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Wh-型分裂句的认知理解

2016-10-18乔恒宇

关键词:句法结构意向性焦点

雷 卿, 乔恒宇

(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Wh-型分裂句的认知理解

雷卿, 乔恒宇

(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北 宜昌443002)

Wh-型分裂句是一种焦点凸显的句式,利用其分裂结构使得原句子中的某一语法成分被强调、凸显。在语义上,被强调的部分具有预设性,可以是抽象也可以是具象的。语言的表达不是平面化、均等的,而是立体的、有选择的。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选择那些对于自身表述有意义的事物,在表述中凸显其地位。因此,图形-背景理论对Wh-型分裂句的理解有着强大的解释力。

分裂句;图形-背景;认知分析

一、引言

Wh-型分裂句(Wh-cleft sentence)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焦点凸显的句式,其句法结构“Wh-+S’+Link-verb+Xmax”将句子中的某一部分同句子的其他部分隔离开来,从而使这一部分处于凸显的地位。例如:

(1)a. Where she wants to visit is Beijing.

b. What Lily lacks is money.

c. Whom he prefers to go with is his brother.

在例(1)中,句子(s’)“She wants to visit Beijing.”、“She lacks money.”和“He prefers to go with his brother.”被Wh-型分裂句的句法结构分裂为例(1a)、(1b)和(1c)这三个句子,使得“Beijing”、“money”和“his brother”这三个成分分别在(1a)、(1b)和(1c)中得以凸显。在一般陈述句中(narrative sentences),主语是句子的语义中心,如例(1)的三个原型句的焦点分别是其主语“She”、“Lily”和“He”。但是通过Wh-型分裂句特有的句法结构,将原来处于句子其他不显著位置,如宾语、表语、状语等。由于语言是人们心智与客观事物互动的结果,因而人们通过语言去表征事例事件时“只能对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凸显,选择那些对于自身表述有意义的事物,在表述中凸显其地位。”[1]16由此认为,Wh-型分裂句的生成与理解是基于人类认知机制中的选择与凸显。对Wh-型分裂句的研究始于对It型分裂句的关注,国内外的学者如Quirk[2]、Prince[3]、Rochemont[4]、Delin[5]、徐盛桓[6]、曾利沙[7]和张全聪[8]等都对这一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由此可见,对Wh-型分裂句的研究相对较少。有鉴于此,本文拟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在图形-背景理论的视角下对Wh-型分裂句的理解进行研究。

二、Wh-型分裂句的初步观察

1.Wh-型分裂句的句法结构

对于Wh-型分裂句句法结构的研究,离不开Jepersen[9]对It型分裂句外加结构,即“It+be+that”的观察,例如我们可将原句“ Mike will go to Beijing”嵌套、分裂为:

(2)a. It is Mike that will go to Beijing.

b. It is Beijing that Mike will go to.

观察例(2)可以发现,It型分裂句是一种嵌套的句法结构,原句被嵌套在“It+be…+that…”的结构之中,分裂为(2a)和(2b)这两种不同的表达,分别强调原句中的主语(subject)和宾语(object)。因此,It型分裂句的树形结构图示如下。由图1可知,It型分裂句存在着5层结构,而传统上描述It型分裂句的结构公式“It+be…+that…”是对It型分裂句第三层句法结构的描述,而并没有涉及到其It型分裂句的分裂结构也就是其句法的本质特征。Rochemont[4]认为在It型分裂句中存在着一种分裂焦点(cleft focus),并将It型的分裂句表层结构表述为:It [vpbe XmaxS’]。这表明,在It型分裂句中存在一个Xmax的句法部分,这一部分是It型分裂句中被分离、凸显和强调的部分。

图1

同It型分裂句一样,Wh-型分裂句也是通过一种固定的句法结构将句子中的某一成分从原先位置调整到某一固定位置从而使其被凸显和强调。Wh-型分裂句的基本句法结构为:“Wh-”从句+is+被强调部分[10]17。例如:

(3) a. What he wants to get is a new coat.

b.Where the hospital located is a park.

c. When he will go to Beijing is tomorrow.

d. Whom Jack will meet is his uncle.

e. Which Lily will choose is the rose.

