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晶:把面塑事业发扬光大

2016-10-21林子树

青春期健康 2016年17期
关键词:李晶面塑郎朗

文/林子树

李晶:把面塑事业发扬光大

文/林子树

2011年6月,李晶被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刘吉程的面塑作品——“红楼梦金陵12钗”深深吸引,虽然她大学里学的是视觉设计专业,但这些丝毫提不起她的兴趣。对未来有些迷茫的李晶看到面塑那一刻特别兴奋,她便毫不犹豫的做了决定……

找到了一辈子要做的事

很多朋友觉得李晶疯了,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偏偏非要学习面塑,不仅收入不稳定而且也很不体面,但是谁也劝不进去,李晶就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丈夫更是无法理解,他跟李晶说传统艺术虽然早已产业化,但民间艺术从业者还是小众群体,如果日后专门从事面塑创作是没有大出息的。

面对丈夫的苦口婆心,李晶也不为所动,丈夫说自己的,她做自己的,丝毫不相干,最后丈夫干脆闭了嘴,他觉得对妻子讲道理,那简直是对牛弹琴,他弄不明白妻子为何会痴迷这个行业。

李晶说:“很多人不明白我为什么喜欢这个行业,为什么会对面塑一见衷情,这源于儿时对手工工艺者的一个美好记忆和大学时的一段经历。”原来,小时候,李晶曾在街边看到一位用方便面袋子做风车的老大爷,她站在那里,久久的不肯离去,老人看她喜欢,就送了一个给她,到现在李晶都还珍藏在家里的抽屉里。念大一时,全班去吉林省缸窑镇进行做陶艺的课外实践,李晶随心做的作品被一位老师傅夸赞,老师傅直言李晶的作品与众不同,有做手工的天赋。

或许,上天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李晶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做面塑的,她说:“我无法用语言形容我对面塑的热爱,总之就是喜欢的不得了,如果让我一辈子做这个也不会做腻。”

为了尽快学好做面塑,李晶马不停蹄的找到刘吉程,并信誓旦旦的告诉对方,只要自己学好了做面塑,这一辈子就不会做别的了。面对李晶的誓言刘吉程只是象征性的笑了笑,他根本不相信这个小姑娘会一直坚持下来,但是姑娘的执着还是打动了他。2011年,生完孩子5个月的李晶在周围人的质疑中,从长春赶到大连,师从刘吉程,学习民间艺术面塑。

在李晶看来,艺术毕业生无非两条出路,要么做纯艺术,要么改行。大学毕业后,父亲希望李晶能到他所供职的大庆油田下属的幼儿园工作。虽然“很诱人”,但李晶认为那并不适合她。李晶的大学同学至少八成以上改了行,还有一部分在开特长班,坚持做纯艺术类行业的少之又少。李晶说自己就是那个少数人之一,而且选择的是艺术门类里的冷门——民间艺术。在很多人眼中,“民间艺人不过就是个摆地摊的”。

别人的冷嘲热讽,李晶置之不理,她只知道自己非常喜欢,喜欢一个东西毫无理由,李晶说:“兴趣不能用世俗的眼光来衡量,我们穷极一生都是在追逐梦想,所以我也是在追逐一生所爱。”

用努力和汗水克服困难

开始接触面塑行业,李晶傻了眼,她一直以为面塑不过是用面捏出想要的物件,只要脑中有图,一定会捏好的,但真正开始学习,李晶才发现自己有点力不从心,放弃的声音也会在脑海中偶尔闪过,但很快就消失!

两个月的基础性学习后,李晶还是很迷茫,始终得不到做面塑的要领,也不清楚日后该如何以面塑为生。回到家,李晶就每天不停地捏,经常到凌晨两三点。吃饭、走路、干活的时候,她都会思考应该捏什么样的物件以及如何打造自己的面塑风格。丈夫看到她如此痴迷,也从反对慢慢的变成了支持,艺术专业出身的丈夫经常给李晶提供一些帮助。

李晶说:“做面塑其实非常难,要先有一个漫长的创意过程,所有的部分要考虑清楚后再动手做。”她经过无数次的琢磨后,给自己的面塑作品做了定义,她觉得面是一种优质的媒介,只有协调好才能把心里的各种想法完美的展现出来。

