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南亚闽籍华人数量的估算

2016-10-18康晓丽中共厦门市委党校福建厦门361027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人口普查华侨东南亚

康晓丽(中共厦门市委党校,福建 厦门361027)

分析探讨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南亚闽籍华人数量的估算

康晓丽
(中共厦门市委党校,福建 厦门361027)

东南亚;闽籍华人;华人人口;人口数量;人口估算

海外华侨华人数量的不确定一直是学术研究中的难题,东南亚地区由于各国复杂的情况这一问题更为明显。多种因素导致东南亚闽籍华侨华人规模估算的困难。论文在参考国内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汇总东南亚各国的人口普查数据、年鉴、统计公报和华社会刊等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参考相关机构和学者研究的二手资料,梳理和分析了东南亚闽籍华人数量的历史变迁与地区分布,并对东南亚地区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缅甸,以及老挝、文莱、东帝汶等国家的闽籍华人数量分别进行了统计和估算。据保守估计,东南亚闽籍华人的总体规模超过1200万。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华侨华人祖籍地之一,福建具有特殊的历史和人文资源。闽籍华人在东南亚居留时间长,人数众,社团多,凝聚力强,影响面广。全面了解东南亚闽籍华人的现状,挖掘闽籍侨力资源,对助推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促进中国和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东南亚的语境里,中文“福建”一词有着特殊的含义,其对应的英文单词是“Hokkien”,为闽南语对“福建”的方言发音;但“Hokkien”却不能等同于以福建省为地理行政单位界定的“福建人”(Fujianese or Fukienese),其覆盖面实际上要比福建省狭小得多。在东南亚官方的人口统计、方言群分类和日常生活的语境里,“Hokkien”特指来自厦门、漳州、泉州闽南“金三角”的闽南人和闽南语;而不包括来自福建福州、兴化(在东南亚又称莆阳、莆仙,即指现在的莆田)和福清地区的闽北或闽东人。后者通常单独另外归类。虽然在东南亚社会,以福州为中心的闽北地区和海外福州人,有着独立的不同于“闽南人”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个性特征,但在具体评估东南亚福建人规模的时候,这部分以福州为中心的闽北地区和海外福州人远没有“闽南人”的统计那么全面,即大量关于福州人的数量和统计严重不足,仅有的也是一些学者在福州人较为集中地区的粗略概括。此外,客家人的规模也是汇总了广东和福建的客家人,所以无法单独评估出福建客家人的规模。这直接导致本文所推估的东南亚闽籍华人的整体规模仍是以厦漳泉为主的闽南人数为主,包含少数福州片区和部分来自福建的客家人数量。因此,从研究对象、东南亚实际情况和国内研究所统计的闽籍华人范围进行界定,本文所指的东南亚闽籍华人专指来自厦漳泉为主的闽南人,包括少部分福州片区的福州人和客家人。他们所讲的方言包括闽南话、福州话和客家话,统称为福建话。

大体而言,当前对东南亚闽籍华人的数量和规模进行详细评估的研究成果较少。陈支平和陈衍德教授编著的《闽南海外移民与华侨华人》,算是相对集中地关注到从厦门、泉州和漳州移民出去的闽南人的规模,但是统计的时间大体上截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且多以当地华侨志为参考资料。东南亚闽籍华人所在国,因为族群问题的敏感性,并未公开发布华侨华人数据,更遑论闽籍华人的数据。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如涉及面广,加上调查统计所持的标准范围和时间不统一,要对东南亚闽籍华人做出准确的统计是很困难的。但是,大致确定东南亚闽籍华人的人数和分布情况是有可能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文拟在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东南亚各国可获得的人口普查和各类统计公报等资料,对闽籍华人规模进行估算,旨在深化对东南亚闽籍华人现状的基础研究。

一、东南亚闽籍华人人口的变迁与特点

截至目前,关于东南亚各国闽籍华人数量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的仅有美国加州大学斯金纳教授对1950年东南亚各地区华人方言群人数所做的一项统计,其在东南亚各地区的分布如表1。

表1 1950年东南亚各国(地)华人不同方言群人数与比例

虽然斯金纳教授对福建群在东南亚各国的人口比例进行了推估,但那仅是二战结束后的1950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还是马来亚联合邦。二战后至今70多年变迁的数据尚未有详细的跟踪。

事实上,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南亚闽籍华人人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分布范围扩展广、人数增长快、新移民构成类型多样等特点。

