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撒爱的阳光 聆听爱的回音

2016-10-21方云

创新时代 2016年8期
关键词:师爱孩子教育

方云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情感教育论专家朱小蔓博士曾提出,教师要重视每个孩子生命年龄的关键期,关注孩子的情感发育,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发展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学会爱,具备爱的情怀和能力。

关爱学生是一个朴素又古老的话题,失去师爱,教育将成为干涸的池塘,学生也就无法健康地成长。但爱又是一个太抽象的字眼,它需要老师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个性化的表达。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90后、00后特殊的教育对象,我们依然有必要对师爱这个古老的话题予以新的解读。

一、学生到底需要怎样的爱

90后、00后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中国特色的“6+1”家庭模式里,这些出生就被爱围绕、被爱浸泡的孩子不仅拥有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享受着大人们过度的关爱。作家毕淑敏曾说过:“家的感情像个苹果,兄弟姐妹多了,就会分成好几瓣。若是千亩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里,便独步天下。”美国心理学家更是发表了“独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种病”的观点,他们甚至总结出了独生子女有利己、自满、挑剔、无勇气、爱吹牛等19条毛病。因此,我们面前的孩子不是缺少爱,而是需要得到更高质量的、真正的、理智的爱。

二、朝夕相处的学生能否感受到我们的爱

学校生活中,我们关心孩子的学习,不遗余力地进行课后辅导、提优补差,表扬赏识他们点滴的进步,批评纠正他们犯下的大小错误,真诚谈心、耐心引导、家校沟通等,我们常常感到教育工作的繁杂辛苦,觉得自己的付出远大于回报。但我们需要想一想,我们自认为的这些关爱也许在学生看来只是我们的本职,和农民种地、售票员售票、收银员收银并无两样。问题就在这里,我们无可否认地带有谋生性质和功利色彩的爱也许并没有让学生充分感知,更无法唤起学生爱的回应。马克思认为:“如果你在爱别人,但却没有唤起他人对你的爱,那么你的爱是软弱无力的,甚至是一种不幸。”教育的目的是唤醒学生的心灵,如果教师只是一厢情愿地向学生输出自以为是的爱,却不能发展学生爱的能力的话,那么教师所付出的爱也只是虚无的、不理智的爱。

三、怎样的师爱才能发展学生爱的能力

1.师爱首先应是师德

教师应给学生以“人”的尊重。这种尊重与年龄、身份、家庭、成绩无关。我们不能把学生按个人好恶分成三六九等区别对待,不能对不合自己胃口的学生使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有时你的评价尽管满含“恨铁不成钢”的爱意,但师生之间的隔膜就在这不经意中产生,偶尔还会激起学生的怨恨报复。学生的转化需要时间和空间,真正地关爱学生,要做到”三分教育七分等待”,穷追猛打和喋喋不休只会把师生关系弄得更糟。我们每个年级似乎都有“惹是生非”的孩子,他们既是不安定因素,也是学校的弱势群体。对于这群“迷路”的孩子,我们虽不具备宗教般的执着情怀,但我们不妨试着体验一下,当你走进他们阴暗狭小或临时寄居的家时,当你有机会听他们父母简单粗暴的训斥时,当你和他们一起感受失去亲人的孤独和贫病的痛苦时,当你陪他们听完他们基本上听不懂的八节课时,你一定会深深地为他们的生存状态感到悲悯,为他们如此低劣的生命质量感到痛心。所以,在你的眼里一定不要流露出傲慢、鄙夷、失望的神情,敏感的他们时刻都在捕捉着你的微表情,作为学生,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搀扶、鼓励和欣赏。其实,不以学习上一时的成败论英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对每个孩子充满成长的期待就是老师对学生最大的关爱。

2.真正的师爱一定伴随严格的要求

许老师的班级,学生每天统一着装,展示着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优良的班风;七年级2班的孩子告诉我,班主任金老师从来不把手机带进教室,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一点让我感到十分脸红;王老师的课上,每个孩子听课的神态和课堂反应尽在她视线内、掌控中,不放过任何一个小动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真正做到了“眼中有人”。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管理的无形资源,更是一面精神旗帜。这样的师爱超越了嘘寒问暖,能让学生感受成长,体验成功。它是高度的教育责任心,是高超的教学技能,是高明的教学艺术,日复一日浸润着学生的心灵,塑造着学生的品格,成为驱动学生求真务实、不断奋进的力量。

3.师爱各具特色、因人而异

如果你是男教师,不妨将你的男性魅力注入课堂;如果你已为人父,你立于讲台上的身影也应透出父爱的伟岸;如果你是女教师,可以把女性特有的细腻带到平淡安然的日子里;如果你已为人母,你对学生微笑时会自然地散发母性的光芒;如果你正年轻,青春的活力热情正是与学生自然亲近的源泉;如果你从教数年,多年积累的经验正是处变不惊的沉着;如果你年岁渐长,慈爱和蔼的目光会带给学生长者般的温暖;如果你博学,举手投足间便散发出学者的智慧和教者的风范;如果你多才,言谈举止中也会向学生传递自信的魅力。

总之,唯有理智的爱,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把辛苦的教育工作当成乐趣;也只有真正的爱,才能使教师感觉到每个学生的喜悦和苦恼都在敲打自己的心,也只有高品质的师爱,教师的生命价值和职业幸福才能与学生的发展和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爱是一面光滑的“回音壁”,只有当学生能够体会到被爱的尊严与神圣时,当我们的爱能够被学生清晰地感知、隆重地接受时,当学生爱的自觉和能力被激发时,教师才能找到职业幸福的真正源泉。

猜你喜欢

师爱孩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以师爱诠释教育
有一种师爱叫欣赏
师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