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中塞友谊见证

2016-10-18

国际援助 2016年4期
关键词:贝尔格莱德多瑙河塞尔维亚



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中塞友谊见证

被塞尔维亚命名为“中国桥”的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是中国土木行业向欧洲递交的“第一张名片”和“样板工程”,见证了中塞传统友谊。婀娜的身姿飞跨滚滚多瑙河,这条浑厚悠久的历史长河唱响着中塞友谊之歌。据悉,这是中国基建企业在欧洲承建的第一座大桥,大桥总投资约为1.7亿欧元,桥身长1500米,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国路桥工程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承建。

上世纪60年代,前南斯拉夫电影《桥》热播,中国与南斯拉夫虽相距甚远,却是心灵相通,这部电影在中国也是风靡一时。50余年后的今天,一座狭长优美的“中国桥”在前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崛起,成为一道横跨多瑙河的傲人风景。这座桥便是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

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是中国企业在欧洲承建的第一个大桥项目,也是塞尔维亚在多瑙河上近70年来首座新建大桥。大桥带动了贝尔格莱德西北部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有效减缓了市区交通压力。大桥位于塞尔维亚首府贝尔格莱德北部的多瑙河上,连接泽蒙和博尔察两个区。桥长1482米,主跨长172米,这一跨度在同类桥梁中位列全球第9。2014年12月18日,大桥顺利通车,李克强总理出席竣工仪式。大桥由中国交建旗下中国路桥总包、公规院设计、二航局承建,强强联手、共同打造。

光荣名片任重道远

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是中国企业首次进入欧洲施工的大型交通设施项目,承担着中国基建企业进军欧洲的“桥头堡”重任。2010年7月15日,时任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与时任塞尔维亚总统塔迪奇共同为泽蒙-博尔察跨多瑙河大桥奠基。2011年6月25日,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出席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时,称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为中国企业走进中东欧市场的第一张“名片” 。2012年4月26日,温家宝在波兰华沙第二届论坛上,再一次明确提出要确保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圆满竣工,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树立样板。

这座肩负“沟通中塞人民友谊、打响中国企业名号”任务的大桥饱含中国桥梁设计人员的心血和智慧。贝尔格莱德市政府原计划建设一座斜拉桥,中方设计人员进场后,为其量身定做,提出了连续钢构桥梁的设计新方案,既保证了该桥通行能力与斜拉桥一致,又将大桥的总投资压缩了一半以上,为资金匮乏的贝尔格莱德市政府解决了一大难题。塞方政府对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工程开工以来,数位政府要员多次到施工现场视察项目。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视台及当地多家新闻网站长期对项目进行详细的跟踪报道。

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全图

两国总理为大桥竣工揭牌2014年12月18日,塞尔维亚泽蒙-博尔察大桥顺利通车。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塞尔维亚总理亚历山大•武契奇出席通车仪式,并为大桥竣工揭牌。

李克强总理在通车仪式致辞上说:大桥的建成是中塞友谊结出的硕果,是中塞人民心灵沟通的友谊桥,也是中欧互利共赢的合作 桥。

作为连接东西方的交通枢纽,中东欧国家在中国“一带一路”顶层设计中占有重要位置。多年来,该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基建是中国与中东欧开展合作的重要领域,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便是这探索的第一步。

钢铁队伍踏“冰”而行

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所处的自然与地质环境复杂,且多瑙河环保要求严格,大桥建设者面临多项技术难关。中国建设者一路过关斩将,顺利攻下各项难题。其中,“深水区主墩围堰施工QC小组”和“无铺装层箱梁顶面标高控制QC小组”分别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奖项,“长刚性管桩与短柔性板桩组合深水围堰”成功申报了国家专利。