第一,分布以东南亚为主并向世界各地扩散。20世纪50年代时,闽籍华侨华人广泛分布在东南亚各地,他们在东南亚各地华侨华人总数中所占比例分别为:印尼50%,马来亚(含新加坡)40%,泰国10%,缅甸50%,越南20%,菲律宾82%,沙捞越30%,北婆罗洲(今马来西亚沙巴州)30%。以上8个国家和地区的闽籍华侨华人已达365.85万人,占全球海外闽籍华人总数的99.5%。[1]这与20世纪50年代时公布的367.7万闽籍华人的人数进行对比可知,绝大部分闽籍华人都分布在东南亚地区。至1989年,东南亚福建籍华侨华人居住地仍相对集中,以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越南和缅甸为主,[2]但出现逐步向世界其他地区扩散的态势。至1997年,闽籍华侨华人已广泛分布在全世界五大洲的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与新移民的激增和移民类型的多样化相关。

第二,人数增长快。20世纪50年代中期,全球华侨华人已达1200万人以上,其中30.4%为福建籍,约367.7万人,绝大部分都在东南亚地区。1989年,东南亚福建籍华侨华人已达811万人,占全球福建籍华侨华人总数的92%。1997年,福建省进行了一次全省侨情普查,确认闽籍华侨华人为1086万人。[3]可见,从20世纪50年代起至20世纪末,东南亚闽籍华侨华人的人数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进入21世纪后,闽籍华侨华人人数的增长与分布范围和移民类型之间的紧密度更强,出现了新的特点。

第三,新移民类型多样,进一步推动了闽籍华人人数的增长和范围的扩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闽籍新移民激增,很多人以留学、经商、亲属移民等多种方式移民东南亚。2005年,福建省再次开展新侨情调查,调查显示,东盟闽籍华侨华人总量为9,422,628人。其中马来西亚2,927,165人(31.07%),印尼2,441,115人(25.91%),菲律宾1,534,936人(16.29%),新加坡1,477,170人(15.68%),缅甸546,853人(5.08%),泰国297,200人(3.15%),越南141,630人(1.5%),柬埔寨29,089人(0.31%),文莱27,315人(0.29%),老挝155人。[4]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闽籍华侨华人的分布更加均衡和广泛,这与新移民的类型多样存在正相关关系。2015年,福建省侨办对闽籍华侨华人的最新统计显示,福建省闽籍华侨华人为1580万人,分布在世界18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接近80%居住在东南亚国家,集中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缅甸等地,以留学、技术、经商、家庭团聚等移民方式为主。[5]

二、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的闽籍华人数量统计

在东南亚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是华人规模相对稳定、闽籍华人较为集中的国家。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有官方的统计和普查资料可供参考,即方言群统计和人口普查数据较为明确。菲律宾则因其华人大部分祖籍福建泉州,因而菲律宾的闽籍华人占华人总量的比例相对固定。本文首先探讨这些闽籍华人数量比较确定的国家。

(一)新加坡的闽籍华人数量

新加坡的华人移民主要来自中国的福建、广东和海南。由于这些华人移民未接受过正统教育,他们唯一会讲的就是各种方言,如福建话、广东话、客家话、海南话、上海话等。在新加坡华人社会,福建话最具有影响力。1959年,讲福建话的人口占华人总数的40%,讲潮州话的人口比例接近23%,而讲广东话的人口仅占18%,海南话和客家话合计占7%,普通话仅仅是在各方言群间交流时才会被用到。[6]作为新加坡华人社会中最大的一个群体,福建人在商贸方面成绩突出,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中具有空前的影响力,福建话更是自不待言。[7]可以说,福建话是了解新加坡福建籍华人人数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

新加坡方言群人口统计目前只有1980年、1990年和2000年这三份统计公报。根据2000年新加坡人口普查,新加坡华人常住人口人数为2,513,847人。根据方言群细分,福建人排在首位,占华人常住人口的41.1%,达1,033,191人,①新加坡人口统计中,新加坡常住人口(Resident Population)包括公民(Citizens)和永久居民(Permanent Residents)这两类群体。因此,本文所统计的闽籍华人人数,包括在新加坡出生的闽籍华人公民和获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权的闽籍华人这两部分群体的数据。Leow,B.G.,Census of Population 2000: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Statistical release 1),Singapore: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Singapore,2001.比1990年的896,080人增加了13万多人,继续保持新加坡最大的方言群体地位。如汇总新加坡华人常住人口中讲闽南话和福州话的人数,2000年,新加坡闽籍华人常住人口大约为108万人(见表2)。2010年,新加坡人口普查公布华人常住人口为2,794,000人,因2010年人口普查未公布方言群占人口比例,如仍按照福建人占华人常住人口41%的比例计算,则可推估闽籍华人人数为1,145,540人。

