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播种密度对垦粳5号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2016-10-19郑悦郑桂萍潘世驹姜玉伟宋泽王龙张丽微仲维君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水稻产量

郑悦 郑桂萍 潘世驹 姜玉伟 宋泽 王龙 张丽微 仲维君

摘要: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以垦粳5号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播种密度条件下对秧苗株高、根长、根数、充实度等多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大,根长、根数、茎基宽以及充实度均呈降低趋势,且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播种密度与理论产量呈负相关,但差异不显著,秧苗素质指标与理论产量的相关系数排序为百株地上干重>充实度>根长>根数>百株地下干重>茎基宽。播种密度为125 g/盘的产量最高,秧苗素质各项指标表现良好,适当降低秧田播种量能够改善水稻秧苗素质。

关键词:水稻(Oryza sativa L.);播种密度;秧苗素质;产量

中图分类号:S352.3;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8-1913-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8.003

Abstract: Using single-factor completely random design, Kenjiandao 5 was studied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owing density on seedling height, root length, root number and plumpness of seedling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oot length, root number, base stem width and plumpness decreased as the sowing density increased. The differences were a significant. Sowing density was negatively corelated to the theoretical yield, b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was not significan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quality indexes of seedlings and the theoretical yield showed the order of 100 strains dry weight aboveground>plumpness>root length>root number>100 strains dry weight underground >base stem width. The yield was the highest for the sowing density of 125 g/disk, the indexes of seedling quality were good, appropriate reduction of the amount of nursery seeding can improve the seedling quality of rice.

Key words: Oryza sativa L.;sowing density;seedling quality;yield

近年来,黑龙江不断加快种植结构调整,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水稻(Oryza sativa L.)种植面积的增加为全国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2012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为576.000亿kg,其中水稻产量为217.120亿kg,占全省粮食产量的37.7%[1]。秧苗素质的好坏对于稻作生产十分重要,直接影响秧苗移栽后的生长发育,秧苗素质好,移栽后缓苗期短,分蘖期长,有效分蘖多,产量高。播种密度、秧苗秧龄与秧田期管理水平是影响秧苗素质的最主要因素[2-4]。寒地水稻大棚旱育秧由于播种密度大,在苗床阶段的幼苗2.5叶龄期开始,若大棚温度持续高于25 ℃,促使幼苗形成弱苗、老化苗,并有成花激素的形成和累积。这种稻苗碳的含量过多、碳氮比过大,移植本田后,加速分化幼穗,造成主茎减叶现象[5,6]。生产实践表明,移栽秧龄与秧苗素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水稻植株个体的发育基础,最终影响机插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形成[7]。针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存在着播种密度过大导致秧苗素质低这一普遍现象,本试验对不同播种密度的秧苗素质进行定量描述,以期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育秧大棚中进行,供试土壤是草甸白浆土,供试品种为垦粳5号,为主茎12片叶品种(原代号农大9129,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2005年以垦鉴稻10为母本、以系选1号为父本配制的组合)。于2014年4月7日浸种,4月18日催芽,4月20日播种(水12 L/m2,可溶性育苗专用肥44 g/m2,移栽灵2 mL/m2,三者混匀喷施苗盘),秧盘内面积为0.58 m×0.28 m,4月23日出苗揭膜,秧田管理正常进行。

1.2 试验处理

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播种密度设为100、125、150、175、200 g/盘5个处理。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出苗率调查 播种前在盘土中放入50 cm2塑料圈,均匀播种,在覆土前数出圈内播种量,立针期计算出苗率。

1.3.2 秧苗素质考察 移栽前从苗床各处理上挑选出生长势均匀的50株秧苗,设4次重复,用常规法测定株高、叶龄、分蘖、根长及根数,用刀片将种子及根沿种子基部切下,每5株测其茎基宽,将50株秧苗分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包好,放在105 ℃的烘箱内杀青30 min,最后将其在80 ℃下烘至恒重,称量地上和地下干重。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Excel软件进行初步处理后,采用DPS7.05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种密度对出苗率的影响

出苗率是种子破土出苗数与种子总数的百分比,产量的高低与出苗率有直接关系。如图1所示,当播种密度为100和125 g/盘时,对出苗率影响不大,差异不显著。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大,出苗率总体呈降低趋势,与播种密度为100和125 g/盘的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苗床表现为播种密度小则出苗较为整齐,密度大则出苗不均匀。

2.2 不同播种密度对株高、叶龄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播种密度为200 g/盘的处理株高均高于其他处理,且与其他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播种密度为100、125、150 g/盘的各处理间株高差异不显著,播种密度为175 g/盘的处理株高最低,说明播种密度过大会造成秧苗徒长,秧苗素质可能受到影响。对叶龄的影响如图3所示,各处理间叶龄差异未达极显著水平,移栽前均达到3叶水平,以播种密度为100 g/盘叶龄最大,其次为150和200 g/盘。

