的,而中国给菲1亿元人民币的援助也是对菲律宾人民释放善意。相比“一带一路”此前的项目,这次双方签署几十亿美元的单子不算很大,但都是双方急需的项目。我们“一带一路”要走出去,而菲律宾基础设施非常薄弱,有强烈的需求。双方在政治关系缓和的背景下,经贸上热情高涨是可以预期的。刘锋说,虽然有中国网民说菲前总统阿基诺三世当年访华时要了好处回去就做“白眼狼”,但从目前来看,杜特尔特与阿基诺三世不同,杜特尔特以民生和经济发展为重,这在他就任市长期间有目共睹。

“再见,美国”

中菲关系“温暖如春”,却令美国等一些西方媒体感到“冰冷刺骨”。日本《产经新闻》称,对美国多次发出粗暴言论的杜特尔特在北京访问时,突然改变了一贯的粗暴态度,强调与中国“融合”的姿态。日本富士电台则援引美国马萨诸塞州工业大学高级研究员冈本行夫的话担忧地称,杜特尔特采取了接近中国的政策,那是很麻烦的事情:

“南海局势会有利于中国,南海会成为中国之海。日美安全保障出现巨大漏洞”。他称,杜特尔特不久后将访问日本,日本如何安抚这个暴躁的人,使其别靠向中国,将考验日本的战略智慧。

“再见,美国”,《菲律宾星报》网站20日以杜特尔特的话作为文章的标题。文章称,虽然杜特尔特声称没有计划断绝与美国的关系,但是他对菲律宾的长期盟友说了“再见”。杜特尔特19日对菲律宾侨社发表演说时指责美国称:“你们留在我们国家是为了你们自己的利益,所以是说再见的时候了。”杜特尔特表示,他受够了被西方计划牵着鼻子走的菲律宾外交政策。他说:“让我们与中国疏远不是我们自己造成,我将重新拟定政策新方向。”

“菲律宾对外政策大转向”,“美国之音”称,西方媒体已经把杜特尔特称为中国“最新的最好朋友”。在南海仲裁案出台仅3个月后,杜特尔特对中国的国事访问可以说是中国的一大意外收获。在南海问题上,杜特尔特采取务实态度。他说,“对话比战争好。我们要谈论友谊,谈论合作,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谈生意。战争会把我们引上死路。”

“菲律宾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疏远美国、亲近中国?这还是一个巨大的问号。”瑞士《金融与经济报》20日认为,菲律宾总统的新外交战略就好比在中美两个大国的夹缝间走钢丝。

美国更应问一下为什么杜特尔特要与美国“分道扬镳”? 《菲律宾星报》称,中国是唯一公开支持菲律宾政府打击非法毒品交易的国家,而美国和欧盟则只知道一味指责。中国还悄悄地帮助菲律宾建设新的戒毒中心。而中国外长王毅则称赞杜特尔特为改善中菲关系作出的努力,“这反映了菲律宾人民的愿望,也符合菲律宾的国家利益。没有任何外国势力可以阻挡这一进程”,王毅说。▲

猜你喜欢

中菲杜特尔特
杜特尔特承认“病了”
杜特尔特第五次访华
中菲共同开发南海的机遇与挑战
总统很好
尤塞恩·博尔特简传
我国对中菲南海仲裁案的立场及依据
简析中菲南海争端历史沿革及菲方主张
“约炮”博尔特
父亲节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