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数据库建设实践——基于省级教育数据中心
2016-10-18王晓冬章骏杰於晓东
王晓冬,章骏杰,於晓东
(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浙江杭州310012)
区域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数据库建设实践——基于省级教育数据中心
王晓冬,章骏杰,於晓东
(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浙江杭州310012)
尽管浙江较早建成了同城互备的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并承载了电子学籍、成长记录、普高选课、教师培训等省级自建应用及国家系统的运行,支撑了全省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但随着信息化应用的深入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为此,作者所在单位通过建设区域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数据库,制订信息标准,构建教育基础数据库,建立数据交换、身份认证、信息门户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业务与数据的统一,逐步解决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数据共享”、“信息孤岛”等难题。
数据中心;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基础数据库
编者按: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我国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国家和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各级教育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教育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此过程中,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关工作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刊特组织专题对相关经验进行研究与推广。
一、背景
浙江省较早建成了同城互备的省级教育数据中心,逐步建立并完善了电子学籍、成长记录、普高选课、教师培训、装备管理、教育监管等省级信息系统。根据教育部《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指南》、《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等精神,从2013-2015年,浙江省对省级数据中心进行了全面完善,承载了国家统一规划部署的校舍管理、学前管理、中职管理、学生资助等系统,有效落实了教育部“两级建设、五级应用”[1]的目标,教育管理信息化已应用到教育管理各个方面。随着应用的深入,也逐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未建立有效的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基础数据重复采集,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未建立统一用户管理及认证平台,各级用户需登录不同平台操作各类业务,跨部门、跨层级、跨应用的业务协同无法有效进行等。
二、建设目标
基于当前状况,结合国家“十二五”教育信息化提出的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覆盖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及基础数据库[2]。及浙江省教育信息化 “十二五”提出的加强数据统计分析、综合利用和数据共享,为教育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推进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提高教育管理效率,提升教育管理公共服务能力[3]等目标,我省于2015年启动了浙江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及基础数据库建设,拟通过省级统筹,逐步实现以下内容:
(1)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交换与共享的标准规范体系,形成权威数据来源,加强数据的准确性。
(2)建立统一的基础数据库,解决各业务系统间数据离散,避免基础数据重复采集,提高数据的利用率。
(3)建立统一的用户管理及认证平台,确保各类系统用户的安全和统一。
(4)建立统一信息门户,实现“一次登录,多点漫游”,提升用户体验,保障跨部门、跨层级、跨应用的业务协同。
三、建设过程管理
为做好浙江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及基础数据库建设,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了运用项目管理的思想,采用PDCA方法,有效地规范了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
1.落实建设经费,统筹规划项目方案
根据前期调研结果,参照《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实施办法》,最终落实一期项目经费260万;组织制订了项目建设方案,并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省发改委、省建设厅及部分高校组成的专家组论证通过,该项目于2015年初完成政府采购并启动实施。
2.组建项目团队,做好与相关部门对接
在项目启动后,组建了由用户单位、承建单位、监理单位及安全服务机构相关人员组成的项目组,明确项目负责人并组织项目组成员分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省政府办公厅做好与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对接;同时利用远程协作技术将杭州、宁波、绍兴、金华等教育局及部分学校用户纳入项目组,以强化对需求的准确把握并提高用户的体验。
3.纳入年度重点,加强日常检查监督
2015年初,省教育厅将该项工作纳入2015年度重点工作,由省教育技术中心组建督查组每月对项目实施情况开展重点督查,并在每月部室例会上反馈督查结果;同时还委托了专业的监理单位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管。
4.定期沟通协调,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从项目启动之初就明确了项目例会制度,项目前期每两周召开一次例会,后期缩短至每周召开一次例会,定期通报上一阶段工作执行情况并明确下阶段工作任务,有效保证了项目的范围、进度和质量。
四、当前主要成果
