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我国预科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2016-10-18冯建新郭彦青
冯建新+郭彦青
"摘 要:文章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对预科教学的限制以及预科学生层次复杂、学习兴趣匮乏等问题,阐述了将翻转课堂引入到我国预科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通过与传统课堂对比,介绍了翻转课堂在提高学习自由度、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需求等方面的优势特点。最后对我国预科教育院校的教师、学生、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等逐一分析研究后,概述了将翻转课堂运用于我国预科教育的可行性。
关键词:翻转课堂;预科教育;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8-0044-03
民族预科教育作为一种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形式,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等专业人才,发展少数民族教育而采取的一项特殊措施,也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是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处和阶梯。[1]
我国预科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1)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者。(2)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者。(3)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建设者。(4)民族团结进步的执行者。
如何实现以上培养目标已经成为我国预科教育的一个关键课题。然而,在我国的大多数预科教育院校中,传统的预科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不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翻转课堂备受关注,并且在许多教学中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对于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我国预科教育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概念是本世纪初从国外引进的,又称“反转课堂”或“颠倒教室”,是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进行重新建构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2]翻转课堂实施过程的实质就是将传统教学模式的“先教后学”反转成“先学后教”,将知识传递的实施过程从课堂上转移至课堂下,知识内化的过程从课下转移至课堂之上,实现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于学习过程的完整翻转。[3]
笔者在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设计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图,如图1。
二、“翻转课堂”在我国预科教育中运用的现实意义
1.基于研究现状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预科教育的现实意义
笔者曾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在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文献不少,其中大多数集中于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上,涉及高校教学的研究并不多,特别是有关高校预科教育教学研究及实证研究还相对较少。所以笔者认为,将“翻转课堂”引入到高等院校的预科教育中是很有必要的。
2.基于预科教育教学现状看“翻转课堂”引入预科教育的现实意义
我国预科教育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根据查阅相关资料,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仍存在以下问题:招生情况偏离国家政策初衷;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材建设、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等等。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预科教师教学改革的难题。
“翻转课堂”的出现,为预科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先教后学”的核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及电脑、手机等信息化设备,将知识学习和传授提到上课前,而把知识的理解、消化及应用放在课堂上。[4]
从预科学生的角度举个具体例子:少数民族学生虽然学过很多年的基础课程,但由于师资匮乏,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原因导致这些学生基础课打的底子并不牢固,学习感到比较吃力,同时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早已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所以,我国预科教育的授课对象存在着层次复杂、水平较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不积极等情况。如果我们在预科教育中引入“翻转课堂”模式,用网上互动的方式进行交流学习,寓教于乐,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三、“翻转课堂”在我国预科教育运用的优势性分析
1.预科教育现有的教学模式
我国预科教育院校实践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利用多媒体集中授课式和实验操作式。
(1)多媒体集中授课式
该模式是指任课教师将自己要讲的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一般指PPT),通过教学多媒体(电脑及投影仪)的辅助进行教学,预科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达到知识掌握的一种教学模式。
利用多媒体集中授课式的优点在于使教学内容及其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同时寓各种知识、技能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锻炼预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激发预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同时,利用多媒体集中授课也有很多缺点:其一,老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时页面的跳转很快,就跟演电影一样,重要的知识点没有特别突出,有时候学生在下面做笔记的同时老师在播放课件,导致有些知识点没有看到,造成知识学习的不完整。严重者会造成对该门课程失去信心,所以老师的课件一定要注意到这些细节。其二,由于上课时间有限,教师播放课件也卡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学生看课件的时候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所以预科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将知识内化。翻转课堂中观看视频的过程可以进行多次,就不会存在学生跟不上、看不清楚等问题。
(2)实验操作式
该模式是指在任课教师及实验室管理员的指导下,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借助实验仪器,在一定的控制条件基础上进行操作,观看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而验证知识或者获得新知识,并提高预科学生实验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
