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岳西贫困县经济发展研究

2016-10-21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20期
关键词:岳西县经济发展

□文/王 婷(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

岳西贫困县经济发展研究

□文/王婷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

[提要]我国“十三五”规划计划至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县的发展问题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本文选定国家级贫困县岳西县为研究对象,在通过实地调查和采集资料了解当地贫困现状基础上,深入分析其经济落后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当今时代背景,运用实证分析法,提出一套具有岳西县地方特色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十三五”脱贫规划;贫困县摘帽;实证分析法

原标题:带动岳西贫困县经济发展的模式研究

收录日期:2015年8月26日

一、岳西县发展现状

(一)自然地理条件。岳西县地处安徽省西南边陲,大别山腹地,跨越淮河、长江两大流域,西面与湖北省毗邻,105国道、318国道贯穿县境,总面积2,398平方公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降水充沛,于农业生产十分适宜,农作物一年可成熟2~3季,盛产岳西翠兰、茭白和高山蔬菜等经济作物;境内多为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73%,生物资源丰富,是国家中药材基地县,药材现有植物类1,024种,动物类79种,矿物类33种,总蕴藏量7.5万吨,其中天麻、茯苓、麝香、杜仲、石斛等30余种名贵药材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岳西县是安徽省首批旅游强县和有名的革命老区,有风景名胜区20处,景点180多个,主要有国家森林公园妙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鹞落坪,省级自然保护区枯井园,“禅宗第一山”司空山和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等著名旅游景点。

(二)人口基本情况。岳西县隶属安庆市,下辖24个乡镇、182个行政村、6个社居委,总人口40.1万。历年来人口总数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岳西县初建县时人口仅为18万,建国后人口数大幅度快速增长,至1985年已达36.91万人,此后基本稳定在40万人左右,且一直以农村贫困人口为主。(图1)

(三)经济发展现状。2006~2015年岳西县经济发展大致情况如图2、图3所示。可见,自2006年以来岳西县发展缓慢,且人均GDP始终大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明显的贫困状态;农业是岳西县国民经济的主体,但由于经营方式传统、缺乏现代生产技术,所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并不是太高;工业和建筑业对岳西县经济贡献率最高,但由于建国后才逐渐出现现代工业,仍存在着体量小、发展迟缓、缺乏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问题;岳西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以及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因受到交通不便、宣传力度不够等多种因素制约而难以真正发展起来。总体来看,岳西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严峻的下行压力。(图2、图3)

二、岳西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图1 岳西县历年总人口数变化趋势图(单位:万人)

图2 2006~2015年岳西县与全国人均G D P(单位:元)

图3 2006~2015年岳西县三次产业G D P数据分布图(单位:亿元)

(一)地理位置偏僻,且交通闭塞。岳西县地处偏远山区,县内没有火车站和高铁站,公路系统也不够通达,下辖乡镇以及通往景区的道路基础设施条件差,山道众多且路况陡峭。交通系统的贫乏不仅阻绝了岳西县与外界的经济交流,影响经济产品的来往运输,而且阻断了外来投资商和游客的脚步,对岳西县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生产技术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一方面与外界交流的阻滞和农民自身技术的限制,岳西县农业生产方式大多为最原始的农耕劳作,机械应用率极低,缺少专业的科技人员,使得县内资源利用率低、商品经济落后;另一方面生产力水平低下导致社会分工不够充分,以至于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开辟新兴产业,影响了产业结构的变革和进化,最终导致产业结构的单一,最终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山区地形、气候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岳西县是高寒山区县,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带,气候条件复杂多变;横跨长江、淮河流域,是大别山区暴雨中心;且境内山峦起伏,地形复杂。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使得当地山洪泥石流、雨雪冰雹、高温旱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1969年的特大洪灾、2008年雪灾以及2016年7月初连日暴雨带来的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不仅导致房屋道路坍塌,威胁居民生命安全,而且给当地农作物带来大面积损害,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岳西县于2005年被列为安徽省6个县(区)地质灾害易发县之一,共计地质灾害隐患点180余处,重点地质灾害点24处,涉及16个乡镇。

