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群众文化在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意义

2016-10-19余承英

文化产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美丽中国现实意义群众文化

余承英

摘 要:美丽中国建设的本质含义是构建生态美、环境美以及社会美的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目标。美丽中国包含是我国的生态、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本文将从美丽中国的社会性分析其具体的内涵,并详细阐述群众文化对构建美丽中国的意义。

关键词:美丽中国;群众文化;现实意义

在“美丽中国”概念中,包含了文化方面的建设,并且文化的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如果没有文化作为指导,美丽中国将失去方向,它的建设将成为一场空想。群众文化在我国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力军,它本身蕴含了和谐特征,符合美丽中国要求的和谐理念,对美丽中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群众文化的和谐特征具体指的是其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等方面的积极效用,利用宣传教化以及精神调试的功能,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

一、“美丽中国”的内涵和本质

“美丽中国”是非常口语化的形容语,表达人们的热爱之情,以及人们的美好期望。在党的十八大中,中国共产党给予了它新的意义:构建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即实现和谐自然、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

“美丽中国”首先包涵环境美。环境美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之美的表现,没有美好的环境不可能有美好的生活。美丽中国的建设就是强调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开发活动要以保持和创造美好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諧相处。

“美丽中国”还包涵和谐的社会美。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因此,美丽中国包含着社会文明之美。近年来,我国加强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科技、文化体育、社区建设等社会事业建设的同时,促进城乡发展,构建文明新社会。

“美丽中国”还包涵人与人关系友好的人之美。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关系到社会有机体的健康稳定,关系到社会有机体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因此,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前提。今天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拥有和谐生态文化的中国人。

二、群众文化具有的功能

(一)较强的宣传、教化功能

群众文化活动从其本质上来讲还是属于一种信息载体或传播媒介,它加强了每位参与进来的群众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思想观念的传播,实现了良好的人际交往,还有助于树立某种统一的思想理念,尤其是美丽中国的构架,急需群众文化的宣传以及教化。

同时,群众文化活动还具有调解人的身心,提升人的性情。社会成员通过参与积极的群众文化活动,对参与成员的思想、情操都有积极的影响,并且在日常的社会生产、生活中也会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这也说明了群众文化还是具有非常明显的教化作用。而且,群众文化还能够将知识普及面进一步扩大,因为群众文化在对知识传播与承载过程中,呈现出了独有的特殊性,使得参与者获取到更多的知识以及积累更多的经验。

(二)较高的调剂精神功能

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不仅有自主意识,且还拥有多种情感,而且还存在多种宣泄情感的渠道,而精神文化就是其中的重要渠道之一。人们在参与群众文化的活动过程中,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宣泄,心情得到舒缓,提高个人的心境,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实现和谐的人际社会。并且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时,有利于激发群众发现美、探索美的情趣,使群众在精神层面得到极大的满足。同时群众文化活动贴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可及时的消除一些生活中的烦恼,使群众精神放松,保证群众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有一个更好的精神状态。

三、群众文化对美丽中国构建具有的作用

(一)群众文化能够为美丽中国的构建提供精神支撑

任何共同理想、共同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文化作为其精神支撑,而群众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其具有传播与整合的功能,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美丽中国的建设都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利用群众文化活动等具体的载体,弘扬和宣传和谐精神、生态精神,不断的普及美丽中国建设主张,使美丽中国得到更多人的了解,并深入到社会全员中去,最终实现和谐理念下美丽中国的建设发展目标。并且群众文化的具体形式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娱乐性、教育性的特点,因此群众文化可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道德载体,既丰富群众业余生活的同时,也提高群众的道德素质,为美丽中国的构建提供精神支撑。

(二)群众文化能为美丽中国的构建提供良好的氛围

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特殊时期,既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机遇,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挑战期,在发展的同时还充斥着各种风险以及矛盾。例如基于农村发展的三农问题、东西发展失衡问题以及一些其他的问题,致使社会矛盾产生,影响社会和谐从而破坏美丽中国的构建。但是在消除这些社会矛盾的过程中,不仅要依靠国家的法律法规,还要结合群众文化,利用其在群众中的特殊作用,例如情感的交流、情感的渲染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社会矛盾、疏导社会矛盾,为美丽中国的构建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群众文化能够为美丽中国的构建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

群众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存在易于推广和普及的优势,不仅能够提高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还有助于普及这种认识,与人们的生活相结合,使其具备生活特性,它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处于传播地位,还具有一定的融合性能。在美丽中国的构建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传播和融合性能,提高建设者、参与者的知识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并且群众文化还具有娱乐性、普遍性、大众性、实用性等优势,为群众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及良好的氛围,在提高人们素质水平的基础上,还有助于终生学习观念的形成,有利于实现和谐社会、和谐生态的建设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的社会和谐功能在美丽中国的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符合美丽中国和谐思想的建设要求,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实现的重要文化基础。在美丽中国的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利用其宣传教化作用以及精神调剂作用,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以及提供智力上的支持,在美丽中国的建设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若梅,李姝颖,魏源等.构筑和谐社会重建美丽中国[J].科技致富向导,2014,(14):295-295.

[2]王中海.构建和谐社会赋予群众文化工作的新内涵[J].价值工程,2010.

猜你喜欢

美丽中国现实意义群众文化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