浙江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及基础数据库建设当前主要成果包括:
1.建立数据标准和管理办法
在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基础上,结合我省特色,建立了包含基础代码指标设计规范、基础数据指标设计规范、门户集成开发规范、数据共享技术规范、统一监控规范、统一用户认证规范、业务环境运行指南等在内的浙江省教育数据中心信息标准规范体系,制订了《浙江省教育数据暂行管理办法》,完成了意见征求并即将正式发布。
2.建立基础数据库及管理服务平台
通过建立“U/C矩阵”,明确权威数据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并对各业务系统已有数据的全面清洗、转换及导入,建立了覆盖我省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院校6个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职工、学生等18个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及教育事业统计、选课过程管理等主题数据库,建立了集元数据管理、主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服务,数据监控于一体的管理服务平台(如图1所示)。截至2015年12月底,已累计完成全省8230027名学生、483269名教职工、15569个机构数据清洗入库工作,基于入库数据开发各类统计分析报表(如图2所示)。
图1 基础数据库及管理服务平台
图2 数据统计报表展示
3.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体系
依托第三方数据交换中间件,秉承一体化的设计理念,按照统一的业务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以标准化体系、运营维护体系、安全体系作为支撑,构建现代化公共教育数据框架体系[4],逐步实现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各业务系统间,省级与地方间,省级与平行单位间的数据共享。从2015年上半年开始,已逐步完成教师培训、电子学籍、学生资助、普高综合素质、普高选课、网络选修课等省级系统间的数据共享,2015年9月底完成与宁波市的数据共享,有效支持了地方开展教育信息化特色应用,当前省级正在配合杭州市开展区域数据共享交换工作,此外,根据省政府要求还实现了与省人口库的数据共享。
4.建立统一的用户管理体系
本次建立了以目录服务和认证服务为基础的统一用户管理、授权管理和身份认证体系(如图3所示),将省级教育数据中心承载的各类业务系统组织信息、用户信息统一存储,进行分级授权和集中身份认证,规范应用系统的用户认证方式,提高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和用户使用的方便性,并逐步实现各类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目前已接入包括电子学籍、教师培训、学前管理、普高选课、普高综合素质评价、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技术支持服务、教育统计、协同办公、信息管理、邮件系统等十多个业务系统。
图3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5.建立统一信息门户
在统一身份认证的基础上,整合现有各类业务系统,通过统一信息门户平台,把各个业务系统的信息服务按不同教育阶段有效分类,并参照Windows Merto设计风格为各类用户提供统一的信息服务入口(如图4所示),可以同时集成来自各业务系统、统计分析窗口及数据,实现在统一界面的业务协同,当前个人信息门户包括个人桌面、应用中心、数据服务、便民服务等一级菜单,而在个人桌面下包括个人信息、通知公告、待办事宜、个人邮箱、常用服务、个人应用等功能区(如图5所示)。
图4 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首页
图5 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个人信息门户
6.融入互联网的特色元素
为方便各类用户操作使用,参照当前互联网应用的主流登录模式支持通过短信快捷登录,并基于Portal实现用户对界面风格的个性化调整;为提高展示效果,系统首页及个人信息门户还支持在不同分辨率下的自适应显示。
7.同步开展了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
平台建设过程中,安全服务商全程参与指导,并集成了国家统一部署的应用安全监管和预警平台,实现对应用及服务的安全监控(如图6所示);首次将等级保护工作纳入平台建设范围,将开展定级备案、测评整改作为项目验收的依据,当前已完成对该平台的定级备案和测评工作,拟抓紧开展整改工作。
图6 应用安全监测与预警平台
五、存在问题及展望
通过建设浙江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及基础数据库,有效地规范了我省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对于贯彻落中央“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精神,响应“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教”的改革要求,意义重大[5],但是由于项目建设周期较短且部分国家系统(特别如教职工系统)尚未部署应用,尚存在部分权威数据来源不准确、统计分析不全面等问题,下一阶段将在巩固并完善当前成果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开展大数据分析利用
继续深化教育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形成多源、多维的大数据集,联合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对教育大数据的分析、研究与成果共享,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服务。
2.建设教育管理创新支持服务平台
建成集线上采购、线上部署、线上评价的一站式教育管理创新支持服务平台,提供数据共享接口和应用开发接口,建立教育管理应用商店。
3.建立移动版应用门户
基于当前PC版统一信息门户功能的基础上开发移动版应用门户,支持iOS、Android等不同平台,方便各类用户的操作使用
[1]教育部.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指南[Z].2013.
[2]教育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Z].2013.
[3]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Z].2012.
[4]谢晓,刘月婕,李玉顺,胡景芳.基于CIF规范的教育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
[5]教育部.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Z].2015.
(编辑:王晓明)
G462
A
1673-8454(2016)07-0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