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葛叶青青

2016-10-20游刚

农家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画境悬崖诗经

游刚

夏天到了,群山叠嶂的故乡,绿意肆意流淌。山巅上的松柏杉,山坡上的杂树林,田野间的小灌木,都随着夏天的节律,喷发出一年之中最蓬勃的绿色,将故乡渲染成绿色的海洋。而在这其中,有一种最具张力的绿色,如奔腾的浪花,如飘逸的云朵,恣意地贴在大树上,悬崖边,田地间,甚至农家屋檐旁,地坝边……没错,这种乡下无处不在的植物,乡亲们都叫它为葛叶。

葛叶是一种极为柔软的藤蔓,有着形如苹果、大如手掌的绿叶,绿叶总是层层叠叠,成团成簇,极具张力和霸气。在深山里,密林间,葛叶随处可见,葛叶在我们眼里,有着无限的魔力。葛叶的藤缠上一棵大树,整棵大树就穿上了绿色的裙衣;葛藤爬过一片荆棘,这片荆棘就会被覆盖成一片绿云;葛藤攀上一片悬崖,悬崖就会成为一面绿色的飞瀑……如果没有葛叶,故乡的群山将多么缺乏诗意。

小时候,只要有葛叶的地方,就会有大片绿阴,供我们在里面游玩嬉戏。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春天里采集葛叶,那些嫩绿的葛叶,是家里牲畜的天然饲料。一群小伙伴拿着镰刀,在草丛里割草,往往会禁不住林子里小昆虫、小鸟儿们的诱惑,疯玩到太阳将要下山,才发现草没割几捆,回家交不了差。怎么办?抬眼间,嫩嫩绿绿的葛叶就在头顶上飘摇,于是站着身子,随着葛藤轻轻一捋,大团大团的葛叶就落入怀中,不一会儿就装满了小背篓。有时候在山上渴了,找不到水喝,小伙伴们就会砍断一根粗壮的葛藤,藤里的水滴是天然的饮料。葛藤还是天然的绳子,葛藤柔柔软软,韧性十足,长的长达到七八米,粗的粗若酒杯。乡亲们在山上砍柴,从不会带其它绳具,将砍好的柴码好,随手割下一根葛藤,就地一捆,就将柴禾捆得结结实实。乡亲用葛藤做牵牛绳,用来挑担子,用来绑篱芭,晾衣服……每户农家里,几乎都有葛藤的身影,原来葛叶不仅在深山密林间无处不在,葛叶还早已深入山里人的生活。

后来,读到《诗经》,里面有“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的句子,葱笼的葛藤,在绿意盎然的山谷中蔓延,黄莺鸟儿在里面欢悦歌唱,多么生动美丽的画境。而这样的画境里,主人公竟然是一位美女,她从春到秋,割下葛藤织成麻布,穿在身上,快乐而幸福。同时,女子要回娘家的渴望也如葛藤一样蔓延,直到秋季,她才大胆地告诉女师傅,她要回娘家去看爹娘。原来,《诗经》里的葛,就是美丽温婉女子的向征。

同样,读到《诗经》里的《樛木》中,有“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之君子,福履绥之”的句子,原来,葛叶缠绕着大树,向征着幸福而美好的爱情。而藤在爱情中的姿态,历来就有着“藤生树死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也缠”的句子,这里的藤,也是女子对于爱情的写照。

由此,每每回首故乡,葛叶青青,心中顿生无限清凉。再想想那随处蔓延的葛藤,心中无不充满敬意。故乡深山里的女人们,其实就是那一根一根的葛藤,有着诗经里描述的那般美丽蓬勃,更有着葛藤般的坚韧、忠贞,从而成就了树之伟岸,山之苍翠。

猜你喜欢

画境悬崖诗经
《诗经》中走出的“庄姜”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诗情画意的创想
悬崖逃生记
巧用《诗经》解难题
游于闽西山水间,居于咫尺画卷中
悬崖上的小松树文
悬崖边的树
莫言小说的绘画性
《诗经》掇药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