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勤不倦 德艺双馨显医德
2016-10-21运怡冰张晴
运怡冰+张晴
古人云:“医者,仁术也”。可见,一名真正的医者,不仅要有好的行医方法,精湛的医术,更要有一个治病救人、悲天悯人的仁者胸怀。而在桐庐县莪山畲族乡这个杭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就有一位这样的医者,他自从医的第一天起,就在心里为自己的职业立下誓愿“守护畲乡同胞的健康”,他把行医作为生活中的一条主线,而在这条主线上病人是全部的内容,他从患者患病的根源探索,认为“治未病”才是医者最高的境界。他就是浙江省桐庐县莪山畲族乡卫生院原院长王根土医师。
博极医源,其德仁恕博爱
“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将病,下工治已病”,而王根土便是一位积极研究和宣传“治未病”的“草根上医”。在莪山这个面积仅28.7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足万人的尚显贫困的山区里,他曾在莪山民族村山阴岭自然村开诊所,以救死扶伤为天职,并且总是多方帮助来他这里求诊的患者,在当地小有名气。
1997年,王根土关闭了自己收入不菲的诊所,接受当地卫生部门的的邀请,进入莪山畲族乡卫生院担任一名普通医生。现在提起此事,他爽朗地说自己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拥有一个更大的平台,可以医更多的病,救更多的人”。如今,他每天都要上门诊,下病房,值班,会诊,尽管工作平凡而忙碌,但是当面对着一张张被病痛折磨的面孔时,他就会忘掉劳累和辛苦,始终用热心、爱心、耐心和细心对待每一位求诊病人,以患者的需要当作自己最大的责任。
在从“草根大夫”到一代名医的过程中,王根土走遍了莪山畲族乡的每一寸土地,为辖区一万名莪山畲族的父老乡亲诊病治病。凭借着高尚的医德和高深造诣,王根土得到当地百姓的赞誉,并先后获得县优秀共产党员、乡人大代表、十佳社区医生等荣誉称号。而他医治过的患者更是每每提到他就会竖起大拇指。
有一年的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在欢度佳节,突然一个紧急电话通知王根土参加紧急就诊。尽管外面风雪交加,寒风刺骨,他丝毫没有犹豫,急忙往医院走去,到了目的地,他顾不上喘口气,急忙给病人治疗。当他处理完病情回到家时,零点的钟声已经敲响。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王根土医生深知老百姓看病不易,每一分钱都是辛苦钱。因此,他在为病人治病的同时,尽量开一些经济实惠、治疗效果好的药方,甚至有时候遇到特别贫困或者残疾的患者,他还会尽自己能力减免医药费用。王医生的仁心仁术、高尚医德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和赞誉,他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贴心的土医生”。
然而,除了尽全力为百姓治病,王根土还一心想着百姓,为百姓办实事,他深深感受到莪山经济现状限制,农民遇到大病很难保证其治疗,由此,他想到了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1999年、2000年,他前后两次提出希望在莪山乡实施医疗保险的意见和建议,并在与乡领导交流、与村民谈话中不断宣讲保险内容。在他的努力下,该乡农村大病合作医疗参保率逐年提高。1999年,在该乡党委政府设法筹资的过程中,王根土也利用工作之余马不停蹄地联络各大医院,在争取援助的同时尽可能利用大医院技术,带动自身发展。当年,卫生院共争取资金四万余元,增加了病床、手术台等医疗设备,开展外科手术,门诊人员超过2万人次,畲乡村民小病不出乡就可得到及时治疗。
同时,王根土凭借其精湛的医术吸引了大批的患者,通过追求社会效益,扩大了医院的影响。每年重阳节前后,他都会组织全院医护人员用半个月时间,为全乡13个村的村民进行义诊,为60岁以上的病人提供一星期的药品,为很多患者带来了方便,也将很多还未显现的疾病及时遏制。就这样,畲族乡卫生院门诊量“水涨船高”,医院的年业务收入也逐年稳步提升,从原来的20余万元提升到2011年的300万元,获得了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为畲乡的一名人大代表,王根土还致力于把“大卫生”的观念带入畲乡,逐渐改变山乡面貌,他还在1998年的人大代表会上提出议案《加强卫生院内部建设,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希望能更好地为当地人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精勤不就,其智能宣畅曲解
卫生院发展形势越来越好,但王根土的心情反而更加沉重,因为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的过程中,他看到很多人由于忽略了平时的保养,日积月累导致病魔悄然缠身,往往在感到病痛时为时已晚。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病魔夺走,作为一名医生的王根土心里非常难受。他于是开始思考,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治病方式已经不能更深入地维护人们的健康,应该“防大于治”,防疾病于未然。在这一想法的影响下,王根土开始潜心钻研,他认为要想做到“有的放矢”,准确掌握信息是最重要的。
于是,王根土带领着院里的骨干医生跋山涉水,走进畲乡的千家万户,一边义诊,一边为当地群众检查身体,并建立健康档案。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当地一些村子里高血压患者非常普遍,中风案例也特别多,经调查发现,这与当地群众“爱吃咸”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于是他从宣传入手,向村民反复强调高血压的知识,努力说服他们改变错误的饮食习惯。
在宣传倡导科学生活方式的同时,王根土把“未病先防”的科学理念努力与高科技接轨,通过资源共享,畲乡卫生院同杭州迪安血检中心联网,推出了“标本送检项目”,对体检后发现有异常的服务对象,进行肿瘤标志物和肝病的各项检查,然后对症下药,进行科学调理,让疾病消散于“无形”。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反复体检和宣传,效果终于出现了,畲族乡高血压患者明显减少了,当地村民的身体状况普遍有了明显提高。
多年的经验积累,也让王根土发现,“治未病”是基层健康服务最廉价的手段,也是需要长期探索的实践医学。“治未病”先进的健康理念使其成为21世纪医学真正的前沿,它是经过数千年亿万次实践检验的中国传统医学这一关于健康的科学(提供了核心理念、治未病理论基础)的身心统一整体观,人与社会自然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论,为它的发展提出了总体思路和成功的经验。他认为,最好的医生应该是使人不生病,而不是把病治好的医生,医学的发展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的医生,更应该是研究关于健康长寿的科学。
星移斗转,时移物换。跨越世俗的功利,历经艰苦的磨难,穿越医学技术的瓶颈,王根土终成一方名医。从一个遭受疾病折磨的病患者,到如今斩除病魔的专家,他矢志不渝,却也淡泊名利。虽已退居二线,但他仍在用自己的方式执着地行走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创造着更大的社会效益,其社会意义也将更加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