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上海一家外企的影像志
2016-10-18谭金土
看历史 2016年8期
谭金土
我们现在常见的铝制品,在19世纪中期还是帝王贵族们享用的器物。1855年,在巴黎博览会上铝制品竟与王冠上的宝石一起展出,并贴上“来自黏土的白银”的标签。到19世纪末,法国人和美国人发明了将氧化铝溶解在冰晶石中电解的方法,才使铝制品回归它真正的工业价值和相应的商品价格。源于资本扩张的需要,外国铝业资本家在中国办起的第一家铝业工厂,就是上海公共租界里的华铝钢精厂。华铝钢精厂的旧址,为现在的上海杨浦区宁国路街道渭南路615号。
华铝钢精厂当年所需的铝锭和生产设备,全部由国外进口。它拥有熔炼、铸造、热轧、冷轧、精整、铝箔轧制等全套生产工艺,产品从日用铝制品到各种工业铝材、铝箔。新中国成立后,华铝钢精厂由中国政府有偿收归国有,更名为“地方国营上海铝制品厂”,后改称“上海铝材厂”,成为国内最大的铝制品加工企业,2005年又全面改制,并迁入浦东新址。2011年,华铝钢精厂的旧址被上海市列入文物保护。
这些记载工厂当年生产、工人生活场景的老照片,作为一种可以看得见的历史,让我们有了回望的可能。如果说工业遗产中的工厂遗址只是一副皮壳,而这些当年的历史影像文档和工人们的口述笔录的文字,才可称得上是工业遗产中活的灵魂。
(摘编自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第106辑,图亦由出版社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