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016-10-19佟维妍卢奭瑄
佟维妍,卢奭瑄,李 斌,茹 鹏
(沈阳工业大学 辽阳校区,辽宁 辽阳 111003)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佟维妍,卢奭瑄,李斌,茹鹏
(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辽宁辽阳111003)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的方式,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应用型;创新创业教育;核心能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辽政办发〔2015〕89号),辽宁省教育厅启动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沈阳工业大学辽宁校区(下简称我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
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我国尚属于新事物,如何建设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1 校企深度合作,共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通过校企合作、校友反馈、企业调查等方式与用人单位开展广泛的协作与合作,结合多年的专业建设情况,确定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的定位是:立足辽宁,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和电机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与安装维护这两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较强工程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为充分体现学校的发展定位规划目标,紧密结合当前智能电网、电力电子与新能源的发展及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突出了强电为主、弱电为辅,电力系统运行与电气自动控制相结合的专业特色。
汇集社会力量,促进校企合作,把产学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与行业相关企业合作专业建设,成立“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基于典型工业企业电力生产运行任务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完善多重维度构建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融教学、培训、科研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技术开发和转化,提升服务区域发展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1]
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确定了专业的三大核心能力为熟练掌握电力系统分析设计与运行维护能力、熟练掌握电机拖动系统的运行及维护能力和熟练掌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集成与安装调试能力。所有课程围绕并服务于核心技能培养,强化核心技能培养。
2 构造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的电气专业课程体系
将课程体系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以应用为主旨,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以企业和市场对电气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及其变化为依据,按照“必须、够用、实践、实效”的原则,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实现课程综合化和职业化,促进课程结构整体优化。构建以能力为本位,面向工程实践,提高专业核心能力的应用型电气专业的课程体系。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遵循岗位技能要求,打造系统的、富有创新的课程体系。逐步实施模块式、项目式的课程设置,并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的方式整合相应的课程,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把学生创新训练纳入培养计划,设立相应学分,在第一学期开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
构建“(基础-技术-专业)课程群+技术前沿课”型的专业课程体系,以电网网架结构为依据,以供配电系统中35kV总降压变电所及10kV高压配电所等电气一次系统的运行控制及操作、电机拖动设备安装维护、工艺管理的过程为项目,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项目课程。
同时注重将新能源发电技术等前沿技术引入课堂,及时反映专业发展动态;将电力工程概预算、电力企业管理等经济管理类课程引入,增强人才对行业需求的适应性,为拓宽学生就业面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实现了“知识规格满足专业外延需求”。
深入企业调研,与企业技术专家一起,按照“开发学习情境——确定教学组织——实施开发评估——反馈”四步骤,制定出电路基础、工程电磁场、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气控制及PLC技术、供配电技术、运动控制系统共10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形成课程标准试用稿,经教学实践并修改,最终成为成熟的课程标准。
3 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相融合的多维度实践教学体系
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轨运行”模式,突出“做人+技能+知识”的教育理念。
图1 岗位工作能力分析
图2 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构架
按照认识深化和专业能力逐步提高,开展专业技术能力训练。突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础,设置不同的内容,加强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实践训练,把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放在突出地位。
将专业能力训练分为基本职业技能训练、专业工程能力训练、工程应用开发训练、行业实践和创新实践五个层次。加强基本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操作能力,并获得中级职业资格。推进专业工程能力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突出工程应用开发能力训练,重视与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相结合,突出专业特色,积极开展系统工程训练和仿真模拟训练。重视行业实践,结合行业背景,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强化学生对工程实际问题的理解。创新实践与毕业设计、创新大赛结合,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施展创新能力。
4 更新教育理念,突出专业特点,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通过创新创业类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途径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发掘本专业创新创业的教学内容,通过讲座或课程形式,启发学生将创新创业活动与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专业内涵,并在学科专业基础上开展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把学生创新训练纳入培养计划,设立相应学分,推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强化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提供实验室开放环境,指导学生参与创新科
研训练,吸引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构建富有特色的国家、省厅和学校三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2]
基于校企合作的科学研究创新教育通过引入社会资源,设立各类企业科技基金项目。学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进行理论引导、实践指导,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建立学生创业孵化中心。
5 建立全员参与、全程管理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根据过程管理与随机调查相结合、状况调查与长期监控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教学工作例会、教学工作检查、教学督导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评价考核系统、毕业生质量调查等环节作为收集各种教学质量信息的主渠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质量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反馈,建立定量评价计算办法,提出改进和加强教学质量的各种方案和措施,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应用型人才的优势是就业竞争力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结合区域经济特点,注重市场需求,推进校企合作。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适应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综合知识能力需求,社会需要什么服务,大学提供什么样的毕业生,大学就应该在符合教育规律的前提条件下满足其需要。
[1]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资料汇编[C].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2014(4):94-119.
[2]刘青松、曹泰斌、钱苏翔.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8):25-26,34.
[3]李忠云,邓秀新.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校科技,2012(9):6-8.
10.13939/j.cnki.zgsc.2016.35.075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16DB337);2015年沈阳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
佟维妍(1981—),女,辽宁辽阳人,副教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