2.3 不同处理对根长、根数的影响

根系的生长状况可以反映秧苗地上部分生长状况的好坏,也是秧苗吸收、合成、生长状况的综合表现。由图4和图5可知,随着播种量增大秧苗根长、根数均呈降低趋势,且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播种密度过大不利于根长生长。

2.4 不同处理对百株干重的影响

由图6和图7可知,百株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干重以播种密度为100 g/盘最高,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大,百株地上部分干重逐渐降低,播种密度为200 g/盘时略有增加。播种密度为200 g/盘时百株地下部分干重也最低,且与其他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

2.5 不同播种密度对茎基宽及充实度的影响

不同播种密度对茎基宽及充实度的影响见图8和图9。由图8和图9可见,每5株秧苗茎基宽相比,随播种密度的增大茎基宽先增加后降低,以播种密度为125 g/盘时最大,播种密度为200 g/盘时最小,且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充实度方面,以播种密度为100、125 g/盘的充实度较高,播种密度越大充实度越低。

2.6 各秧苗素质指标变异系数的比较

由表1可见,以出苗率的变异程度最大,叶龄的变异系数最小,其次为百株地下部分干重,表明各处理对地下部分秧苗素质的影响程度趋于稳定,主要对地上部分影响较大。

2.7 不同播种密度对理论产量的影响

由图10可知,供试条件下,播种密度为125 g/盘的产量最高,达到11 247.21 kg/hm2,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理论产量呈降低趋势,但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产量下降2.19%~7.57%。

2.8 不同播种密度的秧苗素质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由表2可见,播种密度与根长、根数、充实度达极显著负相关,与理论产量和茎基宽呈负相关但不显著;根长、根数与百株地上干重、充实度呈显著正相关;理论产量与其他因素(除播种密度)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百株地上干重>充实度>根长>根数>百株地下干重>茎基宽。

3 小结与讨论

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大,出苗率、根长、根数、百株干重总体呈降低趋势,播种密度为200 g/盘时株高高于其他处理,且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苗床表现为播种密度小的出苗较为整齐,密度大出苗不均匀;播种密度过大会造成秧苗徒长现象,且密度过大不利于根长生长。

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理论产量呈降低趋势,但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播种密度为125 g/盘时产量最高,达到11 247.21 kg/hm2。由播种密度与产量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播种密度与理论产量呈负相关,但差异不显著,秧苗素质指标与理论产量的相关系数大小以百株地上干重>充实度>根长>根数>百株地下干重>茎基宽。

瞿廷广等[8]的研究结果表明,播种量较低时,植株矮壮,叶鞘较短,基茎粗大,外观叶色较绿;降低播种量有助于培育健壮秧苗,但播种量越低,根系盘结力越小,秧块不能很好成形,达不到机插秧要求。毕春发[9]研究表明,播量在100 g/盘及以下时,秧苗素质虽好,但苗高低于标准秧,对栽插大田要求高,栽后早生快发,但漏穴率高,个体与群体不平衡,产量低。播量高于140 g/盘以上,秧苗纤细、栽后败苗严重、死亡率高,僵苗期长,高峰苗出现迟,导致穗形小、产量低。邵文奇等[10]进行基质育苗研究,结果表明,适当降低播种密度可以显著改善根冠比和营养生长条件。降低播种密度还有利于提高秧苗的糖氮含量,使糖氮比处于适宜水平,促进根系生长,提高秧苗素质。播种量过大、超秧龄移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秧苗素质。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播种密度低的秧苗素质更好,本试验研究表明,播种密度以100、125 g/盘较为适宜,尤其是125 g/盘时产量最佳,对播种密度及秧苗素质与产量进行相关分析,播种密度与理论产量呈负相关,差异并不显著,但密度对地上部分影响较大,应通过考察不同水稻品种的苗期根冠比、发根力等更多指标来分析与产量的关系,培育矮壮苗以提高秧苗素质,延长秧苗适宜的移栽期。

参考文献:

[1] 李禹尧,马冬君,王 宁,等.黑龙江省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1):135-137.

[2] 刘 岩.播种密度对水稻秧苗素质及对本田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0.

[3] 苏祖芳,吴九林,李国生,等.水稻秧苗素质对分蘖成穗率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1995(3):10-14.

[4] 何文洪,陈惠哲,朱德峰,等.不同播种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稻米,2008(3):60-62.

[5] 顾春梅,解保胜,赵黎明,等.寒地水稻减叶成因及后期田间栽培管理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5):31-33.

[6] 吴一梅.秧龄对机插水稻生长发育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江苏扬州:扬州大学,2007.

[7] 杨 春,桂凤仁,洪 静,等.水稻不同播量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垦殖与稻作,2005(4):20-22.

[8] 瞿廷廣,许鸿鸽,沈志坚.水稻盘育带土小苗机插秧田播种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3(1):93-94.

[9] 毕春发.不同播种量对双季稻型机插秧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4(13):30-31,66.

[10] 邵文奇,钟 平,庄 春,等.播种量对草木灰水稻育苗基质秧苗素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4(4):915-917.

猜你喜欢

水稻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