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大气污染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10-19方利军童晓静杨颖
方利军 童晓静 杨颖
摘 要:当前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突显,城市是经济发展中心,所以大气污染主要表现为城市大气污染,城市大气质量状况直接关系人们的生产生活。本文通过对金华市大气污染防治调查分析,分析大气污染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控制大气污染的对策措施,从而做到环境污染同防同治,提高城市综合治理水平,创建和谐生态城市,从总体上解决金华城市大气污染的问题。
关键词:大气;污染;对策
一、空气质量现状
2015年,市区PM2.5浓度均值为54ug/m3,比2014年下降15.63%,降幅排在全省第二,比2013年下降22.86%;市区空气优良AQI指数为73.3%,比2014年提高8.6%,增幅排在全省第二,比2013年提高16.2%;优良天数达264天,同比增加了29天,中度污染以上天数14天,同比减少了8天。
二、面临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
(一)自然因素
一是外来污染物扩散条件差。十二五以来,金华市大气污染呈现从煤烟型污染转变为复合型污染,污染带从局部逐渐扩展覆盖的特点。以PM2.5、PM10为主的细颗粒物、臭氧成为引起空气质量超标的主要污染物,空气中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细颗粒物(PM2.5等)、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臭氧等污染因子相互耦合反应,形成复合污染,在不利气象条件下,灰霾天气易发多发。冬季西北风为高空污染传输制造条件,扩散条件差的城市更容易出现重度霾,金华地处金衢盆地,外围山界明显,当自然屏障不足,当城市围墙有余,造成污染物吹得进、散不开,进来容易出去难。
二是自然禀赋先天不足。气候条件方面,金华与舟山、宁波、杭州、温州、台州等其他沿海城市相比,由于地处内陆,冬季风速小,气候干燥,昼夜温差较大,易形成逆温层阻碍空气对流运动,形成静稳态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另外冬季降水相对较少,缺少雨水对空气的净化作用,也容易导致污染物不断累积。
(二)本地因素
一是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尾气污染日益严重。近年来,金华市机动车数量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汽车保有量增速为10.6%,市本级增速为11.1%。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带来的汽车尾气排放也相应剧增,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二是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扬尘污染直线上升。2012年以来,金华市实施扩大有效投资战略,各县市均上马“百亿工程”,建设增势迅猛,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建工地数年增率超过25%,产生的扬尘量大,对空气质量污染明显。三是产业、能源结构不尽合理。全市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较高,电力、冶金、印染、建材等重污染行业集中,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资源消耗大、区域布局分散等问题突出。四是生活及农业污染点多面广,监管难度较大。餐饮油烟、露天烧烤、燃放鞭炮、焚烧垃圾、农村农业生产秸秆焚烧等,对空气污染的影响也非常明显。这些污染源由于点多面大,监管较难,成为大气治理的顽症。
三、对策建议
(一)调整能源结构与产业布局
1、控制煤炭消耗,推行清洁替代。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大力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加快天然气管网设施、汽车加气站建设,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2、创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深化建成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禁燃区内不再审批高污染燃料锅炉,已建成的高污染染料锅炉拆除活改造使用清洁能源。3、优化产业布局。发挥金华汽车制造、电子商务等优势产业,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及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加大实施“腾笼换鸟”,加快对二环以内化工、有色金属、印染等大气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
4、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淘汰电力、冶金、建材等重污染行业落后产能。全面开展燃煤锅炉淘汰改造;2017年底前,淘汰1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
(二)治理工业废气,加大污染减排
1、深化实施脱硫脱销工程。完成全市热电企业脱硫工程建设,所有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完成脱硫设施建设或改造,全面消除烟囱冒黑烟现象。2、加强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开展印染、炼化化工、涂装、合成革、生活服务、橡胶塑料制品、印刷包装、木业、制鞋、化纤等10个主要行业的VOCs整治,基本建成VOCs污染防控体系,VOCs排放量削减20%以上。
(三)防治机动车污染
1、严格机动车管理。加大机动车强制报废。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全面实行“黄标车”区域限行;实施黄标车淘汰。2、发展新能源交通。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积极推广使用纯电动、混合动力等新能源车辆。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中清洁能源比例达到50%以上,在用营运公交车每年完成清洁能源改造10%以上。3、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加快建设市区快速路系统,实现公共交通现代化。试行高峰限行、鼓励绿色出行、加快推进ETC工程等措施,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促进道路畅通。
(四)整治扬尘污染
1、強化施工扬尘控制。积极创建“绿色工地”,实施施工工地封闭管理,做到施工现场围挡、工地砂土覆盖、工地路面硬化、拆除工程洒水、出工地运输车辆冲净且密闭、暂不开发的场地绿化、外脚手架密目式安全网安装“七个100%”。2、加强道路扬尘治理。一是加强城区劣质路面改造。尽量减少道路颠簸导致的遗散漏现象;二是对运送易扬尘物质的车辆,实行登记管理,安装加盖式或封闭式装置。三是加强道路保洁,提高市区道路洒水频率和机械化清扫程度。
(五)控制烟尘废气
1、禁止露天焚烧,试行烟花禁燃。落实生活垃圾处置包干责任制度,禁止露天焚烧生活垃圾,实行露天烧烤定点定时管理,严格控制露天烧烤。加大烟花爆竹禁燃力度,试行市中心烟花禁燃。2、实施餐饮油烟干洗废气治理。加强油烟排放监管,持续推进实施《浙江省餐饮油烟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餐饮油烟净化设施定期清洗和长效监管机制。开展干洗业废气污染排查,实施干洗设施废气治理,强制回收干洗溶剂。
(六)禁止秸秆焚烧
按省政府要求,建立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制定综合利用扶持政策,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基本消除秸秆露天焚烧。
参考文献:
[1]姜安玺,时双喜,徐江兴.主要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控制途径[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9.
[2]张庆阳,张沅,曹学柱.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有关研究[J].气象科技,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