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电子政务的门户网站建设
2016-10-19郭龙威
郭龙威
摘 要:21世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化大潮席卷全球,网络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上网已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当今,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一场深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变革,极大地推动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五个应用领域中的首要应用,电子政府/电子政务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的重视,可以说政府信息化是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前提,电子政务是未来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点要素之一。
关键词:电子政府;电子政务;门户网站
一、电子政务和政府门户网站的关系
(一)电子政务的含义。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这个定义包含三层意思:第一,电子政务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和数字网络技术,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否则谈电子政务都是空谈。第二,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与政权有关的公开事务,除了包括政府机关的行政事务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第三,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二)政府门户网站的定义。所谓政府门户网站,即是指一级政府在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之上,建立起跨部门的、综合的业务应用系统,使公民、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都能快速便捷地接入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政务信息与业务应用,并获得个性化的服务,使合适的人能够在恰当的时间获得恰当的服务。就具体功能来说,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主要是向全社会甚至是世界宣传和展示中国政府形象,让人们能够对中央政府的基本情况有个切实的理解和认识;向公众提供全面、系统、权威、详实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规范性政府文件及其准确的解读和分析等,让社会有法可依;作为中央门户,向人们提供接入所有中央政府机构和省级地方政府的平台和通道;根据特定内容,向公众提供专门的服务。而地方政府门户网站的主要功能是直接面向本地社会公众处理与人们密切相关的那些事务,为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改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搭建虚拟平台。
二、政府门户网站发展现状
(一)国外政府门户网站发展现状。在国外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国外(电子政务先进的国家)通常都十分重视政府门户的建设,并把它们作为“电子政府”与公众进行沟通、提供公共服务的最主要渠道,并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务和物力保障门户网站的建设、管理、运营和发展。如:美国的联邦网站从2000年开始已经改进了多版,每次改版后,信息服务和网站功能都有明显的进步,在栏目设计上,更佳突出服务,并对服务更为细化,并根据当前一些服务重点予以调整。又如:美国的FIRSTGOV,其网站首页最醒目的地方,就提示公众,在网上直接处理业务。可以在这个网站处理几乎公众相关的问题。
(二)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发展现状。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提出“电子政务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以来,电子政务在信息化建设中的龙头地位就开始显现,政府网站是电子政务中重要的构成部分。我国政府网站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起步阶段,时间为20世纪 90年代初。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始 陆续推出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内部信息办公网络,并开始在政府机关普及推广计算机的使用。第二阶段:推进阶段,时间为20世纪 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全球“信息高 速公路”潮流的推动下,1993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并于1993年底正式启动了“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三金工程是我国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政府信息化的雏形,1996年我国第一家政府网站开通运行。1999年1月全国40 多个部委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政府上网工程”,并提出在当年实现 6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到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 部门上网。此后,各级政府网站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时间为 2002年至今。一方面,在国家政策层面 上,2001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提出了“中国建设信息化政府要先行”;2002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文)》发布,明确了政府网站的地位,我国政府网站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随后《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2006]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文件相继出台,为我国政府网站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另一方面,在技术层面上,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新媒体技术强有力的支持下,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不断增强,网络问政已成风气,政府管理者通过网络的形式,满足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与参与权,这不仅可以扩大政府的公信力,还能减少对第三方网络平台的依赖,政府网站的普及无疑为网络问政的制度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平台我国政府网站经过1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基本形成了由中央政府、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网站組成的政府网站体系。截止2015年7月,中国各级政府及组织机构网站数量已8.5万多个,其中,各级地方网站8.2万多个,国务院部门3000多个,一个电子化政府的体系日趋形成。
三、结束语
历经十多年的艰辛探索,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快步前进,成果显著。处于电子政务核心地位的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窗口,也是社会公众同政府进行广泛交流的重要平台。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作为地方政府对公众的触点,最能够体现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