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红军长征群像

2016-10-20夏明星孙津津

铁军 2016年8期
关键词:刘伯承中央红军林彪

夏明星 孙津津

战役指挥层——“彭、刘、林并肩迈进”

彭德怀(1898.10.24—1974.11.29)

刘伯承(1892.12.04—1986.10.07)

林 彪(1907.12.05—1971.09.13)

1947年8月6日,陈毅在给党中央的电报中,这样高度评价过粟裕、陈赓:“我认为我党廿多年来创造杰出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刘、林并肩迈进,这是我党与人民的伟大收获。”显然,在陈毅眼中,彭德怀、刘伯承、林彪是我党杰出军事家!

林彪政治上有污点,但从军事角度来看,他实是当之无愧的杰出军事家。

彭德怀、刘伯承、林彪这三位杰出军事家,在中央红军长征中表现不凡,真正是“彭、刘、林并肩迈进”。

强渡湘江 并肩血战

长征之初,彭德怀任红三军团军团长,一路上摧枯拉朽。10月17日,红三军团乘迷漫大雾渡过于都河,正式踏上征途。10月20日,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向西挺进,首先突破粤军在信丰、安远间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占领新城;继而,分左右两个纵队进入湘南,攻陷汝城。11月6日,从左边突破湘军何键在汝城至思村间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时连日阴雨,道路泥泞,崎岖难行。在彭德怀指挥下,红三军团不顾艰难险阻,昼夜急行军,英勇作战,突破湘粤军阀在粤汉铁路设置的第三道封锁线,攻占宜章城,保证了中央红军顺利西进。11月11日,中革军委通令嘉奖:“赞扬三军团首长彭德怀同志及三军团全体指战员在突破汝城及宜章两封锁线时之英勇与模范的战斗动作。”

长征之初,林彪时任红一军团军团长,一路上有弹有赞。

1934年11月,在突破敌人第三道封锁线前,朱德曾几次电令林彪:率红一军团抢占粤汉铁路东北约十公里处的制高点九峰山,以掩护中央纵队和各军团从九峰山以北安全通过。但是,林彪不顾大局,企图拣平原走,一下子冲过乐昌。虽然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坚持原则,最终说服了林彪,派出有力部队抢占九峰山制高点,保证了中央红军左翼的安全,但还是耽搁了不少时间。为此,朱德曾致电批评红一、九军团行动的无计划和执行命令的迟缓,“使迅速通过敌人封锁线成问题”。(见《朱德传》)

湘江之战,红一军团、红三军团通力合作,联手挽救了红军。这一战,彭德怀、林彪功不可没。

11月25日,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分四个纵队前进,在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而此时湘桂军阀部队和国民党中央军已经蜂拥而至。

在彭德怀指挥下,红三军团从左翼进入广西,西渡灌江,向灌阳逼进:红四师渡过湘江占领界首,牢牢控制了界首渡河点后,进入界首以南的光华铺与敌激战、对峙;红五师主力进到灌江西岸新圩以南地区;在林彪指挥下,红一军团从右翼向全州以南逼进:红二师涉水渡过湘江,阻击驻在全州的敌人。

这样一来,红一、三军团就联合控制了界首至屏山渡之间30公里地的湘江两岸,掩护着中央红军主力渡江。

由于博古舍不得那些笨重的辎重,行动十分迟缓,距湘江100多里的路程竟走了四天。时机被贻误了,敌人重兵从几个方向压了过来,形势急剧变化。

为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红三军团、红一军团进行了异常顽强、激烈的战斗。

11月29日,红三军团在界首以南光华铺打响了阻击战。光华铺距界首只有几里路,为一片较为宽广的开阔地,不利据守。为阻击由全州、灌阳出击之敌,保证红军大队人马继续渡江,彭德怀不惜一切,背水一战。他把红三军团指挥部设在湘江西岸离界首渡口仅几百米远的一座祠堂里,亲自指挥红四师投入这场关系重大、异常严酷的战斗。

11月30日清晨,敌人正面进攻被红四师第十团拼死顶住,便沿湘江西岸向界首逼进,对红军实施迂回。“十团团长沈述清指挥发起反击,中弹牺牲。彭德怀命杜中美接任十团团长。当日,杜中美又壮烈捐躯。一日之內,牺牲两位团长,此战是何等激烈!在红军和革命的生死关头,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四师在界首光华铺血战三昼夜,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完成了阻击任务,中央红军大部渡过了湘江。”(见《彭德怀传》)