大桥项目工期紧、任务重,这个极具挑战性的项目将施工团队逐步打造成一个战斗力强、坚不可摧的钢铁部队。建设者们远离家乡,日夜奋战在施工一线,凌晨钻孔、夜班打混凝土、冒雨作业等情况都是家常便饭。面对严寒酷暑、雨雪风霜,建设者们总有办法将环境对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即使是在中国传统农历新年期间,一线作业的工人们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2012年初,欧洲遭遇30年一遇的极寒天气,塞尔维亚进入紧急状态,路面积雪厚度最高达70厘米,最低气温降至零下25度。在冰雪覆盖的多瑙河上,仍旧可见中国建设者忙碌的身影。当年,多瑙河的冰封期将近一个月,而大桥的前期工程却没有延误一天。

多瑙河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其环保要求极高。大桥施工伊始,环保工作就成为大桥建设重要的一环。施工团队相关部门对工地废料、施工垃圾、人工垃圾的处理做出详细规定,确保垃圾在不污染河水的基础上,得到合理的处 置。

大桥项目部与塞尔维亚HSE(健康、安全、环保)的专业公司阿尔法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并聘请其工程师对现场管理及作业人员进行HSE教育,并组织书面考试。

在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水中钻孔作业中,施工方精心设计并严格执行钻孔泥浆循环、钻渣处理、导管及泥浆斗清洗、油料处理程序,采用翻斗车外运钻渣、泥浆泵在钻进过程中回浆等措施,确保了138根水中钻孔灌注桩高环保要求完工。

环境保护,在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甚至成为了全体人员的行为习惯。一位机械维修工程师说:“就连工地上的废机油都必须及时清理干净,避免流入多瑙河。离开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以后在其他工地环保意识大概也会常在心中了。”

最优基建青胜于蓝

多瑙河流经贝尔格莱德市内的河段有50多公里,但是沟通南北两岸的纽带只有一座修建于二战时期的潘切沃大桥,且已年老失修、岌岌可危。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的通车,有效地分散了过境交通和市内交通,减轻了市区通行压力,缓解了交通堵塞状况。大桥投入使用后,泽蒙区到博尔察区之间的通行距离与时间均缩短了70%。在贝尔格莱德市区,从新城区到达被规划为贝尔格莱德第三区的博尔察地区需要长途绕行,通行时间在1小时以上。而大桥建成后,10分钟就能到达,两岸居民几十年来的直通梦终于成真。

事实上,这座大桥的作用和意义远不止于此。贝尔格莱德是位于欧洲和近东的重要联络点,被称为“巴尔干之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坐落于贝尔格莱德的重点路段,能够将10号和4号两条泛欧公路走廊战略性地连接在一起,使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的南北交通,甚至整个欧洲过境塞尔维亚的交通运输变得更加快捷顺畅。正因如此,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塞尔维亚协调员、塞前交通部长安蒂奇也将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形容为“塞尔维亚近几十年来最好的基础设施项目”。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建筑企业只能给前南斯拉夫的建筑公司提供劳务支持。那时候,前南斯拉夫的桥梁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如今,中国人却将大桥修到了“师父”家门口。中国路桥塞尔维亚办事处前总经理薛铁柱说:“我们曾经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关公面前耍大刀’ !”面对曾经的“师父”,中国企业做到了青胜于蓝,用“保质、保量、保工期”的实际行动向中东欧国家递出了一张鲜明的华夏名片,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关注和认可。大桥也成为塞尔维亚近20年来第一个按期完工的项目。

泽蒙大桥全景该桥是贝尔格莱德市跨越多瑙河的第2座桥梁,它的建成结束了近70年来贝尔格莱德仅有1座多瑙河大桥的历 史。

猜你喜欢

贝尔格莱德多瑙河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农业出口增长50%
“内裤跑”
谈塞尔维亚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
塞尔维亚用驴奶制作的奶酪
七个兵征服贝尔格莱德
多瑙河在静静地流淌(续八)——匈牙利留学杂记
多瑙河在静静地流淌(续七)
多瑙河在静静地流淌(续二)
—— 匈牙利留学杂记
多瑙河上的移动海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