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分析
2016-10-19吴大洪
吴大洪
摘 要:建筑施工工程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建设关系到百姓的居住安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据数据显示,我国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事故较为常见,建筑物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够科学,创新能力不强,材料质量、施工顺序以及工程技术都存在很多不足,不利于内部工作的协调性和安全竣工。随着建筑物工程施工难度的加大,施工现场管理必须坚持创新,整合起各项管理资源,运用动态化模式开展控制,从而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创新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各地区的工程建筑数量持续增多,参与建设的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现如今,我国的建筑施工管理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时间,逐步构建出了新型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然而在目前的背景推动下,我国的建筑施工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内部管理漏洞较多,无法形成体制化管理,缺乏创新性。针对这样的问题,本文就要结合建筑施工管理的现状,简单阐述一下创新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创新的科学方法,从而保证工程顺利完工。
一、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进步的源泉,是发展的动力,受到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我国的建筑施工管理能力不强,技术应用有限,严重制约着内部的协调性。坚持创新,突出管理是现代化建筑施工能够安全保存的关键,它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第一,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建设,注重思维创新、路径创新、方法创新。建筑施工作为国家基础建设的重点领域,是国民经济的来源,从多角度开展创新,是统筹发展,完善管控的基础。通过先进的、科学的管理,与现代化管理要求相契合,能够更有针对性的整合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建立创新机制。
第二,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目前,企业实施现代化管理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建筑施工单位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通过创新管理办法构建特色企业。按照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协调好内部机制,坚持相互制约和成本控制,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从创新手段上入手来强化管理水平。
第三,有助于建筑施工企业谋求更好的发展。创新对推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国际通行的建筑施工标准,工程承包商在管理上必须做好强化,摆脱固有的管理局限,创新新路径,从而维护好管理秩序,保证企业能够更好的立足。
二、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
(一)创新管理方式
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较为单一,管理部门工作不协调,各项内容都要听命于上级,自主能力较差,且有关的管理事项也不够细化,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作基础。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国的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在管理上坚持创新,突出三方管理的特点,协调好内部的机制和部门运行,对设备采购、材料采购、合同施工都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计算出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管。
(二)创新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点,也是强化内部控制,加强建筑质量的关键。由于技术水平和设备情况的限制,传统的施工管理办法缺乏严谨性,在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下,施工管理必须做到对技术的创新,利用计算机完善操作平台系统的使用,展示立体化的建筑图,从而设计出更直观的图纸,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能力。
(三)创新管理体系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建筑施工管理涉及到的管理内容多样,施工工程对内部协调性也有很高的要求。一味的按照傳统的办法做出管理,不仅不利于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还会阻碍生产。对此,建筑施工管理单位必须强调制度规则的创新,根据员工的情况制度新的创新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施工方还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针对管理过程中遇到新问题要立即作出解决,建筑施工管理机制必须做到从容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管理机制的创新,构建规范、科学、合理、运转协调的管理体系, 全面促进建筑施工管理的顺利进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作为国家基础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在管理办法和体制上必须强调创新,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不变。首先认识到管理的科学性和重要意义,然后采取有效的办法完善工作,创新管理的方式,落实三方管理,将质量、安全、技术协调起来,并创新管理的机制,通过适当的奖惩措施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运用好新技术构建立体化建筑模型,为安全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志任.分析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实现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4,21:306.
[2]俞柏南,冯利平,吕夏洪.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0:87.
[3]方明海.浅析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创新[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1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4]薛高社.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