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期经济脉冲式恢复

2016-10-19高善文

股市动态分析 2016年15期
关键词:前值季度复产

高善文

短期经济恢复

3月工业活动显著回升。当月同比6.8%,较1-2月高出1.4个百分点。

重工、重化工领域,企业纷纷复产。例如,粗钢产量当月同比2.9%,前值-5.7%;水泥当月同比24%,前值-8.2%;十种有色金属当月同比4.4%,前值-4.3%。发电同比也达到了4%,前值0.3%。

年初以来商品价格的暴涨无疑给企业复产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动力。更进一步看,价格的暴涨得益于前期的减产,终端需求的阶段性企稳改善,再叠加上急速的库存低位回补。这一判断已基本明朗,并成为当前市场的共识。

在这些短期驱动因素之外,我们还特意强调,2015年年中以来PPI环比底部重新抬升,其所预示的实体经济供应面的调整、制造业领域产能过剩程度的缓解,也为商品暴涨提供了有利的中期背景。回顾往近历史,这同2012年年中至2014年上半年PPI环比底部抬升的情景非常相似。

终端需求改善

1季度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改善,支撑终端需求阶段性改善。这也是前期我们预判存货回补、经济脉冲恢复的主要出发点。

具体看,1季度基建投资同比19.3%,较去年4季度回升4.5个百分点。这与2014年2季度、2015年2季度政府稳增长的经验也是相符合的。

但与以往类似,基建投资增速回升的持续性往往受到能力、意愿等多方面因素的掣肘。

公共财政方面,3月支出同比20%、1季度同比16%,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上。

1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33%,异常火爆。开发投资同比6.2%,较去年4季度较大幅度回升。此外,拿地、新开工等数据表现也比较积极。

房地产投资有所改善并不特别意外。例如,房地产价格几乎是现存所有指标中,最能精确反应库存压力的一个。2015年下半年开始,在销售改善的同时,绝大多数省会城市及省内主要城市,均出现了房价的持续上涨(环比持续在0以上运行),表明在这些地区,库存压力正在显著缓解,从而对随后的投资和拿地活动形成阶段性刺激。房地产投资反弹的幅度有一些超预期,并且也得到了水泥产量数据的印证。

但必须清楚的是,2014年下半年以来的此轮销售恢复已经持续了较长的时间。今年1季度的销售同比与2013年1季度高点已经非常接近,与销售增速的中长期趋势水平应该也有不小的偏离。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此外,价格数据也暗示,在部分大中城市,销售可能已经存在透支。

这些方面的观察,使得我们对本轮销售和投资反弹的高度以及持续性暂时抱有偏谨慎态度。

1季度出口额同比-9.6%,较去年4季度的-5.1%进一步走低,显示了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3月当月,进出口有所回升,但这很大程度上受到报关、春节错位等因素的扰动。

OECD领先指标继续走低,暂未显现出企稳回升迹象,全球增长可能延续低迷。中国、印度等一些非OECD成员国领先指标轻微改善,值得注意。

维持经济脉冲判断

鉴于出口和制造业投资仍然乏力、基建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进一步提升存在困难,我们倾向于认为当前终端需求的改善是阶段性的。再考虑到存货回补本身的不可持续,维持前期对经济脉冲反弹的判断。

从历史经验看,经济脉冲反弹持续的时间在3-6个月。看起来短期经济数据的积极表现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外汇市场的暂时稳定、短期经济的反弹,对春节以来的A股市场形成支持。成长和周期普涨。但与外围市场、以及与去年10月相比,迄今本轮A股情绪的恢复明显要更弱一些。

汇市稳定和经济反弹短期看起来并没有结束,这继续给A股运行提供较好的条件。接下来需要密切关注的事件,一是尽管当前不少商品仍然紧俏,价格坚挺,但随着企业复产比例逐步上升,价格进一步上涨空间将受到制约,对原材料板块的支撑也会随之走弱。商品价格快速走低则构成相关板块调整风险。二是商品房销售在2季度以后存在逐步走弱的可能。销售面积平台如果大幅下移,则需要警惕市场风险偏好的系统性走低。三是密切跟踪全球经济动能、联储加息动态和美元走势。

信贷投放强劲

3月老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1.32万亿,显著超出了3月中旬市场对此数据的预期,暗示下旬信贷投放可能出现放量。余额同比14.5%,较前值回升0.2个百分点。居民中长贷、非金融企业中长贷增长强劲。

当月新增社融2.34万亿,余额同比12.7%,回升0.7个百分点。细项中,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大幅放量,单月新增近7000亿,创历史最高水平。外币贷款新增6亿,结束了此前连续8个月的负增长。

进一步考虑国债、地方债、外汇占款(估算)以后,广义社融余额同比11.1%,较前值回升1个百分点,显示实体经济部门资金供给状况的较大改善。也印证了3月实体经济各类物量指标的回升。

与以往几轮经济反弹经验类似,短期经济恢复的确认,特别是信用投放的较强劲增长,带来银行间债券收益率的调整。

4月上半月,1年、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分别上行11BP、10BP。1年、10年期国债分别上行13BP、8BP。

信用利差也出现走阔,例如5年期AA+中票收益率上行了30BP。这除了信用投放和经济反弹等因素以外,可能与最近一段时间信用风险的频发也有一些关联。

相对积极的是,在央行的维护下,银行间1天、7天资金利率保持稳定,这一定程度上牵制收益率上行幅度。例如4月13日,通过投放2885亿MLF,弥补了逆回购大量到期带来的资金缺口。接下来,年初投放的两期MLF到期、季节性财政存款净回笼等还会带来较大资金缺口,但鉴于汇率稳定、CPI较低,央行通过各种渠道弥补流动性缺口的能力是充分的。

不过当前收益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应该还是经济脉冲反弹的幅度以及持续的时间,这需要自下而上的紧密跟踪。

全球增长乏力

IMF在2季度展望中再次下修对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期。美国、欧元区、日本增速预期均遭下调。出于对内需增长的信心,IMF对中国增速的预期较前次上修了0.2个百分点。

美国经济数据总体仍然是偏积极的。就业数据稳健。工资增长也有改善,但幅度较弱,表明劳动力市场并未出现紧张局面。这也使得消费增长难言强劲。年初以来美国制造业PMI低位回升,预示短期工业产出或有更积极的表现。

欧元区和日本各项经济指标的表现相对更弱。单纯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撑,道阻且长。

多数新兴国家3月工业活动则显现出改善迹象,值得留意。BDI指数自2月中旬起自历史最低位反弹,原油及其他商品价格上涨、中国原材料企业复产等应该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

G20上海财长会议后,全球增长低迷、金融市场动荡在联储决策中暂时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耶伦鸽派倾向使得美股美债坚挺,并可能驱动了美元的弱势。在这一过程中,新兴国家资本流入持续改善,股债汇趋势走高。

猜你喜欢

前值季度复产
把好节后复产复工关
2021年第4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2021年第3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2021年第2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坚持以人为本 保障防疫复产
复产复工 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
翻番的1季度与疯狂的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