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2016-10-20蔺际翔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质量问题建筑建筑工程

蔺际翔

【摘要】在新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的质量最为重要,关系着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存在诸多问题,都是由许多因素混合作用、相互影响。我们在多年从业经验中,对于建筑工程的各种质量问题深有体会,将文将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对策

1、绪论

建设工程质量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工程承包以及设计文件等进行安全、美观及经济等功能综合要求。工程的质量是对施工单位的决策,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的各方各个环节工作综合反映。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各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认真工作,为决策和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所有因素严加控制,提高各自工作质量并互相配合,最终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标。本文将从存在问题,影响因素,管理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2、目前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

据施工项目建设的特点,工程质量形成以下几点:一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决策质量。材料质量是否能达到标准、施工技术是否先进,技术措施是否到位,施工人员能力是否专业,工期限制等多种因素。二是质量的波动性大,两栋设计上一样的建筑最终完成的质量可能存在较大差距。三是容易产生质量变异。四是质量具有隐蔽性,施工中的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如果忽略过程检查和验收,极易产生质量误判。五是终检局限大,工程完工后即无法拆卸和解体,难以检查内在的质量问题,终检中只能通过相关资料对过程质量进行判断,所以,只能发现完工后的表面质量问题,却难以发现隐蔽的质量问题。

目前,建筑工程质量存在比较常见的问题从建设流程上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项目决策不谨慎

决策过程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决策者不够专业。项目启动之前不有仔细调察本项目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等条件。对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也考虑不周。建设开工之前没有能够通过严谨的可行性研究和多方案比较,确定投资、质量和工程进度三者的协调统一。

2.2 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差

当前有很多设计院设计绘图工作人员是缺乏工作经验的年轻设计师, 工作经验不足,导致设计质量不高,对建筑的抗震概念设计考虑不完善,甚至会出现不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构件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又如在作为屋顶防水,带女儿墙的屋面,有伸缩缝处理在墙屋顶设计是不合理的;有局部泛水高度不够的;自由排水的屋顶上屋檐不会让铁盘水屋檐且卷材没有探出挑檐的边沿等[1]。

2.3 施工存在质量通病

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各环节严格的交接程序,前道工序环节留下的隐患,后道工序施工者不能及时处理,或者故意隐藏。施工管理混乱。

2.4 建筑细部粗糙

目前,工程质量问题的细节,主要包括漏水、渗水、抹灰脱落、外观粗糙马虎、表面凹凸不平、框架孔不周正不对称等,这样影响了建筑工程的作用和使用寿命,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建筑产品的质量和价值。

3、影響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如上所述,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决策可行性、设计质量、材料优劣、机械、环境、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施工人员的素质等。从质量控制的责任主体来分,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开发商质量意识淡薄

由于近几年房地产市场速猛发展,开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企业状态良莠不齐。有的开发商准备仓促就开始运作,甚至只是临时性的项目公司,主要负责人专业知识不足,工程管理部门临时组合,力量薄弱;有的开发商不聘请专业监理公司来监理开发项目;有的开发商急功近利,不惜以降低质量标准,只为追求经济效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样,建筑工程质量从开端就没能得到重视,消极影响极为深远。

3.2 施工单位资质差

因为国家基本建设规模与增加商业地产开发量的增大。由于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和施工技术人员由于缺乏法律意识,法治理念薄弱,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依照相关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不按程序,不依据图纸施工和技术措施不当,导致施工质量差、质量事故继续发生。一些建设单位,无论是技术、管理、设备、人员,所以不能满足施工需求。

3.3 监理单位监督不力

有个别监理单位为了寻求经济效益, 工程监理人才配备不符合需求,存在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现象。现场监督和质量控制制度不完善,监督人员对材料,结构,零部件和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严格的无审查,没有严格执行见证取样系统,也无有效的对隐蔽工程进行监督,个别工程监理机构甚至没有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验收,便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4质检部门把关不严格[2]。建设过程中,有的监理单位屈从建设单位的压力,不能够严格监督,只能充当各种验收检查工作中的“橡皮图章”,而不能真正起到监理的作用。甚至有的监理单位与被监理的施工单位以及供应商之间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的利益关系。

3.5 验收工作。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就是验收,施工完成后验收记录、工程质量由业主负责, 验收的过程中开发企业处于主导地位,有些质量监督部门监督力度不足,存在的不廉洁行为。

4、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主体

4.1 建设单位(业主)和监理单位主体

项目的整体质量是由建设单位负责, 建设单位承担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的选择,负责项目的质量。

4.2 政府监管部门主体

政府工程质量控制和监督。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层面是通过立法,组织体系,政府建立市场运行规则,并确保适当的规则的实施,加强法制建设;微观层面上是指政府(下转)(上接)对具体的质量监督站组织质量检查和评估,完成和验收、过程检验等[3]。

4.3 施工单位主体

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三个层次,是直接生产,保证质量,也就是说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者是建筑施工企业。政府主要是通过相关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市场准入等手段,以确保产品质量。

5、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不仅要考虑到所有的质量影响因素,巨细靡遗,而且各责任主体要通力合作,不可互相推诿互相掩盖。

5.1 制定工程质量目标

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建筑施工项目的概述和特点,结合业主的要求,按照《建筑法》和《建筑工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编制详细的工程质量监督的目标 [4]。

5.2 建立完善责任制度

施工质量管理是完善的责任体系,实现责任到人。监理单位现场要依据质量目标体系进行有效监督,协调各环节工作,落实责任。明确岗位责任,签署责任,制定相关监管制度。

5.3 严格控制建筑原材料

建筑工程的基礎是建筑材料,优秀的建设项目需要使用良好的建筑材料。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对货源要择优采购,对材料的制造厂家要进行地考察和现场检查。设置采购样品严格按照样品采购,严格进行测试和验收。

5.4 加强建筑工程的技术规范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发挥监管作用。通过完善技术规范对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及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对原材料检验规程系统管理,实现操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5]。

5.5 各部门紧密配合,增强管理力度

各级部门要增强对建筑市场的管理,同时管理该项目的质量。积极推进《建筑法》的实施,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规划建设管理,成本,招投标,施工,执法,房产等部门要积极与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服务合作,形成了全方位的管理。

结束语:

施工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也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是施工质量基本的保证。但是做好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责任人员工除了建立专业意识和精神,尊重产权,也要认真总结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程序,探索更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全方位地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宇峙.工程质量监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

[2]李军.建筑丁程施工现场监群的思考[J].现代工程技术,2009(5).

[3]单殿武.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改革[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1).

[4]汪黎明.当前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若干问题刍议[J].工程质量,2009(8).

[5]张伟.如何加强工程质量监督[J].交通世界,2008(7).

猜你喜欢

质量问题建筑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预防及改进措施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