观察例(3a)-(3e)发现,Wh-成分作为强调敏感算子是一种算子变量,包含whatwherewhenwhomwhich等多种变型。这些算子是由疑问词语法化而来的感叹词再次语法变化而来,其作用为标记句型;S’是被Wh-后引导的一个小句,其中包含一个VP结构,表示主体的状态性质等;系动词在语法上充当谓语动词,实质上成为语法上指示句子强调部分Xmax的标记(mark);X’是强调部分的核心,即为焦点。因此,这一结构可以被表述为:“Wh-+S’+Link-verb+Xmax”,其句法树形结构图示如下:

图2

观察发现,从Wh-型分裂句和It型分裂句类似,同样具有5个嵌套层次。第一层次显现的是个Wh-型的复合句层次;第二层是由Wh-和其引导的小句S’组成,S’也是Wh-型分裂句进行句法变化前的句子主体;第三层是由陈述句原句中主语及一个VP结构组成;第四层中,VP结构可以被解构为一个系动词Vbe和Wh-型分裂句的分裂结构Xmax,Vbe同时也是对语句进行割裂的句法成分和分裂结构的指示词(indicate);在第五层中,分裂结构Xmax是由分裂焦点F和其余部分X’构成。

通过图(1)和图(2)进行对比发现,在Wh-型分裂句中也存在着类似于Rochemont[4]所提出的It型分裂句的表层结构,这一结构公式为:Wh-[S’VbeXmax]。由此可知,Wh-型分裂句同It型分裂句一样,通过一种句法结构将原来陈述句中的某一部分分离并凸显出来形成Xmax这一分裂部分,不同之处在于Wh-型分裂句中S’小句的位置被放置在Vbe之前。

2.Wh-型分裂句的语义特征

语义特征是指隐藏在句法结构后面由各个部分词语的语义范畴形成的特征[11]。因此,Wh-型分裂句的语义特征与其句法结构及各个组成部分的语义关联密切相关。

首先,Wh-型分裂句中,其强调核(即Rochemont所谓的分裂焦点)的语义蕴含于强调中心之中。这就是说,在Wh-型分裂句中,强调中心Xmax在某些情况下等同于强调核;而在另一些情况下会出现强调核包含于被强调部分,是被强调部分语义的组成部分。例如:

(4)What Mary gets is a cheap blue dress.

在语言使用中,例(4)既可以回答A:“What does Mary get?”,也可以回答B:“What’s the color of the dress Mary gets?”。当例(4)作为回答A问句的答语时,其强调中心“a cheap blue dress”与强调核重合,即F=Xmax;但是当例(4)作为对B的答语时,其强调核“blue”被包含于该句的强调中心“a cheap blue dress”之中,作为其语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即F∈Xmax。

其次,Wh-型分裂句的语义具有预设性。“预设又称前提、先设和前设,指说话人为保证句子合适性而必须满足的前提。”[12]50Wh-型分裂句的语用功能是强调事物的某一方面,使之被凸显出来。而事物被凸显的部分一般是事物的状态、性质、属性和评价等方面。涉及这些方面的成分都是预设的。这是因为,在实际语用中,只有相关事物的被强调的方面客观存在并且与事物产生客观联系,才能被强调;而与某一事物不相关的性质、状态、评价是无法被强调的。这也就是说,被强调的前提是该事物的被强调的状态、性质、属性和评价是客观存在的。例如,在例(4)中,我们可以强调Mary得到的是“a cheap blue dress”,这是因为Mary和“a cheap blue dress”之间存在着一种得到与被得到的客观联系,这一联系是客观存在。但是我们不能说“What Mary gets is blue. ”虽然从语法角度来说这一句子是成立的,但实际上“Mary”和“blue”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客观的联系。如果要使这一强调成立的话,就需要通过语境“Mary”和“blue”之间建立这样的联系,如作为“What color does Mary get?”的回答时,这一分裂句在语义层面上是成立的。

再次,Wh-型分裂句中被强调部分(也就是本文中所称的强调中心)既可以是具象的,也可是抽象的。这是因为在分裂句中,被凸显的部分一般是指事物的状态、性质、属性和评价,描述这些方面的词汇既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模糊的。例如:

(5)a. What Jack bought is a nice car.

b. What Jack bought is a yellow car.

