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管局花海灌区水利规划研究分析

2016-10-19陶冶

水能经济 2016年5期

陶冶

【摘要】水是人类生存之根本,是万物的生命之源。也是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节约水资源是当今社会长远发展的根本。目前,水资源的不均匀分布和不均衡分布导致了水资源的短缺。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成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甘肃省疏勒河流域的花海灌区是水资源紧缺的区域,制约了灌区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生态环境形式非常严峻。水资源的利用率达不到理想效果并且存在严重的水资源流失和浪费现象。灌区的节水建设是疏勒河流域花海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本文针对疏管局花海灌区水利规划现状,分析了灌区节水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并论述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疏管局花海灌区;水利规划;节水战略

1、花海灌区简介

1.1 地理位置

花海灌区位是属于石油河下游的花海盆地,具体位置位于玉门市老市区以北76 公里左右,灌区中心位于东径97°44',北纬41°18' 之间,南靠宽滩山北麓戈壁,北靠马鬃山前戈壁,西接昌马灌区青山农场,东与金塔县接壤,面积3878 平方公里。灌区深居亚欧大陆腹地,为典型的大陆荒漠气候,终年干旱少雨或雪,风沙大,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因邻近蒙古高气压中心,冬季常受北方寒流侵袭,气温较低,多年平均气温为9.1℃,最高气温38.5℃,最低气温-27.5℃,年降水量70.1 毫米,年蒸发量2982.5 毫米,区内海拔1215 米~1325 米之间,南北自然坡度1/500,东西自然坡度1/1000。

1.2 水利资源开发情况

花海灌区的浇灌水资源来自以下几种渠道:第一个就是在花海灌区上游的石油河的水源,经过多道工序拦蓄等年供给量能够达到1300立方米左右,这其中还有经过流程蒸发损失的水量,利用率基本小于百分之五十。第二种灌溉方式就是我们经常采用的地下水灌溉。经过调查统计,目前灌区的底下水资源的存储量已经仅剩余0.7亿立方米,相比2013年少了0.2亿立方米。开采深度目前平均数值已达到100m。疏勒河流域的花海灌区每年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是4800万立方米,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灌区的开采量已经严重超过了每年允许的开采量。第三个水源供给方式就是采用疏勒河水源,疏勒河的发源地位于祁连山,祁连山是冰川融雪型河流,每年融雪产生的水流量能够达到近10億立方米。然而这些流量水源还存在一些损耗,水源经过蒸发等损耗存入到昌马水库,在进行浇灌期间,花海灌区的浇筑干道渗漏损耗加上灌注期间的蒸发损耗,最后的实际梳灌量能够达到7500万立方米左右。就目前的花海灌区的灌注面积来看,每年的灌溉水量大约可以达到1.5亿立方米。这样算下来灌区。三种灌注形式的水量总和还要比需求量少0.14亿立方米。然而,这三种形式的水源利用率远比这些数字少的多,而且,花海灌区的主要灌注工程已破旧损坏,达不到利用效果。

2、花海灌区的水资源现状

2.1 供水量严重不足

根据数据调查来看,花海灌区2010年到2015年这去年的灌溉用水量从1.3万立方米达到2.0亿立方米,增长幅度逐渐变大。作为主要灌溉水源的疏花干渠年调水量达1.51亿立方米左右,用水量与调水量差距将近5000万立方米。输了花海灌区用水量的不断增加与供水量的不断减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时段,用水量达到一年当中的高峰期,花海灌区主干渠的供水量有限,水量达不到灌溉要求,甚至很多区域得不到水源,将面临干旱的危险。

2.2 用水过度,浪费严重

用水过度、浪费严重的重要原因就是水价很低,导致农户对于水源的保护意识不够。不能采取新的节水灌溉方式,依旧是漫灌浇筑,导致水量流失惨重。据不完全统计,花海灌区的浇灌量利用率竟然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有一半的水源在浇灌过程当中流失,浪费的水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本来就紧缺的灌水资源浪费了将近一半,并且这种现象还在不断的增加。