实验操作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使学生了解事物的具体运动过程,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有助于理解和巩固知识,有效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5]等。
实验操作式的缺点主要有两方面:其一,由于同时做实验的一般都是以班为单位,由于学生多且时间有限,教师难以保证对每位学生的问题进行处理。其二,实验室的设备不可能随时让学生使用,这就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而且申请做实验的过程比较繁琐,所以好多学生不管学会没学会,都几乎不会花太多时间在实验上。
摘 要:近年来,非正式学习越来越受到教育学者的重视,而其中的一种——碎片化学习,也越来越被关注与研究,作者在介绍了碎片化学习的内涵与特征后,结合时下最火的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分析了它对碎片化学习的支持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定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碎片化学习;微信公众平台;非正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8-0027-03
一、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新技术的支撑,出现了一种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它迎合人们的碎片化时间,满足人们的随时交互以及个性化需求,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对人们的阅读方式、学习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类开始逐步进入碎片化学习时代。
微信公众平台是在微信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功能板块,它借助微信这个平台,利用自己的优势,成为目前很受欢迎的功能模块。同时,调查表明,每天都会有高达90%的人会对其内容进行阅读。同时,由于低成本的资源开发、高速率的信息传播、广泛的受众影响面、多样化的内容等特点,使其成为碎片化学习的有益形式,实现了随时随地的碎片化学习。
二、碎片化学习
1.基本内涵
与碎片化学习相关的有很多术语:碎片化时间、碎片化阅读、碎片化时代、碎片化思维、碎片化内容等等。但是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碎片化”,“碎片化”原意为将完整的东西破成许多碎块。基于此,笔者认为,碎片化学习可以体现在:
(1)学习内容的碎片化。碎片化的学习内容是相对于系统的知识,它是大数据时代下零散的、碎片化的学习内容。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习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书本上的知识,学习内容以碎片化的形式,分布在各个地方,虽然它很难做到全面、完整,但是其借助快捷、及时的移动学习工具,使得学习者不断获得新的知识。
(2)学习时间的碎片化。碎片化的学习时间是指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之外,零散、不宜深度思考的时间。这些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却能让学习者做完一道题、浏览完一个新闻、看完一个单词等等。此外,这种处理碎片化时间的学习已经成为很多人在等公交、坐地铁、餐桌旁的学习方式。碎片化的学习时间个性化、零散化、差异化,不具备固定的时间段等等特征,是进行碎片化学习的基础。
(3)学习空间的碎片化。碎片化的学习空间是指学习空间不受时空的约束,不仅仅是传统的教室,也可以是虚拟学习社区等等。它是一种零散于任何时空的碎片化学习和非正式的学习,对于学习者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有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碎片化学习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碎片化的空间对碎片化的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
2.特点
(1)灵活性:碎片化学习无论是将学习内容碎片化,还是学习时间碎片化,对于学习者而言,都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学习过程是可控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地进行学习,使其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可以很好地弥补正式学习的缺陷。
(2)个性化:碎片化学习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正式学习而言,它是一种个性化的非正式学习,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针对性的、有选择的、个性化的进行学习。
(3)高效率:在分割学习内容之后,由于单个碎片内容的学习时间较短,在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上,可以保障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其很快接受这些知识。因此在学习效率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微信公众平台对碎片化学习的支持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推出的针对各类团体和个人的信息推送平台,分为:公众号和订阅号。微信公众平台具有群发推送、自动回复、分享收藏等功能,可以实现资源内容的精准推送、关键词回复和知识收藏分享,学习者无需下载便能在微信公众平台中浏览并保存学习资源。
1.微信公众平台广泛的影响力是碎片化学习的基础
微信作为一个实时通讯软件,其用户量非常大。在2016年微信公布的业绩报告中显示,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其中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55.2%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同时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超过800万个。由此可见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很大的用户基础和影响力,这就为学习者碎片化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2.微信公众平台便捷的传播是碎片化学习的载体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便捷、快速的信息传播功能。一方面,只要是有网络的地方,学习者就可以对平台内容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另一方面,学习者可以通过收藏和分享的功能,将学习内容进行传播,以其达到与共同爱好者的交流互动。
3.微信公众平台个性化的推送是碎片化学习的关键
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添加相应的公众号,公众号则在后台对用户进行分组,对用户进行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信息推送。这种个性化的推送也正是碎片化学习的特点。
4.微信公众平台多样化的内容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资源
微信是集图片、文字、动画、语言等为一体的传播的。管理者可以将内容通过精心的设置,将内容多样化的呈现给用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兴趣,而且可以便于学习者进行学习。
四、微信公众平台下碎片化学习存在的问题
1.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资源不易形成系统的知识
碎片化的学习资源往往具有以下特征:它们往往是一些事实的集合而非逻辑的;它们往往大量简化了推演过程;它们往往将多路径简化为单一路径;它们往往不够严谨、全面。简而言之,碎片化的学习资源为了达到易于习得的目的,通常会显著降低认知成本,最明显的方式就是: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它们往往只说明事物表面的东西,导致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如果我们长期地接受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而不加思考,只会使我们仅仅沉浸在获得了某一新知识的喜悦中,思维变得很狭隘,因此其不易形成系统的全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