表2 新加坡闽籍华人人数 单位:人

根据2015年新加坡的人口统计数据,新加坡人口总数为5,535,000人,常住人口为3,902,700人,其中公民为3,375,000万人,永久居民为527,700人。新加坡常住人口主要以华族、马来族、印度裔和欧亚裔/混血这四大族群为主,其中华人占74.3%,达2,899,706人。[8]在新加坡,“闽南人”一般统称为“新加坡福建人”(Hokkien),新加坡福建人多数源自于福建省南部,主要是厦门、泉州、漳州及其他闽南语区各乡镇,他们所讲的方言是闽南语,在新加坡称为“福建话”。因此,综合新加坡2015年人口统计,华人人数达2,899,706人,如果41%是闽南人,②以2000年新加坡人口普查所公布的福建人占华人总数41%为参考标准。即达1,188,879人。在新加坡的华人中,福州人只占很小的比例,大约1%~2%。[9]根据此比例,新加坡福州人约为11,596人。如再包括其他如莆田人、龙岩客家人等,保守估计,新加坡闽籍华人可能达125万人。③仅统计到闽籍华人公民和永久居民的人数,临时移民的人数目前还未有系统的数据可供参考。

(二)马来西亚的闽籍华人数量

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人口调查曾公布马来亚华人人口祖籍构成,其中来自福建厦漳泉的华人为740,606人,来自福州的华人为46,094人,来自福清的华人为9782人,来自兴化(今福建莆田)的华人为11,905人。[10]

关于福建人占马来西亚华人的比例,1991年人口普查中公开提及,马来西亚445万华人中,福建人占35%,达155万人之多。[11]2003年马来西亚统计局统计,福建人占马来西亚华人的比例上升至37.66%,达2,020,914人。这里所指的福建人主要还是指来自福建南部闽南地区的移民,即闽南人(Hokkien)。2003年的数据中,专门将非闽南籍的华人数列出,其中福州人占马来西亚华人的4.68%,达251,553人,莆田24,654人(0.45%),福清14,935人(0.27%)。④因马来西亚未公开发布关于华人人口统计中具体细分群体的规模,笔者在线注册马来西亚统计局,咨询购买资料,从中获知2003年马来西亚统计局关于闽南人和福州人等占华人的人口比例,根据此比例推估出福建籍华人的规模。因此,汇总上述数据,截至2003年,马来西亚闽籍华人人数为2,312,056人。

目前,福建人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的几个州府,包括槟榔屿、柔佛州、马六甲、吉兰丹州、丁加奴州、吉达州、玻璃市州、沙捞越。[12]在这些地区,福建话是大部分马来西亚华人经商贸易的交流媒介,尤其是在沙捞越,福州话最为流通。沙捞越西部港市诗巫又译作西布,被马来西亚人称为“小福州”。[13]根据诗巫福州会馆的统计,在诗巫,福州人从20世纪初开始变成为当地华人中最主要的群体。1947年,诗巫的福州人共22,971人,其中在市区的有3068人;1970年,诗巫的福州人增至42,997人,其中在市区的有23,214人;2011年,增加到89,964人,比1970年翻一倍多。[14]此外,客家人也在下南洋的华人中占了不少,但因客家话并不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现在绝大部分的客家人不会说客家话。客家人主要集中在沙巴,是组成沙巴华人最主要的群体。在马来半岛的客家人则混居在福建人和广东人生活的地区。但是,目前马来西亚福建人较为集中的州府并未有公开发布福建籍华人的人口数量,因此无法评估福建籍华人在马来西亚各州府的分布比例。

综上所述,如参照2003年闽南人37.66%的人口比例推估,那么2015年马来西亚华人中,闽南人可达2,489,326人,福州人为309,348人,莆田人为29,745人,福清人为17,847人,合计达2,846,266人。

(三)菲律宾的闽籍华人数量

闽南人移居菲律宾由来已久,但大规模的移民是在西班牙殖民统治确立之后,到1600年,菲律宾华人已达2万人,主要集中在马尼拉,在长达三个多世纪的西班牙殖民统治时间里,殖民当局对华人进行了5次屠杀,在几次屠杀中漳州人被害最多,所以漳州人移民菲律宾的人数逐渐减少,而泉州人则成为菲华社会主体,[15]直至今天依然如此。后到1898年美国开始统治菲律宾时,由于当局政策开放刺激了华人来菲人口激增,菲华人口已接近10万人,散居各地。[16]根据菲律宾当局20世纪30年代的统计,菲律宾华侨人口已经达11.7万人,是官方统计数字以来的最高峰。[17]

