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对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2016-10-19冯洁
冯 洁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2)
文化认同对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冯洁
(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2)
文化认同是最先进的区域经济指导思想。对各个经济区域来说,如何让所在地形成统一的文化氛围,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因素。京、津、冀三地的文化相互联系,因此文章从文化认同角度分析如何促进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文化认同;京津冀协同发展;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1 文化认同理论内涵及其作用
文化认同是某一区域内人们具有共同的心理认知、一致的价值观和相互的信任尊敬,该区域内的每一个人都了解热爱此区域。形成文化认同的前提是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积淀在地区之间具有相近的文化因子。它主要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和导向功能。
文化认同是一种无形的粘合剂,可以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它以一致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来沟通区域内部人们的思想,使所有人在统一的价值观指导下产生对作为区域整体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同时在区域文化认同的环境下,区域成员会产生对于本职工作的自豪感和对组织的认同感,激励他们发挥各自的潜能,积极为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可持续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营造出文化认同的氛围。文化认同是用来打破各种壁垒的最佳战略。
文化认同是一把天然的标尺,可以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一方面,政策制度是文化认同的外在载体,它通过明确地告诉区域内成员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来规范员工行为。政策制度是强制执行的,一经违背将会受到严厉的惩处。另一方面,道德规范是文化认同的无形媒介,它通过成员自身感受,例如自我评价等约束其行为,从而产生自律意识,主动遵守政策规定,这样的自我约束强度更大,效果更明显。
文化认同具有导向和协调功能。当成员认同区域的文化理念时,文化认同对区域成员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文化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成员个体就一样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助于把个体和整体的发展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双赢局面。此外,文化认同会强化相互之间的理解与支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亲近感,减少了彼此之间的矛盾,从而促进整个区域内部各个地区、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有机合作。
2 文化认同缺失形成京津冀劳动力市场的分化
站在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上,可以看出京、津、冀三地存在着三种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都城文化、漕运文化与京畿文化。[1]首先,北京自明清以来便是我国政治与文化的中心,都城文化根深蒂固,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优良的文化素质,但是另一方面都城文化带来的是一种官本位思想,这使得北京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自视甚高,追求面子,这将北京与其他地方分割开来,无形中为北京造成了阻碍,导致京津冀地区无法像长三角、珠三角那样融合联结在一起,反而产生了环北京贫困带。其次,天津自古倚靠漕运兴市,自古就是粮仓的存储地,所以天津文化与漕运文化密不可分,漕运加强了天津与江南的富庶之地的联系,使得天津很容易实现自给自足,加之近代作为通商口岸,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这虽然给天津带来了多元文化的兼收并蓄,但却小富即安,大俗大雅文化的交织成就了天津独特的文化,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天津欺生却又热情,这使得天津虽然拥有开放的意识,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却束手束脚。最后,古代都城周边的地区称为畿,河北因地理区位而承担着保卫都城的重任,呈现出鲜明的京畿文化。作为北京和天津的后花园,河北拥有良好的地理优势,享受邻近都城所带来的便利,蕴涵着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但是京畿文化中忠君爱国、保守朴实、勇武仁义的思想却限制了河北的发展,这使得河北在改革的浪潮中魄力不足、不懂变通、粗略简单、不计后果、甘于奉献,逐渐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短板。[2]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文化囿于一地,丰富有余而沟通不足,无法形成京、津、冀三地统一的大区域文化,没有文化认同的基础,也就无法真正制定和实施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更不用说在京津冀大区域内建设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了。
首先选择非本地区劳动者会为其带来较高的招聘成本、培训成本等,甚至还需要解决外地劳动者住宿问题而带来的隐性成本;京津地区的雇主认为河北的劳动者技能和素质普遍不如本地的劳动者,于是在其需要招聘时,必然先从本地寻找,而很少考虑非本地市场的劳动力。[3]同时由于河北发展的滞后性使得其所在地的劳动力因缺少良好的培训或教育处于劣势,削弱了他们可以提高自身素质而进入京津就业的可能性,长此以往他们也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更加制约了河北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本地劳动者作为既得利益者,也必然不愿意让外地劳动者进入分享利益,所以这部分劳动者也会抵制京津冀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
3 利用文化认同促进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第一,利用文化认同的凝聚作用。京津冀地区的人们因拥有同根同源的燕赵文化而享有共同的文化因子。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融是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的极大优势,应当充分加以利用。首先,可以塑造出一个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市场共同的文化象征,例如设计一面旗帜或者标志,体现出三个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具有共同的行为准则与标准,呈现出三个地区劳动力市场的相互尊重、相互沟通与相互融合。其次,可以运用各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宣传,将大区域文化故事化,故事理念化;加强沟通,通过刊物、宣传栏、会议使之逐渐深入人心,进而影响雇员行为的改变,并且积极创建推广一个在京津冀地区的公共文化活动日,政府借此机会组织活动并联合打造一个京津冀区域交流的统一共享平台,以增进各地区间雇主的合作,促进劳动力流动,并由此将京津冀地区的大众群体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创造条件。通过文化认同凝聚人心,为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提供精神动力。
第二,利用文化认同的规范作用。京津冀劳动力市场的分化主要是由于三个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着融合障碍。北京、天津、河北虽然都在积极响应国家的发展战略,官方制定出一系列适应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但是正如上述分析的各地文化深植于地区群众内部,根本无法实现真正的一体化。因此京津冀的文化认同必须在制度与政策中得到体现,才能有价值。文化的建设要做到政府部门的分层逐步推进,将其融入每一个企业日常管理和每一位居民的日常行为之中。通过制度政策的实施规定劳动力市场中不得出现分割、歧视与过度保护的行为,否则视情节轻重的情况对其进行再教育、罚款乃至降级企业信用的惩处。劳动力市场中的国有企业、跨国企业等主要行为主体带头遵循,起到促进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领头人的作用,并且号召劳动力市场中所有用人单位抛开偏见,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够真正塑造区域文化认同。另外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机构,加强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沟通,促进三者之间的流动。通过文化认同规范行为,为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提供实际助力。
第三,利用文化认同的导向作用。北京、天津、河北是我国人力资源集中的一大基地,京津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在全国首屈一指,河北稍显落后,但是三地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却是从河北大量流向京津。因此,应当充分发挥京津冀区域文化认同的导向作用,从教育与培训入手,让三个地区的劳动力正确认识京津冀整体的发展,提高河北省劳动力的素质,矫正京津是实现自身职业价值的错误观点,树立无论在哪里就业都是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而努力的信念,缓解河北省大量优质劳动力流失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才地区分布不均、人才利用率偏低等问题。所以,教育文化部门应当大力扶植开展三地文化人才联合培养工程,创新文化人才培育机制,通过支持课题研究、学术研讨、国际交流等方式,切实培养素质相当的京津冀劳动力,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提供人才助力。
[1]池志勇,刘琳.推进京津冀地域文化融合形成大区域文化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3):23-24.
[2]刘京花,崔福林.传统燕赵文化影响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利弊博弈[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6):20-24.
[3]王影.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对策分析——以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和影响为视角[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3(82):20-23.
10.13939/j.cnki.zgsc.2016.35.102
冯洁 (1992—),女,回族,河北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社会保障专业。研究方向:劳动与就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