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庐·砚边自语
2016-10-21肖玉锋江西
◆肖玉锋(江西)
镜庐·砚边自语
◆肖玉锋(江西)
书法家肖玉锋
肖玉锋,江西泰和县人,别署镜庐、墨耘斋,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专业毕业,现为中国硬协会员、中国硬协少儿工委委员、江西书协会员。作品获第六届全国教师“三笔字”书法大赛一等奖(国家教委书法专委)、“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全国邀请展三等奖(中国文联);全国法治文化书法展二等奖(山西书协)、全国第二届和谐社区书法篆刻作品展二等奖(国家教委)、中国岐山“五原丈杯”书画展二等奖(陕西书协)等;作品入展第七届全国书法新人新作展(中国书协)、“国英杯”(中国书协井冈山创作基地)、“曾子红杯”(中国书协青少工委)等33次全国展。书法事迹被江西省、市、县电视台、《书法报》《吉安晚报》等媒体报道,部分书法作品被全国各文博机构收藏。
说起写字学书法,算起来也有几十多年了。从当初懵懂涂鸦,到如今知命之年还在学书法的路上,也算是个写字“坚持者”、学书法“执着人”吧。从学写字到写硬笔,从学唐楷到学魏碑,得益有这么多老师的指点和鼓励,以及同道书友的关注。现就砚边一些碎语与大家分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坚守这么多年喜欢书法,我认为关键是要有这方面“兴趣爱好”。记得从入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喜欢上写字。农村的孩子入学晚,8岁多才进学堂,老师是本村一位当地尊称为“书法家”的人。教室(其实就是本村祠堂)墙上常贴挂着老师写的字,非常漂亮。因为喜欢加上还学写的“有点样”,老师常在村里表扬我,这激发了我写字的兴趣。于是,我常把“地当纸”“树枝代笔”在地上涂鸦。学帖临摹,还是一次偶然机会,我看到老师有一本柳公权《玄秘塔碑》字帖,就向老师要了几张《玄秘塔碑》“描线字帖”而如获至宝。自己有一本“黑底白字”的《玄秘塔碑》,还是随父亲在外乡读四年级时买的。有了字帖后,通过描、摹、临,“字”有了提升。学校有一次书法比赛,我的字在老师眼里“一鸣惊人”,而遭来老师多遍问“真是你写的?”经过现场测试后才确认,当时紧张又激动,但给了我莫大鼓舞。书法“兴趣”,让我从初中到高中,从学校到工作岗位,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临帖写字。在学校,我在同学眼里是写字“明星”;在家里,春节、喜事,邻居常请我写“对联”,父母也特有“面子”;在单位,凭借一手“漂亮字”而很快调到办公室工作……我的字是在“兴趣”上提升,是在老师的鼓励、同学的羡慕、同道的关注中进步的。
“以古为师,取法乎上”。要真正学好书法光有“兴趣”还不行,还得知“法”懂“法。“法”书道也。书道之源讲究“师古而不泥古,乃取舍之道也”。《易经》上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因此,不管你是从唐楷入手,还是从汉隶、篆书开始,学书法须“以古为师”“取法乎上”。有人认为学篆书,必是“石鼓”“峄山”;学隶书,定从“张迁”“石门”;学行书,必追“右军”“鲁公”;学魏碑,则学猛龙、李壁……不管如何,正如毛国典老师所说的,学书法要根于“传统”,要找准自己“喜欢”“合适”的碑帖,然后学好“一家一贴(碑)”,临成“复印件”。刘一闻老师也说过,自古以来,后人几乎都是一尘不变地建立在借鉴前人的创作基础之上的,无疑也是当今书艺传承和不断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有效之法。借鉴手法的高明与否,尤显得十分重要。参加工作后,我闲余时,就参加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专业学习。通过导师撰写的成套教材、辅导刊物,第一次对中国历代经典书法有了接触。同时,按照教学计划,通过批改讲评作业、释疑解难等形式,得到了刘炳森、杨再春等老师的点评指教,在隶、楷方面,尤其是楷书有所长进。之后,为了“写字方便”,能在办公室随手可写可练,而走上硬笔书法道上。但硬笔“临古”,成了我多年来的一种习惯。
“继承、借鉴、创新”。我花了好长时间在唐楷、硬楷方面徘徊。虽有点成绩,拿过中国硬协“百强提名奖”“文华杯银奖”等展奖,加入了中国硬协,还成为中国硬协少儿工委委员,期间也得到崔学路老师等名师指点,但总觉得“路”走得艰辛。2012年后,我开始由“硬”转“软”。县书协汤平副主席当时指点说,你楷书基础较好,从魏碑容易上手。于是,我是从《张猛龙碑》入手的,通过把碑帖字“放大”“原大”对临、实临、意临等方法,逐步掌握了《张猛龙碑》的方笔、构架、造势等特点。同时,也大胆试着向省、全国一些赛展投稿,结果意外得到评委老师的肯定。幸运入展中国书协第七届全国新人新作展,获山西书协法治文化书法展二等奖、江西书协“英雄杯”国防书法展二等奖等。老师的认可增加了我学魏楷的信心。2013年在省书协举办的国展培训班上,毛国典、马于强等老师的点评,更坚定了我学魏楷的方向。结合多次参展、参赛以及老师的点评,我为增加用笔的雄强峻拔、生辣迟涩,我反复临习了《侯夫人墓志》,该墓志观其发笔多侧锋切入,“点”多呈三角形,“捺”又多重顿疾出,通篇点画棱角分明,粗细对比强烈,刀刻意味浓重,多于笔意,字虽小而气象博大;我还为增加笔画的茂实刚劲、结体紧峻、意态恣肆、气势雄奇而学习了《元桢墓志》;后来,为加强圆笔训练和增加魏碑的书写性而临摹了《司马昞墓志》和《司马显姿墓志》多遍。最近一年多的时间我在临习《李璧墓志》《孟敬训墓志》《元绪墓志》,结合李松、胡立民等老师的视频教学,提高了魏楷的方圆笔转换和线条的灵动性。在使用纸张方面从粉宣到半生宣,以降低线条火气、结构的燥气,而达到魏楷北厚重雄伟、南细腻温润的效果;同时临习和创作时,增加对墨色、对字的大小、长短、粗细、浓淡等变化来丰富作品的形式内容。魏碑风格多样,朴拙险峻,舒畅流丽。虽在全国一些专业、商业赛展上获过奖项,也许是“运气”好吧,但我还只是一位魏碑初学者,学习魏楷的路还很长,请老师、道友们惠鉴。
西望金螺峰 书法 肖玉锋
登楼赋 书法 肖玉锋
庐陵先贤诗抄 书法 肖玉锋
时自豫章 书法 肖玉锋
庐陵先贤诗抄 书法 肖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