在(5a)中,强调的是Jack买的是一辆“nice car”,但是对于什么样的“car”是“nice”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标准,因此这一被强调部分中“nice”的语义是模糊并且抽象的;而在(5b)中,强调Jack买了一辆“yellow car”,这是指的车的颜色,是具体且无任何理解上的争议的,因此其语义清晰具体。

三、图形-背景视角下Wh-型分裂句的认知理解

1.背景-图形理论的引入

丹麦心理学家Robin首次提出背景-图形理论来解释人类对于知觉与空间组织方式的认知过程。“图形和背景可以理解为一种位置关系,这种位置关系常常用来表述命题或者说位置关系的命题意义,可以理解为图形-背景关系。”[13]439心理学家认为,感知场总是由图形和背景两个部分组成,图形的结构完整并且首先引起人们注意,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的,不清晰的、抽象的。因而,人们在观察某件事物时,总是将自身的注意力指向图形而忽略背景。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的语言是现实经过人类大脑认知加工后的产物。因而,在语言中也存在着类似于现实空间结构的句法结构。完形心理学家将图形-背景理论应用在对知觉及空间组织方式的研究领域,并进而成为重要的认知语言学概念。Talmy[14]首先将图形-背景理论引入到语言学研究中,用以解释语言中的空间关系;Langacker[15]将突显观(prominence view)作为认知加工的三条指导性原则之一。语言结构中的信息的选择和安排都是由信息的凸显度所决定的。语言反映现实,正如雷卿[16]347所指出的“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统称,是客观事物通过感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因而,当人们感知某件事物,并通过认知加工用语言进行描述时,语言结构中的各个语法成分也存在着类似于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这一空间关系包括位置关系(location relationship)、时间关系(time relationship)和逻辑关系(logic relationship)。比如,人们在运用语言描述某个客观实体时,会优先凸显距离说话人最近的部分或者显得最大的部分,而在叙述某件事的时候,人们会优先凸显距离叙述时点最近的部分或逻辑上最靠近核心的部分。我们可以将这一过程描述为:说话人通过其感知器官感知某种事物,通过抽象能力将该事物的特征抽象成为若干元素,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一个集合A:{a,b,c…}。在受到语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后,人们的认知系统选择集合A中的某个元素,例如{a},并加以凸显,形成集合B,则剩余的元素形成集合C:{b,c…}。那么,集合A就是人们的感知域,集合B就是这个感知域中的图形域,而集合C就是背景域,图形域与背景域中的元素不重合,三者的关系为A=B∪C。Langacker[15]认为,在一个现实情形里,图形是一个次结构并且比其他部分更显眼。其作为一个核心实体具有特殊的凸显,其余的部分围绕核心组织起来,为它提供一个环境。因而,在人们感知某件事物的时候,不可能同时既注意到图形又注意到背景。图形蕴于背景之中,却凸显于背景。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图形首先被人们所认知,是人们注意力的集中点。而选择一事物的哪个部分被注意而构成图形则与人们的认知相关,相当程度上受到个人经验的影响,比如人们可以在人群中迅速发现自己的熟人,因而这一过程具有涉身体验性(embodiment)。

就认知语言学而言,背景-图形理论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Talmy[14]首先将背景-图形理论引入到语言学研究中,用以解释语言中存在的空间关系。他认为图形和背景的定义是:图形是一个现实或概念中可移动的实体,该实体移动的路径、位置或方向是变量,其特殊值是相对值;相对于图形,背景是一个相对静止的参照物。例如:

(6)a. Where the school bus parked is before a high school.

b. Where the high school located is behind the school bus.

