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塘加州鲈鱼精养技术

2016-10-20徐国香唐玉华

农家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池底摄食鱼种

徐国香 唐玉华

加州鲈鱼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因其肉质鲜嫩、口味清香、营养丰富而享有“淡水石斑”之美誉,一直被称之为鱼类之上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加州鲈鱼又因其食性广、生长快、病害少、销量大、效益高而倍受广大养殖者的喜爱。

一、养殖条件

养殖池塘水源要求水质良好,水量充足。周边环境安静,电力配套,交通便捷,无工业、农业及生活污染。养殖池面积为5~10亩,池形呈东西向的长方形,埂宽为2.5~3米,池坡比为1:(2.5~3),水深为1.5~2米,池底平坦,保水性好,土质为偏碱性的黏壤土。池中建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配有相应的增氧机、投饲机用水泵等生产设施。

二、养殖准备

1.清池消毒。入冬时排干池水,挖除池底过多淤泥,保留淤泥10~15厘米,冻、晒池底整个冬季,以加速底泥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于放养前15~20天先用生石灰干法药塘,用量为100千克/亩。一周后注水80~100厘米,再用溴氯海因消毒,用量为100克/亩,以迅速彻底杀灭病原体、野杂鱼、水生昆虫、寄生虫(卵)等敌害。

2.培育生物饵料。于鱼种放养前5~7天,向池内投施高效生物肥水宝,用量为200~250克/亩·米,以培育浮游生物,为即将入池的鲈鱼种提供优质天然饵料。之后,每隔10~15天追施1次氨基酸肥水膏,用量为0.5~1千克/亩·米,以促进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与快速生长。

以促进浮游生物、有益藻类及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与快速生长。

三、养殖模式

1.鱼种放养。加州鲈鱼为主养鱼,放养规格为200尾/千克,放密度为1600~1800尾/亩,时间在5月中、下旬。鳊、鲫、鲢为配养鱼,一般于主养鱼种放养15~20天后放养,鳊、鲫鱼种的放养规格为10~20尾,放养密度为50尾/亩,鲢鱼的放养规格为5~10尾,放养密度为80尾/亩。

2.鱼种消毒。加州鲈鱼种在入池前用3%~5%的食盐水药浴10分钟左右,鳊、鲫、鲢鱼种用15~20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5~20分钟,以杀灭体表细菌及寄生虫,切断传播途径。

四、养殖管理

1.投喂管理。加州鲈鱼种入池的前2天,主要摄食池中预先培育好的红虫等浮游生物,无需投喂其它饵料。从第3天起,使用加州鲈鱼0号颗粒饲料进行驯化,引诱加州鲈鱼集群向食场内摄食。驯化7~10天后,使用投饲机投喂,让加州鲈鱼聚集至食场内上浮摄食,实行每天上午、中午、下午“三餐”制。养殖初期投喂0号料和1号料,蛋白含量为46%~45%,粒径为1.7~4毫米,投饲率为6%~8%;养殖中期投喂2号料和3号料,蛋白含量为45%,粒径为4~8毫米,投饲率为5%左右;养殖后期投喂4号料、5号料和6号料,蛋白含量为44%,粒径为8~12毫米,投饲率为3%~4%。具体的投饲量应根据加州鲈鱼的摄食生长情况及天气、水温、水质等状况科学调整。

2.水质管理。 ①加换新水。每5~7天加水1次,15~20天换水1次,每次加、换水量分别为20厘米和30%左右,保持透明度为35~40厘米。

②增加溶解氧。在增氧机上安装溶氧控制器,根据养殖需要,设定池水溶氧的上、下限,实行全自动增氧,始终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

③稳定pH值。当pH值低于7.5时泼洒生石灰,当pH值高于8.5时,泼洒pH值降解剂,用量分别为10千克/亩·米和200克/亩·米,将pH值稳定在7.5~8.5之间。

④调优水质。每半月泼洒1次微生物益水素,用量为200~300克/亩·米,以快速分解水体中的残饵、排泄物及其他腐败有害物。

⑤改良底质。每20~30天泼洒1次底毒净,用量为200克/亩·米,以分解富营养化底泥,修复和改良池底生态环境。

3.防病管理。①投喂药饵。每月投喂1次用0.1%的大蒜素、1%的VC和0.3%的免疫多糖制成的药饵,连喂4~5天,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率。

②食场消毒。每10天左右用浓度为0.5克/立方米含氯60%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对食场消毒1次,防止细菌的大量滋生。

③水体消毒。每10~15天用菌毒消进行1次水体消毒,用量为50~100克/亩·米,以杀灭细菌、真菌、病毒等。

④定期杀虫。每月用菌虫清杀虫1次,用量为130~150毫升/亩·米,以控制寄生类原生动物的繁殖与生长。

一旦出现池鱼患病征兆,应仔细排查病因,准确诊断病情,科学选用药物,合理计算用量,力求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将鱼病消灭在诱发状态。

4.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观察池鱼活动、摄食、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投饲量。及时清除池边杂草及池中污物,发现池水变坏,应及时采取改良措施,保持池水的“肥、活、嫩、爽、稳”。

猜你喜欢

池底摄食鱼种
超长水池温度应力分析及探讨
古老鱼种重返伊利诺伊州水域
雨下多了,没有颜色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游白沙坡温泉
孤啡肽N/OFQ促进鱼类摄食的研究前景
养殖条件下叶尔羌高原鳅摄食及主要消化酶活性的昼夜节律
鱼类leptin基因研究进展
冬放鱼种技术
适温条件下盐度对海刺猬活力、摄食和存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