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水电站基于PDCA循环的工程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2016-10-19宋凯

水能经济 2016年5期
关键词:PDCA循环工程质量计划

宋凯

【摘要】质量是工程本身的真正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建设高度发展的今天,工程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工程质量至关重要,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工程质量管理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和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非常重要,论述基于PDCA循环的工程质量管理理念,对同类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有着借鉴意义。

【关键词】PDCA循环;工程质量;计划

1、PDCA工具分析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2、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为一等大型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旅游等综合利用功能。水库正常蓄水位1134m,库容约20.72亿m3,电站装机容量3000(5×600)MW。

枢纽主要由挡水、泄洪排沙、电站引水系统及坝后厂房等建筑物组成。引水发电系统建筑物布置在河中,岸边溢洪道布置在右岸台地里侧,导流明渠溢洪道布置在导流明渠位置。

3、工程特点、难点分析

水电站左岸大坝在特殊干热河谷气候,昼夜温差大条件下进行碾压混凝土施工,温控质量要求高;工程规模大、地质条件差、基岩渗水量大、基础处理难度大、混凝土工程量大、防洪标准高、工期短;施工布置复杂、紧凑,对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环境保护及与相邻标协调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该水电工程截流难度大、水力学指标高;地质条件差,基坑开挖、基础处理、设备安装工程量大,地质条件复杂导致二次开挖量、基坑渗水量大,工期控制难度大;特殊干热河谷气候、昼夜温差大条件下碾压混凝土连续浇筑强度高,导致质量控制难度大,混凝土施工道路布置困难,混凝土工程量大,施工强度高,持续时间长,温控要求高,保温被覆盖时间持续长,混凝土施工受气候影响较大;

4、质量管理计划

针对以上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和难点,项目部在制定质量管理计划时制订了本工程质量管理的实施原则:加强质量体系建设,确保体系运行良好;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程序管理;提高质量意识,注重培训实效;加强过程控制,确保实物质量;注重质量成果,积极开展“创优争先”。

5、质量管理计划执行

5.1 加强质量体系建设,确保体系运行良好

5.1.1 项目开工之初,项目部先后制定了《质量责任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质量责任制度》、《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等质量管理制度,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领导小组,同时对各下属单位及外协队伍质量管理机构和人员进行了规范要求,完善了本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都能履行其职责,并认真执行项目部质量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

为了加强体系的良好运行,项目部按程序文件要求,项目部组织开展相关内部审核工作,开展自查、自纠活动,通过内审及时发现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和存在问题,采取纠正和改进措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业主交给我们的施工任务,

5.1.2 簽订质量责任书,层层落实质量责任制。为了落实质量责任制,全面实现项目质量工作目标,项目部于每年1月1日组织与所属29个单位的质量第一责任人、质量主管责任人签订了年度的“质量工作责任书”,明确了各单位的年度质量工作目标和质量职责,各单位与各队(厂)、队(厂)与班组、班组与个人也层层签定了质量责任书,加强质量职能的协调和管理,制订质量工作目标,确定必须的组织机构人员责任、管理程序、控制过程等质量活动的任务、责任和职能范围,项目部按责任书进行考核,对所属各单位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予以内部通报,促进质量责任制落实到责任人。

5.2 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程序管理。开工之初,项目部对质量管理制度进行认真的制订。先后下发质量责任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等13项基本质量制度,随着工程的开展,根据各专业的不同,不断完善,项目部有各类质量管理制度45项完善本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在实际的施工中,通过不断的验证和更新,切实加强质量管理力度,确保现场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5.3 提高质量意识,注重培训实效。项目部组织质量培训65期培训,培训人数达到1856人,主要是组织员工进行法律法规、项目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的培训学习,对职工、外协人员及施工员,质检员等分工种、分专业进行工艺和技能操作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和业务操作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地提高。

6、质量管理检查

6.1 认真开展施工前的质量交底工作,确保施工整个过程全面受控。为了加强施工质量检查、监督和管理,以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施工中共组织54次交底工作,紧紧围绕如何控制好质量为话题,把图纸、设计规范等技术要求进行了通俗化,让现场施工人员进一步明确了质量控制方法,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使工人的施工技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熟练程度也得到很大提高,强化了施工工艺,保证了施工质量。

6.2 施工过程严把“四关”,坚持“质量一票否决权”制

6.2.1 严把图纸关。工程技术部对图纸进行认真复核,严格按图纸和规范要求制定施工技术措施,并层层组织技术、质量交底。

6.2.2 严把测量关。由项目测量队对整个工程的设计控制数据进行复核,现场测量组根据复核成果进行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及对施工放样进行抽检复核,认真做好对基坑开挖、围堰填筑等项目的测量放样施工,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无误,真实反映实际施工情况。

6.2.3 严把材料质量及试验关。由取得国家CMA认证的中心试验室提供混凝土的配合比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对每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按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验,并按质量保证体系要求进行管理,杜绝不合格的材料及半成品使用到工程中。

6.2.4 严把过程工序质量关。项目部针对工序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详图、有关规范及技术要求进行,过程中做到“六不施工,三不接交”。“六不施工”是:不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和资料未经审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不施工;隐蔽工程未经联合签证不施工;未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或批准的工序不施工。“三不接交”是:无自检记录不接交;未经监理工程师或值班技术员验收不接交;施工记录不全不接交。

6.2.5 加强过程控制,严格执行“三检”制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实行“三检”制度,施工过程坚持施工队伍施工员自检、施工管理部施工员或二级单位质检员的复检、项目部质安部质检员终检制度。严格实行初检、复检、终检的“三检”制度,上一道工序验收不合格,下一道工序不开工,经“三检”合格后方申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7、质量检查分析再改进

7.1 项目部认真推行QC小组活动,制定了活动计划,将各单位QC小组活动纳入检查、考核范畴,开展经常性检查、指导。每年项目部注册8个QC活动小组,各小组围绕重点工序、施工难点和施工“顽症”等选择课题,积极推进工程创优工作的顺利开展。

7.2 工程前期,项目部按照相关要求编制《工程创优策划书》,并下发《某项目部质量创优计划实施细则》,加大创优力度,推进标准化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创“样板工程”、“样板仓”等创优评先活动,坚持“诚信守约,追求卓越”的质量方针,强化过程控制,加强质量执法,狠抓工艺改进,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确保质量创全优,工程创精品。

7.3 加强制度管理,有效激励约束,提高外协队伍施工质量;在项目施工中针对下属单位采用《质量实名制度》《浮动单价质量挂钩制度》《一仓一考核制度》《质量业绩月考核制度》对二级单位和外协队进行了有效的激励约束,提高了质量管理人员的话语权,营造了良好的质量管理氛围和环境。

8、结束语

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系统角度出发,某水电站基于PDCA循环的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得当,质量管理取得了成功。在连续2年砼浇筑超过200万方的高强度施工条件下,未发生一起质量事故,主体工程土建质量优良率达到92.3%,合格率100%。安装工程优良率97%,合格率100%,达到了业主的要求。

做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管理人员在树立职业意识和敬业精神外,管理人员还要认真总结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更加有效地推进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以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亚娥.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延安大學学报,2009,(12).

[2]马仁杰,王荣科,左雪梅.管理学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PDCA循环工程质量计划
住建部:建设单位是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 应依法对工程质量担全责
广西:2018年致力提升住宅工程质量满意度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PDCA循环应用于
PDCA循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