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研究
2016-10-18赵秋宇郭利辉
赵秋宇, 郭利辉
(许昌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高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研究
赵秋宇, 郭利辉
(许昌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针对我国高等院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问题,比较研究美国几所大学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特色,明确我国应培养具备“三大素质”和“五大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提出通过专业设置改革、课程设置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对我国高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高等院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三大素质;五大能力;国际比较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用科技型大学的转型发展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个地方高校陆续展开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只有三百年时间,但在其“实用主义”理念的影响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研究美国高等院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明确和量化应用技术人才指标,为我国高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1 美国几所大学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著名大学众多,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现研究几所大学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特色,供我国高校学习借鉴[1].
(1)辛辛提那大学的“理论-实践-理论循环”模式.在“理论—实践—理论循环”教学模式中,学生首先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到企业或工厂中参与生产实践或工程项目研发,学习实际操作技能或研究设计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如此反复进行,最终以在校内的最后一次理论深造作为结束.
(2)哈佛大学的“校企合作”模式.该模式将高等院校进一步社会化,高等院校不再是一座孤立的“象牙塔”.哈佛大学与社会各界精英、各领域企业、某些政府要员长期保持紧密联系.通过合作交流,即获得了指导学校改革发展的参考意见,又为学生争取到实习岗位、实践项目和资金支持等.
(3)百森商学院的“创新创业”模式.培养计划中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比如创业者、战略与商业机会等,以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唤醒学生的创业意识.学校划拨创业基金,供学生创办自己的公司或企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信心.
(4)斯坦福大学的“产学研培养”模式.斯坦福大学利用硅谷的地域优势,与高新技术企业长期保持合作关系,为培养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搭建了世界一流的合作平台.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上,重点注重培养学生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能力.强调学科的交叉和优势互补,鼓励学生利用一切资源进行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
2 我国高校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问题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如火如荼.经过艰难的探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逐渐确立了“应用科技型”大学发展目标.由于理论功底低,学科积浅,科研能力弱,硬件设施差,在转型发展的道路还存在许多问题.
(1)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不准确.在转型发展道路的摸索过程中,虽然提出培养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的目标,但对应用技术人才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深刻,对人才质量标准没有量化.诸如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应用技术人才的特征,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没有真正体现.
(2)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设置以传统学科为主,相应的工作岗位已经饱和或被淘汰,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的学生必然面临就业困难的尴尬局面.
(3)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以基础理论和思想政治类通识课程为主,专业课程设置比例偏小.专业课程中理论部分占学时学分多,实践、实习和实训课程占学时学分少.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学生实践能力差.
(4)教学模式理论实践脱节.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实验课程操作模式简单,学生没有发挥的空间.实验项目设置偏离实际生产.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生产实践工作.
3 应用技术人才的量化指标
高等院校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决定.新时期的应用技术人才必须具备“三大素质”(见表1)和“五大能力”(见表2).
表1 应用技术人才的“三大素质”指标
表2 应用技术人才的“五大能力”指标
续表2 应用技术人才的“五大能力”指标
按照应用技术人才的“三大素质”和“五大能力”指标,提出四年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内容见表3.
表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4 我国高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借鉴美国几所高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高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参照应用技术人才的“三大素质”和“五大能力”指标,提出以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4.1明确高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应用技术人才应具备的“三大素质”和“五大能力”指标,以许昌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为例,提出经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和素质.
(1)理论学习能力.能够理解专业课程的相关原理,能够运用原理进行基本电路或系统的分析和运算.
(2)实践操作能力.能够顺利完成实验课程的有关项目.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针对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运用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
(3)创新创造能力.能够结合所学知识,深入思考专业问题.根据生产或生活所需,自主研发新产品或新应用.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系统设计、原理图绘制、系统建模与仿真工作.能够完成程序编写、调试和产品性能测试等工作.
(4)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项目组导师的指导下,与团队成员共同协作完成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制作.能够在整个工作流程中自如沟通,按时完成分配的任务,保证团队整体工作按计划实施.
(5)良好健全的人格.身心健康,热爱工作和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勇于拼搏,敢于挑战困难.