每天李晶都要和重量不等的面,在面粉中放入甘油、淀粉、盐等揉成团后,放置一会儿,再继续揉,反复多次后,放到锅里蒸熟,还需放置一个星期后才能使用,慢慢地,李晶做面塑的技术越来越高超,李晶觉得用平日吃的面粉来当材料最好,是因为它比泥或粘土等材质制作出来的工艺品更加真实和逼真。

用成人手掌大小的透明硬塑料板,把5厘米左右、筷子粗细的3种颜色的软面棒沿着同一方向撵搓,使之成为螺旋、交织排列的一个彩条,然后贴于马背;马鬃上的纹路,用梳子齿进行按压即可形成;李晶就这样给彩色卡通小马身上做装饰品,做完后栩栩如生。

时尚活泼的卡通形象,诸如动物、花卉、侍女等,是李晶“面揉心声”系列作品的主打。目前,大部分作品都是在以往卡通形象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意制作,比如十二生肖趴趴系列、爱情版招财猫等等。李晶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把卡通形象安放到场景当中,表达一定的主题和内容,例如“母爱”“婚礼”和“淘气的海绵宝宝”等。

熟练后,李晶开始到公园、游乐场和宾馆等场所摆摊,边展示面塑制作过程边销售自己的产品。半个乒乓球大小的面塑成品,售价在25元左右。因为摆摊,李晶没少受到过路人的白眼和议论,“他们是觉得我年轻、形象也不差,也有学历,干点啥不好”。

有一次,李晶在长春净月潭公园摆摊,有个小孩看中了她摊位上的一只卡通狗,便拿在手里不停地抚摸。“看小朋友喜欢,我当时想干脆送给他”。

“别拿这东西,有什么好的”,孩子母亲的反应,让李晶立刻收回了开始的想法。

还有一次,李晶应邀在长春一家五星级酒店里展示自己的面塑工艺,酒店的一位顾客问她为何不找份正经工作。“正经”这两个字令她很不舒服,李晶说:“都是靠双手吃饭,我做面塑怎么就不是正经工作了呢?”

李晶说:“面塑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文化艺术氛围的城市发展还不错,面塑课可以走进校园。但在东北还缺乏认可度,特别是年轻人更很少见过面塑。

在面塑行业里绽放自己

在非议中坚持了4年多,李晶的面塑事业开始有了起色,逐渐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也经常接到商业演出的邀请。目前,李晶的面塑业务主要涉及面塑教学、礼品订做、商业表演。李晶坦言,入行前几年收入微薄,家里开销多靠爱人的工资,最近一年的收入刚比工作时好了一些。李晶说:“创业并不意味着要赚很多钱,能找到可以一直从事的行业,有够用的收入,就很不错。”

令李晶欣慰的是,喜欢面塑的不止她一个人,有很多朋友都喜欢这个行业,在她摆摊的时候,有朋友表示想跟随李晶学习,开始的时候李晶并没有答应,她只想慢慢的经营自己的梦想。回到家和丈夫说起此事,丈夫说:“我觉得应该收些学生,难得他们想学习,这样老祖宗的民间艺术就不会失传了。”听了丈夫的话,李晶突然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很快,李晶开始为自己招生,她不在乎学费的多少,只在乎对方是否想认真学,今年上小学六年级的小女孩郎朗,是李晶的第一个徒弟。2014年秋天,郎朗去长春净月潭公园游玩时碰到了在摆摊做面塑的李晶。看郎朗感兴趣,李晶现场教她捏了一只卡通小猪。郎朗的母亲李丽波非常认可面塑这项民间艺术,她说“孩子学捏面塑,既可以锻炼手、脑,又能传承中国的传统民间工艺。”

李晶知道周围很多家长认为学面塑对特长考级和考试都没什么帮助,便不想在这方面浪费时间,但郎朗的母亲不同,虽然女儿快上初中了,她还是继续支持女儿学面塑。

目前,李晶教了30多名学生,有小学生、外国留学生、也有做翻糖蛋糕的打工者,虽然他们身份不同,但都深深的爱着面塑行业。

李晶相信,“有这些热爱者的一起努力,面塑行业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璀璨!”

(编辑 遐飞)

猜你喜欢

李晶面塑郎朗
甲状腺瘤瘤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齐 家
承地方面塑特色 探创意实践之路——以《面塑鱼趣》一课为例
胶东面塑——花饽饽
郎朗与吉娜 在婚姻里活成孩子
The Hardest Language
郎朗背后的那个男人
宜宾面塑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探讨
我和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