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易效率视角下城乡商贸流通市场比较及一体化实现策略

2016-10-21张文霞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4500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9期
关键词:商贸流通城乡

■ 张文霞(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郑州 450000)

交易效率视角下城乡商贸流通市场比较及一体化实现策略

■ 张文霞(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450000)

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是谋划和推动我国“十三五”经济协调发展的制胜要诀。现阶段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市场的发展极为不平衡,尤其是在交易效率的视角下,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分割现象更为突出。因此,本文基于城乡一体化的交易效率现状,借助生产模型分析了我国城乡市场分割现象的形成因素,并对交易效率视角下我国城乡商贸流通的进展测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市场的分割差距,最后提出了交易效率视角下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市场一体化的实现策略,希望借此能够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

交易效率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整体性协调性

引言

根据全球市场发展的特征来看,全球的商贸流通市场一般都是集中在工业交易市场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量工业用品流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商业经济发展,也使我国的商贸流通行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我国的商贸流通行业对于我国整个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我国的城乡商贸流通双向发展过程中,主要就是将农村的农产品流入到城市中,促进城市的消费需求,再将城市的先进技术以及科学设备流通到农村中,提升农产品的生产量。

所以,通过城乡供需两端推进我国商品的买卖交易过程时,确保了交易效率,更在释放消费新需求的过程中充当起了消费桥梁和枢纽作用,从而在交易效率视角下形成了我国的城乡商贸流通市场体系。

交易效率视角下我国城乡商贸流通的测评

(一)交易效率视角下城乡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渠道测评

交易效率视角下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主要是实现社会产品以及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从而实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发和推进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因此,在当前以市场为主体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推进我国商贸流通行业的现代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中高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更是加快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制胜要诀。

信息化时代下的商贸流通行业发展测评。在发达的西方国家中,城乡商贸流通行业主要是通过电子信息化的方式进行,其各种交易形式完全被电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同时,在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展开中,随着我国各种信息传递技术的出现,以及我国“互联网+”战略的实施,电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交易形式必然要对我国的交易效率产生重大影响,这种电子网络化发展方式不仅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还能够扩大我国城乡经济市场的协调性,加快我国城乡之间的商贸双流通进程。

另外,在信息化时代下,我国商贸流通行业利用信息技术直接通过电子信息将商品货物在第一时间内进行传递,并且能够通过物流系统准确掌握商品动向。这将使我国的城乡商贸流通行业在交易过程中,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优质的服务以及更优良的货物管理流程,对城乡商贸流通进行整体性和协调性的运作。尤其是在交易效率视角下,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转型升级为资源密集型,通过最小的劳动资本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与此同时,依靠电子信息化技术还能有效提高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可以扩大市场容纳量,减少城乡经济体系的中转环节,降低成本,从而促进我国城乡经济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发展。例如,在当前世界上的农业商贸流通行业中,主要是以水稻和小麦为流通主体,在流通过程中通过电子信息化技术对水稻以及小麦的生产以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后,生产厂家在选购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选择合适的卖家(侯晓倩,2015)。而且,农产品生产商也可以在多个买家中选择经济效益较高者,并通过当前市场环境以及市场行情制定自动补货技术以及电子自动订货技术等,从而及时掌握买家客户的反馈情况,做到城乡经济效益的双向最大化。所以,借助电子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城乡商贸流通经济整体性和协调性发展。

传统流通方式向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测评。城乡商贸流通方式的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我国商贸流通行业的方式转变更是提出了“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的新要求。因此,在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传统方式进行重新规划,更应在交易效率视角下,结合当前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规律,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区的商贸流通产业以及农村建设区的商贸流通产业,从而促进交易效率的提升,使城乡商贸流通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的资源供应,使我国的商贸流通传统方式逐步向现代方式转变。

除此之外,还应该通过城乡商贸流通促进我国的连锁经营发展,加强商贸流通企业的电子化方式发展力度,如阿里巴巴、淘宝、天猫、大润发、百盛以及沃尔玛等,都是在传统的商贸流通模式下,经过企业交易模式的改变,发展为现代化和电子化的城乡交易经济体系。根据有关数据的统计,我国2014年网上商品销售额高达28410亿元,相比2013年增长了51.4%。由此可见,现代化的商贸流通方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保平,2011)。

(二)交易效率视角下城乡商贸流通建设的必要性测评

扩大我国内部消费需求的必要性测评。城乡商贸流通是指国家或地区的商品流通能够使城市和农村之间达到获取和交换的目的,并在区域的商贸行业中作为主要的交易方式。因此,可以说城乡商贸流通是一个发展方向,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发展机会,同时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城乡商贸流通来衡量城市或农村的社会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为了能够扩大我国城市的内部消费需求,往往需要通过农村的基本商品供应,经过城市的商品加工处理,将其变成各种各样的可供销售产品,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因此,有效实现我国城乡之间的商品流通效率,加强我国城乡之间的商贸流通力度,加快我国城乡之间的商品流通速度,是扩大我国内部消费需求的必要性选择。

