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觅白鹿镇

2016-10-18陈杰

看历史 2016年9期
关键词:鹿场白鹿法式

陈杰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青年骑马上山狩猎, 忽然发现一只美丽的白鹿在河边饮水。于是,他静静地靠近白鹿,伺机捕捉。机警的白鹿似乎嗅到了猎人的气息,转身向山上跑去。白鹿的速度实在太快了,眼看白鹿就要消失在绿色的山林中,青年猎人马上搭弓射箭,箭落之处一声巨响,白鹿化作一团白烟消失了。青年猎人便骑马在山中寻找白鹿的踪迹,忽然发现一个白胡子老人正端坐在河边的青石上看书,他便下马施礼,问道:“老人家可曾看到一只白鹿?” 老人捻须髯,大笑道:“看到了,那正是我的看山之宝。”青年急忙施礼道歉。老人将青年搀起, 并引进屋内,共进午餐。席间,二人相谈甚欢。告别老人后,青年准备骑马下山,却见树下坐骑早已成了一堆枯骨。当他回到家时,家人都已不认识他了,他的儿子早已白发苍苍,孙子也已成人, 只是自己却还似当初的模样。

后来,人们便将当地命名为“白鹿”,老人所在的山叫“白鹿山”,河叫“白鹿河”,河边的街道就叫做“白鹿场”。

传说所描绘的地方现在依然叫做“白鹿”, 如同白鹿静卧深山,白鹿镇安静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北部的山区,距离彭州市38 公里。但是, 2008 年的那场地震打破了白鹿的宁静,在地震之后,那栋坚强的“最牛教学楼”将世人的目光吸引到了这个神奇的地方,当人们慢慢靠近她时, 却发现她竟然是那么的风情万种。

鹃啼蜀韵,诗唱欧风

穿行在乡村公路上,两旁的普通民居不时闪过, 在陷入单调之际,一股别样的风情扑面而来,将人从昏睡的梦中唤醒,却又仿佛陷入了另一个梦境。

悬于天际的十字架宣告这里便是白鹿镇了, 而十字架所处的位置正是天主堂,庄严而又慈祥的守护在白鹿风情小镇的入口,而天主堂不仅守护着小镇,还在祝福着每一对新人,天主堂的另一个名称便是百年婚庆庄园,有许多的新人来此举行神圣的婚礼。

天主堂的旁边是一座充满法国贵族气息的建筑,庄严地耸立在山坡上。拾级而上,一股浓郁的咖啡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这便是玫瑰庄园了,站在庄园门前,可以俯瞰整个中法风情小镇, 小镇上各式法国风情建筑鳞次栉比,充满着神奇的力量吸引着来此参观的人们。离开玫瑰庄园, 才算真正进入白鹿中法风情小镇。

“白鹿”二字赫然出现在眼前的铁制拱门上。怀着好奇之心,踏进了拱门内的世界。小镇上游客不多,漫步于街道之中,犹如置身于法国小镇一般,只是街旁小店售卖的商品在随时提醒着你, 这里是古老的中国。牌坊、街道路灯、路牌、商铺招牌等也都带有欧式风格。路面以鹅卵石和青石板相间铺设。依山沿街建设具有法式风情的特色商铺,有法式情侣商品专卖店、法式礼仪训练营、香水和时装体验馆、露天咖啡吧、陶艺体验苑等。在法式风情街区建设了法式城堡酒店,依照欧式古堡建筑风格,成了地标建筑。

有一个细节表露着设计和建造者的用心:在每一家商铺招牌的两端均绘有两个神秘的白色符号,店家介绍,这个符号是那著名的领报修院正门照壁的形状。终于找到了这浪漫小镇的精神根源,这股精神脉络的象征在小镇上随处可见,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幅放大的老照片。其一是1908 年即将竣工的白鹿上书院,两个身着白色长衫的年轻人站在照片右侧的山坡上,目光淡然地看着镜头,像在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远处是上书院的全景,氤氲的雾气映衬着即将落成的上书院; 其二是1920 年白鹿上书院全体师生在上书院宏伟的白色照壁前的合影,这张合影同现在大学毕业合影无异,只是他们的神情更为严肃。而未来就在他们的凝视下,建设起来了。

在法式风情街的尽头是赛赫布朗城堡和历史悠久的银杏广场。赛赫布朗在法语中是“白鹿” 的意思,赛赫布朗城堡仿照法国著名旅游景区卢瓦尔河谷的标志性建筑——古城堡而建,建筑风格极具文艺复兴时期的奢华优雅风格,显得神秘而浪漫。银杏广场因四株上千年的银杏树而得名。银杏树为雌雄异株,当地人戏称为“夫妻树”, 是白鹿镇的“镇镇之宝”,每年夏秋时节树上枝繁叶茂、林荫蔽日、硕果累累,而初冬来临时金黄色的树叶迎风招展,飘落在这童话般的世界里, 见证着白鹿镇的岁月变迁。