在彭德怀亲自指挥光华铺阻击战的同时,林彪指挥红一军团在右翼也展开了阻击战。“(11月)30日,红一军团展开了全面阻击。一师二、三两团阻击,一团作预备队;二师四、五两团阻击,六团作预备队……二师五团尖峰岭阵地失守,五团政委易荡平负重伤,为了不当俘虏,他用警卫员的枪对着自己的头颅抠动了扳机。二师主力为了守住黄帝岭,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厮杀。”

11月30日入夜,红一军团部在脚山铺南面的一个小山上布置了指挥所。这时,“四周的枪声不像白天那样激烈了,但还是不时地响着,显得十分凄厉。红一、三军团指战员为掩护红军抢渡湘江,几天来人不解甲,马不卸鞍,连日苦战,已经十分疲劳。可此时此刻人人都担心党中央、中革军委和后续部队的安全,无法入睡。”(见《聂荣臻传》)

12月1日3点30分,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政治部联名致电红一、三军团:

一日战斗,关系我野战军全部西进,胜利可开辟今后的发展前途,迟则我野战军将被敌层层切断。我一、三军团首长及其政治部,应连夜派遣政工员,分入到各连队去进行战斗鼓动。要动员全体指战员认识今日作战的意义。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胜负关全局,人人要奋起作战的最高勇气,不顾一切牺牲,克服疲惫现象,以坚决的突击,执行进攻与消灭敌人的任务……

其他电报多是以军委主席的名义下达,而这份电报,却用了最高权力机关联合的名义,其分量可想而知了。

《聂荣臻传》写道,“在红一军团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发生过如此严峻的情况。一军团与三军团一起,肩负着全军安危的命运。林彪、聂荣臻,政工人员,参谋人员,战勤人员,全部为了党中央的安全,为了红军的生存决心死战。”

强渡湘江,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并肩血战,终于为中央红军杀出一条血路!写长征史,彭德怀血战湘江固然要写,但林彪血战湘江也不能抹杀。

另外,血战湘江,刘伯承也不能忘记。

血战湘江 共谱佳话

1934年10月初,就在长征前夕,由于质疑李德指挥能力,刘伯承由红军总参谋长贬为红五军团参谋长,由中枢智囊贬到一线部队。强渡湘江之战,红军各部队伤亡严重,红五军团作为全军后卫,打得尤为艰苦。军团所辖红三十四师被阻于湘江东岸,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在激烈的战斗中,刘伯承始终坚持在第一线指挥。军团长董振堂让他先撤过江去,他坚决地说:你们都先走,我断后。直到接到总部撤退的命令,他才骑着一匹老白马跨入湘江。(见《刘伯承传》)

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黎平会议,会上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同时,不顾李德的反对,中革军委任命刘伯承为红军总参谋长,并兼任中央纵队司令员。23日,博古亲自来到红五军团驻地,向刘伯承传达了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中革军委的任命,这是对刘伯承浴血湘江的充分肯定。

可以说,血战湘江之役,彭德怀、刘伯承、林彪确实是“并肩迈进”!

彭德怀、林彪都为红军名将,自然有一争高下之时,但更多的是主动配合,同谱胜利曲的佳话。

1935年2月下旬,中革军委决定:由彭德怀统一指挥红一、三军团,抢占娄山关,二占遵义城;红三军团负责攻城,红一军团负责打援。2月28日上午,遵义攻克在即,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部两个师从乌江南岸驰援遵义。在老鸦山一带,红三军团主力与敌人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敌人后续部队源源而上,更有十多架飞机在老鸦山上空轰炸扫射,双方形成胶着。林彪、聂荣臻正率領红一军团隐蔽于遵义城东,待令出击。他们发现敌人后续部队正从红一军团的待机地域插过去,遂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向正面运动之敌进行猛烈的攻击。刹那间,战场形势起了变化:公路上运动的敌人掉头向后跑,老鸦山上的敌人失去后劲,在红三军团的反击下也往后败退,真正是兵败如山倒!“林彪看着眼前排山倒海的气势,从参谋的包里拿出一个本子,撕下一张纸,又把这张纸对折撕成两半,分别在上面用红蓝铅笔标出追击方向,并在上端写了一个很大的‘追字,分头传达给部队……红一军团一鼓作气追到乌江边。”(见《聂荣臻传》)