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要性测评。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我国城乡商贸流通的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也是在不断形成和变化的,其目标、内容及特点具有一定差异性,而且不同地区的城乡商贸流通也有不同的发展形式和发展进程。同时,我国的城乡商贸流通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特征,自从其诞生以来,无论是改革开放之前的农村交易还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城市商贸,都是要通过商品交易和流通来获取利润。因此,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中高速发展,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必然要经过不断地变革,从最初的农村之间进行商品交易,发展到现代的城乡之间商贸流通,再通过统一的城市反哺农村商品交易,使商贸交易的空间更加广阔、市场更加活跃,从而使我国农村地区在城乡商贸流通的过程中,获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式,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在引导我国城乡商贸流通的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农村的商品流通,可以有效提高农村的整体收入,降低我国贫富差距,是我国城乡商贸流通走向现代化和全面实现我国小康社会的必要性途径(朱楠等,2012)。

交易效率视角下我国城乡商贸流通的分割与差距

成熟的城乡商贸流通评价体系指标主要是包含当前社会的生产设备、采集工具、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以及工艺标准等,除此之外,还要包含对城乡商贸流通的信息发布、管理机制、经营方式、交易渠道、组织形式、管理工具以及管理方式等发展标准,另外根据城乡商贸流通的内涵,其评价体系的指标界定还包括城乡商贸流通的流通制度、流通组织、流通观念等。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乡商贸流通产业才能保证交易的效率,然而在当前我国农村市场交易效率的发展中,其效率一直低于工业市场的交易效率(王佳等,2015),探析其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轻型工业和重型工业的发展极为重视,但对农业的发展却显得关注力度偏弱。虽然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涉农政策,但是农业生产效率的低下,依然不能满足当前工业的发展形势所需,这种现象也造成了我国农产品市场整体发展同工业市场整体发展的脱节,使得我国农产品市场和工业市场发展出现分割加剧的现象。

(一)城乡商贸流通组织体系在经济规模上的分割与差距

在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发展的过程中,各种规模的经济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下不断地被淘汰和洗牌,而且在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进程中,商贸流通对农村的发展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其地位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不同的商贸流通形式在流通业以及制造业中的活动范围不同,其对发展的活动内容、成本的核算形式、商品的流通效率以及扩大流通市场等方面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其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分割与差距:

一是活动内容的分割与差距。城乡商贸流通组织体系的形式主要是进行收购、储存、加工、运转、分类、包装、定价等经营活动,其在商贸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是以销售获得利润为中心(郭晗等,2011)。

二是成本核算的分割与差距。城乡商贸流通组织体系主要是以进货成本以及储存运费为主,不同于商品制造是以商品生产为主,因此,城乡商贸流通产业的成本主要是寻找交易伙伴以及签约谈判、监督合同和在交易过程中发生的交易成本为主,其结构非常复杂,且具有非常大的变化性。

三是盈利模式的分割与差距。城乡商贸流通形式主要是通过降低经营成本来获得相应利润,与单纯的制造行业或者生产行业获取利益的形式不同,城乡商贸流通主要是在运转过程中,通过中间差价来获得相关利润。

(二)城乡商贸流通组织体系在进入壁垒上的分割与差距

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产业在发展初期,由于资金、技术以及设备上的要求不高,所以在前期的组织体系中不存在明显的进入壁垒。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城乡商贸流通组织体系的主要影响力呈现出了多向性特征,其与我国产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方向、城乡关系、空间结构、时间流程、内需消费、节能降耗、扩大市场、转型升级、协调发展、结构调整等重大时代主题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城乡商贸流通产业的多向性特征影响力主要是表现在了进入壁垒上的分割与差距,其影响效果也较为直观。同时,在流通体制改革的全面推动下,我国流通产业中的批发零售组织最早进入到市场化改革之中,由于我国城市商品流通市场和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分割与差距,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流通组织市场也出现了一定的差距(魏婕等,2011)。该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技术障碍方面的分割与差距。城市流通组织体系主要采用先进的电子信息在组织发展模式、组织结构等多种发展形态中,这种发展业态加剧了技术方面的分割差距,而在最初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这种形式的企业进入壁垒则一般较低。

二是资本障碍方面的分割与差距。城市商贸流通组织体系在我国快速发展的政策引导下,有着充足的资本供给,其相对于农村商贸流通组织体系而言,当前的流通组织形式则有着较高的资本进入壁垒。尤其是在资本发展初期,大量的国有资产带动了城市的商贸流通发展,而对于偏远农村地区而言,流通业极其不发达,同时地方政府对于不同的流通组织资产也采取不同的支持政策,更进一步与导致了城乡商贸流通组织体系间的分割与差距加大的局面。

