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闻群众观的历史变革

2016-10-18赵彧

活力 2016年10期
关键词:运用方法

赵彧

[关键词]新闻群众观;历史变革;运用方法

新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认识与反映形式,它促进了社会的有序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新闻工作者的报道应该以真实为前提,但也不能单纯地为了真实,而使自己的报道或文章显得古板生硬,毫无趣味可言,在真实的基础上,应该更注重新闻中的通俗化风格。通俗化就充分体现出了新闻群众观思想。新闻工作者要加强马列主义理论修养,也要深入民间,学习群众语言,练就扎实的写作功底。

马克思说过:“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萎靡不振。”媒体前辈谢觉哉同样认为“党员永远不能脱离群众,党员对群众应有责任——宣传共产主义,教育群众”。媒体所报道的内容要依靠群众,通俗易懂,符合人民群众的口味,这就构成了新闻群众观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同时也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人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个人既离不开社会,是群众的一部分,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又有别于群众和他人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揭示了人民群众与个人的历史作用的基础上,还进一步阐明了正确的理解与处理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间的关系问题。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活动的同时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历史条件是指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中所遇到的一切现有社会要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经济条件、精神条件和政治条件。因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力会受到有限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但是历史活动却在这种矛盾运动中不断地向前发展。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事业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提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基本观点,同时还总结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毛泽东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一科学完整的表述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根据。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制定的一系列的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把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作为首要的、根本的任务,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真正得到了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进而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他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和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结合起来,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实践经验,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决定和检验各项改革措施得失成败的最终标准。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毛泽东提出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展。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时期新情况下,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就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江泽民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集体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的发展实际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就是要求我们党,尤其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走群众路线,倡导群众观点,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猜你喜欢

运用方法
现代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积极心理学,构建积极的音乐课堂
小图标,大用途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研究
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浅析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
对话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
学案导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