在例(6)中,由“high school”和“school bus”共同构成了一组空间关系,即“车在校前,校在车后”。但随着人们注意指向不同,这一情中的图形和背景发生转化,因而在语言上呈现出一种空间关系上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可见,图形和背景是某一个情景中的对立统一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对立,并且随着说话人注意力指向的变化而动态地发生变化。

2.图形-背景理论对Wh-型分裂句的释解

Wh-型分裂句在句法上通过将一个简单句进行句法变化分裂成一个复合句,从而凸显原来句子中的某一部分,使之在一组相关关系中凸显成为图形。相对而言,句子其他部分就被虚化了。这一过程实质上是将句子的一个部分焦点化,同时将另一个部分背景化。Wh-型分裂句是由一个简单句进行句法变化分裂成一个复合句,从而凸显原来句子中的某一部分。分裂句可以凸显主语、宾语、状语等不同的成分,而不仅仅是SVO结构中的主语部分。也就是说,在分裂句中的图形并非只能是主语,而背景也并非只能是宾语、表语或其他成分,图形与背景随着人们注意的变化而动态地发生变化。因此,图形与背景之间转化受到对话双方的主观意向性的影响。例如:

(7)a. Mary’s younger sister sits on the bench before the white house.

b. Who sits on the bench before the white house is Mary’s younger sister.

c. Where Mary’s younger sister sits is on the bench before the white house.

在例(7)中,原句(7a)是一个典型的SVOC结构,其中主语是“Mary’s younger sister”,被视作新信息,作为图形,而宾语“on the bench”则作为已知信息构成为背景。在(7b)的分裂句中,强调的部分是主语“Mary’s younger sister”,是图形,而宾语“on the bench”则作为背景出现。区别在于,同(7a)相比,由于采用了分裂结构,这一对比更加强烈,因而其语气被加重了;在例句(7c)中,(7b)中的图形和背景发生了交换,在(7b)中作为图形的主语变成了背景,而作为背景的宾语变成了图形。这一变化说明,随着人们注意力指向的变化,图形和背景是可以动态地发生变化。

引起图形与背景转化的原因在于说话人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y)的改变。徐盛桓[17]9认为,认知上所谓的突显、显影化、焦点突显等,就是心智哲学所说的意向性选择。语言表达的基础在于意向性,而意向性的改变则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指向和态度。意向性的指向受到了说话人注意力指向的影响。“语言表征时,只能对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突显,选择那些对于自身表述有意义的事物,在表述中凸显其地位”[1]12。由于说话人的注意力指向从“Mary’s younger sister”转向“on the bench before the house”,从而引起意向性的改变,进而使得语言表达产生了例(7b)和例(7c)的不同。同样,由于说话人意向态度的改变,从简单陈述事实加深为强调语气,而产生了(7a)和(7b)的不同表达。除此之外,意向性改变还影响着说话人对于句式的选择。例如,在例(7)中,如果说话人仅仅是意向性指向从(7a)中“Mary’s younger sister”转向“on the bench before the house”,可以采用改变语序,如“Before the house sits on Mary’s younger sister”,而不必采用(7c)中的Wh-型分裂句式。

Wh-型分裂句的认知对语境及听话人的个人经验依赖较小。常规语序句的认知过程中图形和背景的认知需要听话人依靠语境(context)并调用其经验,受主观和经验的影响。在句法层面上,“焦点信息通常置于句首,因为它携带着最重要或者说最凸显的信息。”[13]440因此,在无标记的常规语序SVO结构和SVbeA结构中,主语作为新信息(new information),而宾语或表语作为已知信息(given information)。换言之,主语被视作句子的非预设部分被凸显强调,因而是图形;宾语或表语作为句子的预设部分相对主语作为对比、参照,因而是背景。谓语定义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无标记常规语序句焦点的认知需要依托具体语境而言,例如,通过对(7a)与(7b)和(7c)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无标记的常规语序SVO结构中,句首具有“聚焦”的语用功能,因此听话人一般将注意力集中在“Mary’s younger sister”上,但是如果听话人向说话人询问的是“Where does Mary’s younger sister sit?”,则听话人对作为回答的例(7a)中注意力集中指向有可能在“on the benech before the house”上,从而使之凸显成为图形。相比较而言,分裂句通过其分裂焦点结构将焦点明确析出,进一步区别图形和背景,使之对比更加鲜明。原SVO结构中的主语、宾语或其他成分通过句法变化移动到上文所述的分裂句的分裂词组Xmax所处的分裂句述位,而S’则处于分裂句主位与之形成对比成为背景。“语言表达式意义的凸显过程,是一个概念内容选择的过程、一个焦点凸显的过程。而在‘语言-认知-现实’这一过程中,听话人是通过语言结构入手,在经验观、注意观和凸显观的作用下,理解表达式的意义,并对现实进行重构。”[18]57通过分裂焦点结构将焦点明确地指示出来,其呈现的语义基础在于说话人的主观选择,而语用意义即被听话人所理解的意义则与分裂结构有关。因而在听话人通过语言结构经认知系统逆向重构现实的过程中,图形与背景的区分对于听话人个人经验以及语用环境的依赖度较低。