交易效率视角下城乡商贸流通的一体化实现策略

(一)交易效率视角下确保城乡商贸流通组织网的整合

城乡商贸流通组织网分析框架一般是通过动态曲线模型来分析流通组织网现象的。这种流通组织网的整合一般是由两个步骤组成:首先是要确定城乡商贸流通系统的性质,对城乡商贸流通组织网的性质以及通过各种参数来判断实现路径的正确性,并选择一些关键网点作为物流服务组织的中心,再与城市流通组织进行整合,从而提高采购配送效率,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加速城乡商贸流通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其次是要确定城乡商贸流通的反馈机制,从当前现有的城乡商贸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流通组织网分析框架设立检验参数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但是,从行业的整体情况来看,多数连接参数本身模糊性很强,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往往较难对城乡商贸流通的组织网进行准确判断(雷锋刚,2015)。所以,容易造成各种反馈机制的作用表达不够明显。因此,要实现城乡商贸流通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就需要直接确定城乡商贸流通的反馈机制,确定城乡之间的物流实况。

(二)交易效率视角下城乡商贸流通系统的组成

分析系统也是城乡商贸流通组织网的必要选项,在城乡商贸流通系统的组成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因此在城乡商贸流通的过程中,需要启动应对方案:

一是要建立多重均衡系统。这种系统演进的过程和结果不是单一性的,所以每当发生一个事件就会存在很多解决方法,但是过于偏激的解决方案往往会导致原本的系统道路出现偏差,从而向另外一个方向转变,但这对系统的整体效应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和变化。

二是要形成闭锁系统。一旦城乡商贸流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中出现外部偶然因素,就必然会有一种方案被采纳,同时还能保障农村商贸流通经济收益不会对其它形式的收益产生阻碍,从而保证城乡商贸流通的时效性。

三是要组成决定系统。就是在城乡商贸流通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对城乡商贸流通分析系统中的偶然性事件产生敏感,从而通过统一发布的农产品相关信息,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信息。除此之外,还要通过信息网络掌控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运作动态。

因此,我国的经济制度学普遍认为,在社会系统之中,要保证城乡商贸流通的交易效率,就是要在交易路径的选择上选取变迁的路径,也就是在商贸流通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对产生变迁后的路径系统重新记录,并且在相对情况下,保证路径的可实施性,从而对城乡商贸流通的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制定,保证城乡商贸流通市场一体化实施的可行性。

(三)交易效率视角下确定城乡商贸流通市场的集中性

城乡商贸流通产业在我国当前的产业经济体系中具备一定的传导作用,同时随着当前国际经济分工的逐渐明确和深入,我国的生产供应链程度化逐渐明显,最终将导致我国产业链的信息传递效率变得更为重要,所以当前的市场结构是产业内企业间的一种关系结构,同时也是描述产业组织性质的基本因素(任保平,2011)。因此,在对我国城乡商贸流通组织体系的研究讨论过程中,需要将市场结构作为研究的重要表现形式,更需要将城乡商贸流通组织的信息快速地传递,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上游环节的信息传递程度以及信息的敏感程度。所以,城乡商贸流通市场的一体化可以说是一种集聚现象,对于专业从事交易活动的商贸流通企业而言,主要是表现在全部流通市场中仅有很小比例或数量很少的市场积聚,但其支配着很大比例的生产要素,并且在形成消费者偏好以及消费者爱好识别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另外,根据全国商业信息对我国将近500家连锁超市和1.6万个店面的调查统计来看,我国的城乡商贸流通企业组织形式在农村的集中度明显高于城市。这种城市和农村流通企业组织集中度的不对接也间接地导致了城乡双向流通的效率低下,使得城乡统筹的一体化步伐又滞后了一步。基于此,在保证交易效率的视角下,无论从短期的城乡商贸流通来看,还是从长期的城乡经济发展而言,我国商贸流通产业都需要对价格信息、引导上下游投资与生产商投入等方面持续努力,从而使城乡商贸流通市场尽早实现一体化,也使得这一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存在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城乡商贸流通市场一体化主要是通过农村以及城市商品的买卖交易,在对其进行调节消费的过程中,充当起桥梁和枢纽的作用。因此,在城乡商贸流通运作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大随机性,需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并应通过确定流通组织网,在交易效率视角下正确处理城乡商贸流通运转过程中的外部偶然性事件,从而调节城乡商贸流通市场的集中性,发挥商贸流通产业供应链和产业链的作用,尽早实现我国城乡商贸流通的一体化,从而推动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

1.侯晓倩.交易效率视角下城乡商贸流通市场发展比较及一体化路径规划[J].商业经济研究,2015,12(5)

2.任保平.市场分割背景下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运行模式及其实现路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3(4)

3.朱楠,任保平.城乡统筹视角下双向流动商贸流通体系中的信用体系构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14(3)

4.王佳,张卓.城乡商贸流通效率对城镇化的影响及实证检验[J].商业经济研究,2015,13(4)

5.郭晗,高煜.城乡双向流通的动力机制:一个新兴古典框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4(10)

6.魏婕,何爱平.城乡分工、交易效率与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4(10)

7.雷锋刚.一体化视角下城乡结合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5,12(7)

8.任保平.论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基本原则[J].求索,2011,14(1)

F724

A

张文霞(1968-),女,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人,汉族,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学。

猜你喜欢

商贸流通城乡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城乡涌动创业潮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商贸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