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做好水能资源规划编制工作

2016-10-19朱超

水能经济 2016年5期
关键词:控制规划

朱超

【摘要】从2002年起,由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带头协同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水能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直到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全国及流域水能资源规划,确定了今后我国水能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一重要的资源环境战略规划也成为我国现如今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对我国水能资源规划编制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简单阐述做好水能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方法,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借鉴。

【关键词】水能资源;规划;控制

引言

我国虽然土地辽阔、河流山川分布众多,水能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所以人均水能资源条件在世界上的排名仍旧落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度的自然资源开发和人为活动对我国水能资源产生了一定的破坏,水生态退化、水污染严重、水能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的问题已经给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阻碍,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及时的对水能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科学评价

只有清楚的了解水资源现状才能科学合理的编制水能资源规划。水资源评价包括了水资源质量评价和水资源数量评价,其中水资源质量指的是水资源水质状况和纳污能力等,水资源数量指的是包括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等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

1.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我国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我国还被列为世界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而且我国水资源浪不仅受到的污染较为严重,而且水资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在农业上,我国生产同样的粮食比美国用水量要多出一倍,在工业上,我国万元产值的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一倍以上。并且我国在生活用水中,人们误解的认为我国水资源丰富而对水资源的浪费也是巨大的。同时在我国长江、黄河等流域地区常受暴雨洪水灾害的威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2 水资源质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主要是通过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检测资料来进行水质情况和水污染情况的分析。再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来对各区水质情况进行科学评价。对水资源质量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后,再对水资源未来可能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找出其变化可能的影响因素,预测未来水资源质量,为水资源的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1.3 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数量是水资源规划的基础,是预测水资源承载能力、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资源合理开发、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通过对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和水资源形成特征来建立相关的计算模型来分析水资源数量,并且分析人为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从而分析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地表水的可利用量指的是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满足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通过地表水工程为用户提供的最大水量,地下水的可利用量是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并且不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前提下水资源的最大开采量。地表水的可利用量可以通过对流域水系的分析和计算,根据各流域水系的特点和水资源条件,对流域上下游、支干流、左右岸之间的联系和整体性进行全面的了解,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估算,在水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要优先满足生态环境用水要求,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要重点考虑上游的蓄水、供水能力并且下游要满足最小生态环境要求的用水量的需求。

2、进一步做好水能资源规划编制工作

2.1 制定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研究制定流域和区域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建立覆盖流域的省市用水总量控制体系,建立有利于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优化配置的管理制度,促进建立科学的用水模式,全面提高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用水效率和效益,确保实现用水总量控制规划目标。

2.2 规划实施重大工程。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大幅度增加水利投资的机遇,规划实施建设一些水资源调配作用的水源工程,加快完成生态脆弱流域的综合治理,将流域的水资源通过工程设施建设手段,得以进行最优化分配,以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实现水能资源的合理规划。

2.3 完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

按照国家规定的指标控制河流污染物限排总量,完成国家水生态修复和保护目标,地下水资源保护目标,加快完善以水功能区管理为重点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抓紧建立生态用水和河流健康指标体系,加强水生态修复和治理工作。加快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工作,逐步削减开采量,遏制地下水的过度开发和超采,确保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2.4 落实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要求,抓紧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和入河排污总量。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强化取水用水的管理,明确水功能区污水限排量,科学核定水域纳污能力,研究提出分阶段入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严格控制排污总量,用水户用水效率低于的最低要求定额依法核减取水量,用水产品和公寓不符合节水要求的要限制生产用水,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结语

总的来说,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社会经济不可或缺的资源资源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过度的经济开发和人为活动导致了水生态退化、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严格实行水能资源合理规划编制,是我国应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通过对水能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编制,分析总结出流域或区域的需水总量、节约用水定額和水域纳污能力,进而制定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能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在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下,应对水资源进行及时、合理、科学地规划,是现阶段综合规划水资源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雷.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大力节约保护水资源——写在2013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之际[J].中国水利,2013,(6).

[2]匡耀求,黄宁生.中国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研究的若干问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4).

[3]张亮,谷树忠,王宇飞.关于科学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的对策建议[J].中国发展论(中文版),2013,(1).

[4]宋树新.基于新疆木垒县地表水资源格局下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J].水利技术监督,2013,(2).

猜你喜欢

控制规划
规划人生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