综上所述,在图形-背景理论下,我们可以看到Wh-型分裂句的焦点作为句子中的图形与其他句子成分形成了比无标记常规语句更明显的对比,因而分裂句焦点的认知对听话人个人经验和语境的依赖程度较低。分裂句中的图形和背景可以相互转化,产生转化的原因在于说话人意向指向和意向态度的改变。“意向性是人类心智的重要特征,是‘表象’指向外在‘对象’的现象,是心智哲学的重要变量”[16]349,由此可知,在研究Wh-型分裂句中的图形与背景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意向性是一个不可忽视对的重要因素。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焦点理论以及英语分裂句焦点结构和语义特征的观察,分析英语分裂句的焦点结构的句法特征,在图形-背景理论的视角下对英语分裂句的焦点结构的认知机制及特点进行了探讨。分裂句是一种典型的焦点凸显句式。句中的各个语法成分也存在着类似于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因而背景-图形理论对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1]刘鹏.从心智哲学看汉英感叹句的异同——以“多(么)”式和how-与what-式感叹句为例[J].外语教学,2012(1):16-22.

[2]Quirk R, Greenbaum S, Leech G N,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2:935-970.

[3]Prince E. A Comparison of Wh Clefts and it Clefts in Discourse[J]. Language, 1978(54):883-906.

[4]Rochemont M. Focus in Generative Grammar[M]. Amsterdam:John Benjamains. 1986:41-52.

[5]Delin J. Why Cleft: The Functions of Cleft Constructions in Discourse[C]//Frens. J.H. Dols ed. Pragmatic Grammar Components. Tilburg :Tiburg University Press,1992:69-92.

[6]徐盛桓.论割裂句[J].山东外语教学,1987(3):1-9.

[7]曾利沙.关于英语分裂句的几个问题[J].外语学刊,1989(3):44-50.

[8]张全聪.英语分裂结构的比较研究[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1(5).41-49.

[9]Jepersen O. A Modern English Grammar on Historical Principles[M]. Copehagen:Munksgaad, 1949:1-16.

[10] 项志强.科技英语wh型分裂句及其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1996(4):17-19.

[11] 雷卿, 王婧.“有一种X叫Y”句式的意识涌现机制——“事件-语言用例事件”分析视角[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1):89-96.

[12] 刘萍,雷卿.意识观下的How+adj.+n.+link-v.感叹句的模态感知研究[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5(3):49-54.

[13] 文旭,刘先清.英语倒装句的图形背景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6),438-443.

[14] Talmy L. 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s[C]//Greenberg.J.H ed. Universals of Human Language Vol.4.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419-430.

[15] 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183-213.

[16] 雷卿.语言表征的感知基础-意向性视角[J].现代外语,2012(4),346-352.

[17] 徐盛桓.语言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之五[Z].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讲习班讲稿(宜昌),2011.

[18] 黄健平,李波. 非常规语序句中焦点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句法表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5):55-60.

[责任编辑:赵秀丽]

2016-05-21

雷卿,男,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H314.3

A

1672-6219(2016)05-0074-05

猜你喜欢

句法结构意向性焦点
焦点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读
《基本句法结构:无特征句法》评介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结构
焦点
(简论诗创作的意向性)
“选择中国共产党”何以成为群众集体意向性——读《井冈山的斗争》
回避冲突:名词义与句法结构义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