从法式风情的小镇跨过一道拱门,好似跨过了多少时空,豁然来到了一个古香古色的川西古镇。这里便是白鹿镇老街河坝场——白鹿场,依河而建,形似一只巨船,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成都市的十大古镇之一。老街中有一清泉涌流而出,形成一条水渠穿街而过。在古镇四周有栅子门,门上贴有“白鹿场”三字,现在古镇北门及附属建筑尚存,两道栅门上的对联写有“阁街买卖三千种,沿河耕读百万家”及“出入军学界, 去来中外商”,反映了当时白鹿镇的热闹与繁荣。沿古街继续前行,便可看到一处依白鹿河而建的宏伟建筑,威严如法国巴黎圣母院一般。这就是著名的白鹿上书院,又称领报修院,坐落在九峰环抱的学堂山半山腰上,四周九座山呈弧形排列, 老百姓戏称“九龙归位”。站在这座震后修复的领报修院中,细心聆听似乎依然能听到那深沉、悠扬的唱诗班的音乐。关于白鹿镇的人文与美景, 著名诗人流沙河曾题诗道:“白鹿渺渺随仙,惟古镇鹃啼依稀蜀韵;丹花盈盈语客,有教堂诗唱仿佛欧风。”聊聊数语,说尽了白鹿的古老历史。

领报修院的前世今生

白鹿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因其所处地理位置西南有藏传佛教,西北有伊斯兰教,本身为道教发源地之一,天主教在这里设立领报修院,成为多种宗教融合之地。

传说,蜀国的创建者蚕丛氏从青海高原向四川盆地迁徙时,在到达成都平原之前,曾在白鹿镇的白鹿山上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周慎王五年秋,秦伐蜀,蜀王败绩,在秦军攻击下,战败退守白鹿山,建都邑。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传说乘牛过白鹿山。东汉时期, 张道陵在白鹿塘坝子鸿都观创建了道教二十四治中的“漓沅治”,是为第四治。由此,漓沅山上后代修道者不绝。到了明代洪武十一年,开国皇帝朱元璋封十一子朱椿为蜀王,后经多次战乱, 朱氏后人从广汉迁到白鹿场谋生,至今仍有石碑记载,著名的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就是白鹿朱氏的后人。清代乾隆十九年,即公元1754 年,在白鹿河东岸兴建了白鹿场,以沿河离滩营建街道, 俗称河坝场,即为白鹿古街。到了清代咸丰初年, 朱元璋后裔朱应淳从广汉迁到白鹿,宣传天主教,在当地朱、倪、徐、何四姓家族中发展教徒。到了咸丰六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洪广化来到四川,把四川分为成都与重庆两大教区,彭州属于成都教区。根据《白鹿乡志》和《彭县志》记载, 1860 年,成都天主教洪广化主教来到白鹿,结识了朱元璋的后裔、信奉天主教的朱应淳,两人商量把白鹿作为传教的基地。

1865 年,洪广化买下了朱家院子和地产建立白鹿天主堂和备修院。1883 年,由于备修院修生数量的增加,决定在白鹿重修备修院,1885 年建成后定名为“无玷小修院”,俗称“下书院”, 用于幼童的启蒙教育和小学阶段教育。1895 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成都教案,成都教堂被毁,传教士被驱赶,地方官员被革职,成都教区不得不选择地处偏僻却有传教基础的白鹿作为新的传教基地。同年,在白鹿镇以北的回水村地界,开始动工修建“中修院”,用于中学教育,1908 年修建完成,历时十三年,开始定名为“圣母领报修院”, 简称“领报修院”,俗称“上书院”。

1912 年,为方便上书院和下书院往来,在白鹿场口至河对面下书院修成了一座“中法桥”。1908 年到1931 年白鹿领报修院为中修院,学制5 年,常有学生60 人左右。1932 年,中修院与成都总修院对调,上书院改为神哲学院。从此, 白鹿镇的天主教堂成为培养全川神职人员的重要场所。1932 年到1948 年领报修院为神哲学院, 系全省八大教区合办,为四川及西南地区培养高层神职人员,学制6 年,常有学生四五十人。从成都来的天主教传教士,来此传教布道,四川境内的传教士都是在这里修习完毕的。最盛时,这里云集了全四川上百名高级神职学者。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彭州天主教势力日盛。教会为民众施舍医药,提供田地租种,成立孤老院和免费学校, 主持婚丧嫁娶。此举在当时历史环境下,吸引力巨大。随着时代的变迁,领报修院进入了一段隐修时期,到了2006 年5 月,经国务院批准领报修院成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2008 年,国务院文物局聘请设计师在原址按照原貌对领报修院进行了重建,重建的内容包括正堂、南北耳房和西楼。重修后的领报修院具有罗马式与哥特式混合建筑风格,呈现浓郁的欧式建筑风情。

风情万种

白鹿中法风情小镇正是借助于白鹿这一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而诞生的。白鹿中法风情小镇主体于2012 年竣工,2013 年向游客开放,2014 年成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

现在的白鹿镇处处是欧式洋房,走在街上放佛置身于异国小镇。钟楼广场、圣母教堂、城堡酒店、薰衣草坪……每一处法式风格的细节无一不以领报修院独特的文化底蕴为根基。白鹿镇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风情万种地在新的舞台上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夜晚悄悄地降临,小镇上的人渐渐稀少了, 虽然小镇有不少的宾馆接待游客,依然住处难寻, 原来有那么多的游客在这里长期居住,似乎这也算是一种短暂的隐修吧。

猜你喜欢

鹿场白鹿法式
网红打卡晒鹿场
Winter is Fun
白鹿的精神——再论《白鹿原》的人物形象
白鹿态度
影片《白日焰火》的法式表达
法式高腰伞裙,“遮肉与优雅”两得
法式新格调
法式轻奢优雅
鹿场“两病”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