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林业的发展与林业资源的培育

2016-10-20何振仲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林业资源林业培育

何振仲

【摘要】当前,林业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推动国家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因此,林业的发展已经获得了我国的重视,陆续出台了相关的管理措施与法律措施,相关的技术方式也在逐步完善。但当前,我国林业资源的培育还不够完善,只有加强理论的研究,落实于实践中,才能有效的推动林业资源的发展。

【关键词】林业;林业资源;发展;培育

引言

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改善区域自然环境的关键,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因此当前,我国有关单位也加大了在林业资源培育上的研究,由此提升了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林业资源,推动了林业事业的稳定发展。除此之外,林业资源统合了树木资源、微生物资源与动物资源,是一个系统化的概念,加强林业资源的利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问题。

一、我国林业事业发展现状

从当前我国林业资源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来说,我国林业面积持续增长,平均来说,每年都是逐渐增加的,这种情况下,我国林业供给量远高于林业资源的需求量,林业资源大量增加,改变了以往林业资源短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林业事业的可持续与长远发展。但也要加大对森林资源的重视程度。

因为当前我国森林资源分布范围十分不均匀且面积相对较广,森林资源质量偏低,资源结构不合理,导致我国森林资源利用情况与发展情况不佳,由此就导致森林资源价值难以发挥出来。因此,现有的森林资源难以在质量与数量上满足社会需求,其价格也会受到一定的约束,对于林业的竞争力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二、当前林业资源培育措施分析

当前,我国培育林业资源的主要方式就是封山育林。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我国在培育林业资源方法也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并获得了一定的效益,通常情况下,在培育林业资源之前,会首先分析与考量林业资源培育的时间与培育方式,在有关理论与经验的指导下,建立一套完善的植树造林方案。除此之外,还要全面清理造林区域的杂草、垃圾,避免杂草、垃圾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进而避免了其影响土地的质量,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光照度,增强土壤的肥力。综上所述,植树造林作为一套严谨而系统的事业,相关人员一定要对植树造林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与监督,确保栽种质量,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有效的促进树木的茁壮成长,进而增加我国的林业资源。

三、林业资源培育的科学方法

1.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造林方法,虽然其应用范围相较于植苗造林来说比较小,但播种造林法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具有显著而鲜明的优势。播种造林法只需要将种子播洒在需种植的土壤上即可。播种造林方法主要具有以下优点:操作简便,改变了以往树苗培育的复杂方法;人力、财力、物力投入较少,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同时其还具有以下局限性:对于种子与地质要求相对较高。种子要拥有高质量、颗粒饱满,发芽容易,同时还应兼具耐旱性。播种区域的土壤要具有丰富的含水量,土质疏松。

2.分殖造林法

所谓分殖造林法具体指的是选用竹子的暗中茎和树木的部分营养器官,例如根、枝、干等作为造林的主要材料,开展造林工作。分殖造林法的主要优势在于造林工艺简单、育苗时间短、成本低、苗木成活率相对较高、较好的保留了母体树木的优良特性、幼树初期成长速度较快。但相对其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包括其对于造林地土质要求较高,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母本树木质量和数量的约束。通常情况下,分殖造林法通常在养分相对比较充足的树木中有所应用,这些树木通常包括竹类、杨树、泡桐和柳树等。

3.植苗造林方法

在培育林业资源的过程中,造林工作人员一般都会利用植苗造林法,这种方法可以增加林木幼苗成活率,还能最大程度的防止出现二次种植。一般来说,植苗造林方法的实施基础是完成幼苗培育工作,基于此开展林业资源培训,其可以有效的确保林木幼苗培育的成活率。但相对于播种造林法和分殖造林法来说,植苗造林法由于早期需要培育幼苗,且对培育的水平较高,由此就导致这种方法的经济成本相对较高。

四、培育林业资源的主要方式分析

1.因地因时制宜的培育林业资源

当前,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土地资源,且不同地带间存在显著的不同,植物种类多种多样,基于这种情况,在培育林業资源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到造林地与树种的适应性与兼容性,从而确保树种可以充分发挥其价值,保障林业资源培育的质量。除上述之外,在培育林业资源的时候还要考虑恰当的种植时间,从而保障土壤的利用效率,保证树种在该段时间能够获得最佳的生长。当前,造林的时间大多选择在土壤化冻后苗木发芽前的这段时期,其主要原因为一般根系生长要求温度相对较低,能够形成早生根后发芽的条件,可以提高成活率,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种植区域春季较为干旱的话,不适宜进行栽植。而雨季明显、春旱严重的区域可实行雨季造林的方式,根系活动较地上部分滞后的苗木可以实行秋季造林的方式,而土壤不会发生冻结的区域可实行冬季造林的方式。概括来说,不能盲目的选择造林时间,要结合实际气温回升状况进行选择。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发挥林业资源的效用与价值,造林单位与施工人员要提前分析造林区域的主要特征,防止发生浪费树种树苗的情况。

2.合理安排混交林的种植

在培育林业资源的时候,可以结合不同树种树苗的生长特性,合理的种植混交林,以充分合理的利用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进而可以促使不同时间空间内的养分、水分与光照得到充分的利用。由于混交林枯枝落叶的成分相对复杂且混交林地下根系范围分布较广,因此其可以有效的起到保持水土、提升土壤肥力、涵养水源与防风的作用。除此之外,混交林的种植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树种的促进作用与外界环境的有利影响,提升树种树苗光合作用的效率,进而有效的提升林业资源的质量与数量。通过合理种植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使树木抵抗自然灾害,降低自然灾害的破坏力。举例来说,通过种植针阔叶混交林,由于阔叶树的抵挡作用,可以减缓地表火与树冠火的扩大化,由此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火灾的影响,减少了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

结语:

林业资源是践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现状及林业资源培育的相关方法及措施,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东.新源林业开发公司绿色发展战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李明圆.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林业资源林业培育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关于林业造林技术的研究
对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