《彭德怀传》也肯定红一、三军团合作之功:“一军团从左翼出击,一举突进敌人指挥所,两面夹击。敌全线崩溃,逃到乌江北岸,争相渡江,将乌江桥压断,人马纷纷落水,未及过江者,大都被歼……消灭吴奇伟部两个师,俘敌3000余人,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个胜仗,给蒋介石的追剿部队以沉重打击,为中央红军西进北上争取了主动。”在《自述》中,彭德怀也肯定林彪等的当机立断:“打吴奇伟军的反攻,一、三军团就完全是自动配合把敌打败的。”

二占遵义,彭德怀、林彪“并肩迈进”,取得遵义大捷,是长征期间的著名胜仗!!

刘伯承用兵尚谋,有“论兵新孙吴”美誉。长征中,他飞速控制皎平渡,充分体现了他的“谋帅”风采。

1935年4月下旬,中央红军转战到金沙江。4月29日,中革军委发出速渡金沙江的指示:左纵队红一军团从龙街方向渡江;右纵队红三军团从洪门渡方向渡江;军委纵队和红五军团在皎平渡方向渡江;着刘伯承率军委干部团一个营及总部工兵营一部,作为先遣分队,于5月4日上午赶到皎平渡架桥,同时侦察上游各渡河点。

刘伯承受命后,立即来到干部团,与团长陈赓、政委宋任穷研究,挑选第三营去完成抢占皎平渡的任务。第三营是政治营,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比较强。由于陈赓负伤,宋任穷担起军事指挥任务,随第三营行动。

为达出奇制胜,刘伯承自己和先遣分队都换上国民党军队的服装,大摇大摆地向江边急进。沿途遇到几股民团,他下令一律不与纠缠,统一口径敷衍说:“共军要在这里过江,我们去执行任务,封锁渡口。”就这样,先遣分队一路疾进秋毫无阻,来到离江30公里的杉落树(地名)。这时,一个大胖子区长出来欢迎,刘伯承、宋任穷带了几个警卫人员来到了区公所,胖区长说:“上峰来了命令,要烧船封江。”刘伯承一边喝水,一边大大咧咧地说:“我们也是来执行这个任务的,你把公文拿来看看。”胖区长不敢怠慢,赶紧从抽屉里取出公文递上来。

刘伯承边看边问:“船,你烧了没有?”

胖区长一时吓坏了:“刚接到公文,还没有烧!”

刘伯承暗喜,接口说:“算了,由我们来办吧。”

接着,他又问了河宽、流速、水深、守渡口的兵力等情况,问得非常详细,胖区长有问必答。一一问明之后,他才厉声告知:“我们是红军,你带我们去找船,如果船发生问题,唯你是问。”

胖区长一听,吓得大汗淋漓,乖乖前头带路。就这样,刘伯承把仅有的两只船控制起来了,并迅速控制了渡口。刘伯承过江后,看到水深江宽,无法架桥,就又设法找到了四只船。随即,他在江边一山洞里,设渡河司令部,制定了《渡河守则》,昼夜不停地组织人马渡江。同时,向朱总司令发报:“皎平有船六只,每日夜能渡一万人。军委纵队五日可渡完。”这时,红一军团在龙街渡江不成、红三军团主力在洪门渡江受阻,朱德遂下令全军都从皎平渡过江。

从5月4日至9日,军委纵队及红一、三、五军团(除红三军团第十三团、红一军团一个野战医院外),都从刘伯承巧妙控制的皎平渡过了金沙江。“巧渡金沙江的胜利,使中央红军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战略转移中的主动权。”(见《刘伯承传》)用谋迅速控制皎平渡,这是刘伯承对中央红军长征的杰出贡献,也是“彭、刘、林并肩迈进”的鲜活例子!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 赵雨希)

猜你喜欢

刘伯承中央红军林彪
林彪最后一次题词
脑壳落了都不怕
脑壳落了都不怕
最危急的关头:中央红军进军贵州
长征歌谣的民间性与变异性
林彪之病
林彪的衣食住行与性格爱好
刘伯承倒穿鞋甩追兵
刘伯承倒穿鞋甩追兵
林彪副主席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