(四)人口数量众多,但总体素质偏低。一方面由表1中数据可知,2012年前后岳西县人口增长速度开始超越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的落后无法满足众多人口的需求使得贫困情况加剧;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水平低、医疗卫生和教育条件的匮乏导致当地人口的总体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偏低,且有知识和技术的年轻人大多不愿留在县内发展,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表1)

表1 2006~2015年全国与岳西县人口自然增长率

三、岳西县经济发展建议

(一)着力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一方面岳西县交通方式单一,仅汽车一种出行方式,政府应争取尽早建立起铁路系统,在此之前完善通往邻近的天柱山火车站和安庆西火车站的客车专线,方便县内居民及外来游客的来往;重点建设乡镇及旅游景点的公路,推进损坏路段修整、危桥改造、防护设施建设等工程;另一方面随着“十三五”规划的推进落实,国家将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基础建设投资,政府应把握契机,以县城为中心,逐步面向乡镇村落,完善公共设施,全面推进农村互联网普及、通信供电系统以及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此外,引进先进技术,通过建立发电站等方式开发利用县内丰富的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天然能源。

(二)推进生产科技创新,健全特色产业市场体系。在做大做强茶叶、蚕桑、高山蔬菜、畜牧养殖等传统特色产业的同时积极扶持石斛、香榧、食用菌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引进先进生产机械和技术,并对部分农村劳动力进行技术和经营能力的培训,使生产过程向着专业、机械、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在各地建立起生产基地并逐步扩大规模,进一步发展成生态观光园,以打造和宣传县内特色产品的品牌和文化;通过政府适当的规范和指导形成完整的产品市场体系和更完备的流通渠道,以扩大销售领域,促进经济对外发展。

(三)做好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利益。准确的预测预警机制是防治自然灾害的前提,气象部门要与民政、防汛、水利等多个相关部门建立信息传递机制以保证能及时、全面地向群众发布信息;由县城到乡镇进行排查危房、堤坝、供电等潜在的自然灾害因素,并进行及时的转移搬迁和修整;分级设立专门的救灾指挥机制,在灾难发生时能快速全面地组织抢险救灾、物资供给和治安维护等工作,以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四)兼顾各项民生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首先,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落实教育扶贫工程:通过政府科学规划,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逐步普及高中教育,同时规范发展职业教育,全方位培养人才,为岳西县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提升教育机构硬件设施,将信息化教育落实到各个乡镇,实现教育资源全覆盖;加大对贫困生的扶贫力度,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优秀人才返乡发展,具体形式如大学生村官等。其次,改善农村医疗卫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县级医院和乡镇医疗机构的建设力度,硬件方面提供更好的医疗设备,软件方面培养医疗人才,严格实施统一的收费制度,做好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工作,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同时,做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保证人民生活。最后,加快建设美好乡村,倡导民主法治,实现乡风文明:本着打造“美好乡村”风景线的理念,定点选择特色产业分布村、主要景区所在村、历史文化名村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村落,由政府领导,发动群众力量将其建设成绿色环保、设施齐全、文明和谐的美好村庄。

四、小结

在我国经济大环境之下,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积极调整发展模式是岳西县发展的大前提:(1)新常态下经济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趋于平稳,这为岳西县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应抓住新常态下形成的市场机遇,推动自身改革,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释放市场活力;(2)随着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岳西县应发挥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以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为契机,吸引外资,以带动其他特色产业发展;(3)经济发展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意味着岳西县要全面推动创新发展,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着力培养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市场创新,开拓新产业领域,发展新兴企业。

主要参考文献:

[1]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3.12.

[2]黄承伟.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

[3]张建斌.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0.

[4]曹子坚.农村反贫困战略研究[M].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

[5]王艳.加快安徽省大别山区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2012.

2015年安徽财经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10378599);指导老师:李德玉

F127

A

猜你喜欢

岳西县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用生态文明铺就发展之路——访安徽省岳西县环境保护局局长程卫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