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意和老团队

2016-10-18罗东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6年10期
关键词:威马造车沃尔沃

罗东

9月下旬, 新能源汽车企业及出行方案提供商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在上海露面,首次公开了自己的造车计划,宣布会在2017年推出威马出行服务,2018年开始推出“主流智能汽车”。沈晖对“主流”的定义是,消费者没有补贴和牌照支持下,仍然愿意购买威马的产品,使用威马的服务。

号称要颠覆行业,革燃油车命的市场后入者很多。所以市场上“突然”冒出来一个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不奇怪。有趣的是,沈晖的身份。

沈晖长期在中国、美国、欧洲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并在39岁加入吉利,带领团队完成针对沃尔沃的收购,并主导沃尔沃在中国市场落地。作为传统汽车行业的“老人”,而这次,他做的新能源汽车和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却是不折不扣的新生意。

通常来说,做新生意,尤其是那些和传统行业毫无羁绊的创业者或企业家喜欢把“传统”当一个靶子,言必谈对传统行业的重构或颠覆。比如乐视的汽车计划,喜欢大谈特谈互联网、智能化、电动化,并且定义为自己是生态汽车,乐视董事长贾跃亭有一句名言:用未来定义现在。

而沈晖在公开演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过去几年,大家讲了很多很炫的东西,把未来二十年和未来三年的东西混在一起说。但我们不会和某些友商一样,‘拿自己的情怀,用别人的生命做实验。我们更关心未来两三年,汽车会变成什么样子。”他强调,L4(无人驾驶)不会在短期内普及,短期内能实现的只是智能辅助驾驶。

可能是传统汽车出身的缘故,沈晖在言谈里表现出了介于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新兴势力之间,可能属于他这类高管特有,同时混杂了保守和变革的意识。

相比互联网流行的轻资产模式,沈晖坚持威马一定要工厂,他强调,很多人把造车想简单了,要敬畏这个行业,在前人基础上做一些工作。“我们比讲情怀的企业实际一点,比传统企业思路开放一点,但绝对不是要去颠覆谁。”

鉴于对传统汽车业和制造规律足够的尊重,沈晖庆幸自己在吉利和沃尔沃的工作经历,如今的“我们质量品牌向沃尔沃学习,成本控制向吉利学习”。而在创新方面,他期待未来的威马汽车能真正做到前端专注让消费者参与产品定义;后端自建具有智能制造工业4.0水平的生产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系统。

沈晖这种“中间派”代表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高管开始进入新兴产业,比如过从建行进入蚂蚁金服的黄浩、从传统电视台跳向乐视网的李黎,一方面,他们告别已经没有活力的老行业,但另一方面,当互联网向传统行业渗透时,他们的资历正好又能贡献价值。

不论P2P网贷暴露的风险,还是外卖平台爆发出的餐馆经营问题,互联网向各个行业渗透,催生出新产品、新模式的同时,纯粹的互联网思路很难解决他们在物理现实遭遇的问题。这时,传统行业人员的风险控制、集中管控等理能力,以及相对谨慎的思维方式,开始显现出其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沈晖或许未必能成为中国版钢铁侠,但这样一批人能给商业带来的进步和价值回归,值得关注。

猜你喜欢

威马造车沃尔沃
威马冲刺
天生骄傲的大疆为何“造车”?
沃尔沃C40
威马M7
威马汽车:将推出520公里续航版本威马EX5
威马汽车9月底大规模交付
V90 Cross Country4月上市
这些车你会买吗
哗;英雄
互联网造车热炒之下的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