4.2加强专业设置改革,提升办学活力
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的现状,电子、通信、新能源、电气、机械等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支柱.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需要增设相关专业,即能够吸引生源,又能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以许昌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其前身是许昌师专物理系,只有物理教育专科专业和电气自动化专科专业.2002年许昌师专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许昌学院.其专业设置改革发展情况如表4所示.
根据2015年招生最新数据,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招生总人数为674人,约占全校招生人数的10%.报到662人,报到率高达98.22%.其中新增车辆工程方向上线率高达126%,报到率为100%.可见,反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的专业方向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表4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新增专业或方向情况一览表
4.3加强课程改革力度,增加实践课程比例
以工科专业课程为例,传统的课程设置多为理论课,实验课程偏少.新建本科院校需要大幅度增加实践课程环节,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以许昌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其201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各类课程学分学时构成情况见表5.
表5 许昌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各类课程学分学时构成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学生需在四年内修完180个学分.其中通识类课程实践部分(7学分),占总学分的3.89%;专业类课程实践部分(16学分),占总学分8.89%;集中实践教学环节(36学分),主要包括电子实训、电气实训、电子设计、专业实习、创新项目和课程设计等,占总学分的20%.所有实践类学分为59分,占总学分的32.78%.各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许昌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各类课程所占学分比例
2008年,许昌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创建了电子装配室.该电子装配室是现实电子装配车间的模拟.学生需要自主完成电路原理图分析、元器件选择、印刷电路版焊接、电路性能测试、外壳封装等任务.最终完成收音机或MP3等小型电子产品的制作.该电子装配室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操作中突发问题的解决能力.
4.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满堂灌”的形式.随着课程的增多和教学内容难度的增加,教师“教”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学”的主动性越来越差.为达到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目标,课堂教学采用现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团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1)现场教学法[2].现场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初,是利用现场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分为“看、听、问、议、评”五个阶段.其中“看、听、问、议”四个阶段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用心观察现场,聆听介绍,提出疑问,小组讨论.只有“评”以教师为主,总结学习内容,评价学习过程.
(2)项目教学法[3].项目教学法需要设计好项目.好的项目具备以下几个特点:①完整性;②由易到难的递进性;3)注重不同课程知识的融合;4)符合实际应用或生产需求.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充分发挥其思考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教师仅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组织、监督和鼓励.
(3)团队教学法[4].团队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不同,团队一旦组建,就要进行长期的协作.通常选择3-4位学生组建团队.通过成员间的分工协作、计划制定、共同讨论、相互督促,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团队教学中,分工注重扬长避短,提高学习效率和团队整体的成绩.团队教学有效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4)案例教学法[5]. 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教授首次提出了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注重真实性,案例均为真实事件.具体采用“案例-理论-案例”的教学模式.教师筛选出案列,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析和解读案例.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依据理论知识分析和讨论问题.该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从枯燥的理论记忆中解脱出来,强化了知识的运用.
5 结语
研究美国几所著名大学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特点,提出新时期应用技术人才的“三大素质”和“五大能力”指标.明确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进一步深化专业设置改革、课程设置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许昌学院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 朱士中.美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启示[J].江苏高教,2010(5):147-149.
[2]浙江行政学院课题组.现场教学法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10(5):47-50.
[3]李庆武.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教育探索,2008(4):32-33.
[4]葛培琪.美国UIUC大学机械设计教学中的团队教学法[C].北京: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2005.
[5]张润莲,张向利,叶进,等.案例教学法及其运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24(4):102-105.
责任编辑:周伦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raining of Applied Technical Personne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O Qiu-yu,GUO Li-hui
(SchoolofElectricalEngineering,XuchangUniversity,Xuchang461000,China)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applied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uthor studie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applied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in some American colleges comparatively,who definites clearly we should train compound applied technical personnel with Three Quantities and Five Capacities. The paper proposes we realize the objective of applied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by means of innovation of the major setup, course setup and class teaching .It has practice instruc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innovation on applied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n 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applied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Three Qualities; Five Capacities;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2015-09-16
许昌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02015058;02015008)
赵秋宇(1964—),女,河南许昌人,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比较.
1671-9824(2016)05-0145-05
G42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