2.3 地下水过度开采,荒漠化

灌区农户主要的经济收入就是作物的价格,近些年来,作物的价格不断的呈上升趋势,农户不断的对灌区进行大面积的开荒扩地,并且毫无节制。扩地之后,灌区的灌溉水量几句增加,然而,调水量和周边河水的供给量是有一定限度的。灌区内的将近7万亩花海得不到有效的灌溉,由此,农户开始想尽办法对地下水进行开采,地下水位下降明显,就目前地下水开采情况来看,40m深度一下的井已经没有水源,最深的井应经达到135m。这惊人的数字导致了,周围的湖泊、河流水位随之下降,开荒的土地荒漠化严重。形势非常严峻。

2.4 调水设施不够完善

花海灌区的主要水源就来源于主干渠的调水量,但是,灌区内的主干调水设施早已超过了使用年限,设备的老化程度非常严重,很多设施如果想要补修的话,将花费大量的物力、财力。然而,新的调水设施还没有逐渐完成,很多设施都还没有投入使用,灌区内收入的水费只能保证灌区内的正常开销,设施的完善和配套设施的养护得不到及时供给,调水设施损坏导致水量损失严重,水量利用率已经下降到百分之三十五。

2.5 节水意识不强

农户专注于作物的经济效益,节水意识严重缺乏,加之灌区对于节水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户们还是采取最简单直接的灌注方法,灌区对于农户的灌溉方法也没有采取方法制止和改进,没有对于节水进行宣传,导致了农户的节水意识淡漠的现象。

3、解决水利规划问题的对策

3.1 加强用水管理,减少水量浪费

用水管理的规范化是节水的基础建设,首先要建立节水管理的灌区节水组织,组织人员要具有责任心,组成节水小组,从水源的引用到浇灌的过程再到用户用水的划分都要严格把控,并对每次的节水措施进行婆媳,各个节水方式的优缺点,对节水量进行统计汇总,并对水源供给量、灌溉需用量、水源浪费量进行统计对比。科学的管理,增加水源的利用率,保证用水充足,杜绝浪费水源的现象。

3.2 做好用水规划

用水规划是上述节水组织应该遵从的规划模式,首先要对灌区进行用水划分,根据不同农户的灌水需求,将调水量进行合理分配。而且必须是逐级划分。直至分配到各个农户的灌注区域,确定用水量的使用权。最好实行加价供水机制,还能增强用户的节水意识。在此基础上,要制定月指标和年指标,保证不超指标进行浇灌。

3.3 促进灌区节水建设,加强节水生态保护

节水设施是保障用户正常用水的根本,采取经济措施和政府措施加大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逐渐建立起来良好的节水生态系统。保證自制的月指标和年指标都能不超限额进行浇灌,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良好的循环系统,并对开采底下水进行严格把控,禁止不合规开采,还原荒漠生态结构,提升地下水的存储量。达到供过于求的目的。

3.4 在节水中治污

节水是根本,治污是前提。污水是没有办法进行灌区浇灌的,而且水源和灌区对于污水的承载力是由限度的,一点超过节水荷载,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引进外调水的同时,要制定水源的排污计划,保证浇灌水源的达标。并对周围流域进行管理,从根本上水源的质量。还要制定相关的管理条例,禁止污水的产生和发展。

4、总结

水利规划是疏勒河流域花海灌区面临的首要困难。花海灌区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样,节水型社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做好水利规划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因地制宜,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宣传教育,动用政府力量进行管制和约束,从而到达节约水源、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科利, 彭文英, 张竹梅.日本近50 年来土壤侵蚀及水土保持研究综述[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19(2):61 ~ 68

[2]王礼先, 张有实, 李锐, 等.关于我国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 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5, 3(1):1 ~ 6

[3]关君蔚.水土保持原理[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6

[4]王礼先.关于我国水土保持科学的内涵与研究领域问题[ 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3, 6(2):108 ~ 110

[5]王建强.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探讨,2006(1).

[6]崔萍、汪海峰,花海灌区节水建设思考[ J].2010.(10)

[7]汪海峰,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花海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甘肃农业2010 年第11 期(总29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