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韵:为食物造型也很酷
2016-10-20安琪
安琪
沈韵是80后,从小喜欢画画,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环境艺术系毕业后,她进入了一家广告公司做美术助理。这家广告公司的客户多是一些食品企业,沈韵经常跟着摄影师去拍摄食品广告,有时候也要帮着对方摆摆食品,想办法让这些食品拍出来更好看一些。时间久了,她积累了不少如何讓食品看上去更漂亮的经验。她渐渐地发现,这在国外是一个专门的职业,被称作“食品造型师”,而在国内几乎没有专业的人去做。她萌发了一个念头: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做一名专业的食品造型师。
2006年,沈韵的工作室成立了,她的第一位客户是“康师傅”。如何把一碗牛肉面拍得美味诱人?她是这样做的:牛肉块放入沸水中翻滚几下立刻捞出,这样处理过的牛肉可以充分显出自身的纹理,但又不显老;胡萝卜丁要多煮一会儿,否则颜色过于鲜艳会显得不真实;面条下锅和捞出时都要小心地拢齐,不然摆不出好看的造型。
其他一些大家司空见惯的食品,在拍摄时也有许多的困难需要克服。为了给客户交出满意的图片,沈韵不断实验,她发现没有办不到,只有想不到!
比如,她发现拍摄烤鸡时使用生鸡视觉效果最好,为了达到外面焦脆的效果,她用画笔给生鸡“画”上自制的酱料,并用喷枪加热生鸡的表皮,使其看上去泛着油光;为了表现出刚从烤箱中拿出来热气腾腾的感觉,她先用一种药水涂在鸡身上,拍摄时再涂另一种药水,两种药水混合后就可以产生气体。在拍火锅时,其中加入的必须是冷水,有一根管子通到火锅里产生气泡模仿锅开的样子。
再比如拍摄冰淇淋,冰淇淋很快就会化掉,她就找那种最神似冰淇淋的、不怕融化的材质,很多国外的食品造型师选择土豆泥,但沈韵觉得做出的效果与真实的冰淇淋还是有差别,她不断修改配方,最终自己研制出了酷似冰淇淋的材质。最后沈韵做出的各种效果常常能以假乱真,连拍摄的摄影师都不知道究竟哪些是真的。
沈韵说,别看这个工作好像很好玩,摆弄的又是美食,很轻松就能搞定的样子,其实是一件辛苦活儿,拍摄时间通常是从一大早到晚上,熬通宵也是常有的事。
在沈韵工作时,时常携带的一只大大的工具包里,有这样一些工具:各种刀具、铲子以及厨房用品;各种颜色和型号的胶带、夹子、胶水;绘画工具和化妆工具;牙签、剪刀、镊子、喷枪,甚至还有电锯。沈韵说:“外科手术或者是牙医用的医疗器械我们用得很多,像手术刀、手术剪、尖头筷子等。”
食品造型师在国内属于新兴行业,专业做这个的人非常少,据说只有五六个人。但这个行业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行业,沈韵说:“只要你对食品有足够的兴趣,勇于探索和尝试、善于学习、不怕吃苦,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食品造型师。当然,最重要的是,怀着一颗对食物的敬仰之心,用你的作品来传递温情,让大家产生共鸣。”
(张秋伟摘自《人生与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