菲律宾独立后,1947年,菲律宾官方统计外籍华人有101,000人,但据美前驻菲大使称,非正式的华人数目应为20万人(已取得菲律宾国籍及与菲人通婚的“混种华人”不计在内)。[18]据菲律宾移民局的统计,1948年菲律宾华侨为12.2万人。1959年1月,菲律宾移民厅又公布,全菲华侨为14.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6%。据统计,菲律宾华人中98.5%的人讲闽南话。菲律宾华人90%是闽南籍,而其中的半数祖籍又是晋江、石狮,在20世纪80年代就达65万。[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尽管菲律宾华人数量迅速增长,但与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一样,都没有公布华侨华人的统计数据。著名菲律宾华人研究专家加拿大教授魏安国(Edgar Wickberg)估计,20世纪80年代末菲律宾华人数量约在60~100万之间,认为数据的不确定性在于缺乏官方对华裔菲律宾公民的人口统计。[20]庄国土教授根据菲华人口自然增长率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中国新移民数量估算得出,截至2007年菲律宾华人华侨总数约为150万,约占菲律宾总人口的1.6%。[21]

菲律宾华人社会在东南亚各国华人社会中是很有特色的。首先,华人在菲律宾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比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国华人在各自国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都小。但是,华人在菲律宾经济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可谓成就斐然。其次,从华人地缘群体的构成来看,福建人(闽南人)在菲律宾华人中所占的比例具有绝对优势,在85%~90%之间,远高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相同比例。[22]闽南人中又以晋江人为最多,其次是南安人。可以说,菲律宾华人社会就是闽南人社会。最后,在美国殖民统治菲律宾期间,“菲华社会发展成了一个只包括商店老板与雇员的单纯商人社会,这是菲律宾华人与东南亚其他地区华人社会最不相同的地方。”[23]综上所述,根据菲律宾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总人口92,337,852人,如果按照华人占1.6%的比例推算,再根据菲华人口自然增长率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中国新移民数量,那么,菲律宾华人总量大约为160万,考虑到菲律宾闽籍华人占菲律宾华人90%以上的固定比例,可以预估,菲律宾闽籍华人数量也在150万~160万之间。[24]

三、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缅甸等国家闽籍华人数量的估算

在东南亚地区,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和缅甸也是闽籍华人较为集中的国家,虽然上述国家均未有关于闽籍华人比例相对官方的统计和普查资料可供参考,特别是方言群统计,但是,上述国家的人口普查数据有直接或间接公布华人的人口规模,或可根据人口普查材料推估华人人口比例,再结合各国不同时期所公布的闽籍华人比例作为参考,作为本节推估闽籍华人数量的主要方式。也就是说,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和缅甸的闽籍华人数量是可以推算出来的。

(一)印度尼西亚的闽籍华人数量

印尼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超过100个族群或民族,但大部分族群人数较少,只有15个族群人数超过100万。[25]在殖民时期,荷属殖民地政府曾于1930年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人口普查,涉及到族群的信息。自1945年印尼独立至1999年,印尼政府分别于1961年、1971年、1980年和1990年开展了四次人口普查。但是,这些人口调查材料没有直接涉及华人族群的信息。人口统计人员希望能够获得各族群人口的数量等统计资料,但他们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估算,比如通过宗教和语言来推断族群信息。2002年,印尼政府公布了2000年印尼人口普查结果,印尼政府表明所有关于族群的数量探讨只能以1930年普查为基础,这看起来好像是70年来印尼人口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直至2000年人口普查最终将印尼族群信息列入调查之中。

因2000年前的印尼人口普查都未涉及华人人口的数量等信息,所以无法准确获得印尼华人的人数和比例,更无法了解闽籍华人的规模。只能将1930年、2000年和201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中关于华人人数和比例的统计作为唯一的华人数量信息。根据1930年人口统计,华人人数为1,233,000人,占总人口的2.03%,族群人数排名第六。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华人人数为1,738,936人,占总人口(201,241,999人)的0.86%,族群排名第15。另外93,717(占0.05%)名华人在统计中被归入外籍人士,大多都是大陆和台湾人,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钱不能像其他有钱的华人一样支付成为印尼居民的申请审批等费用。[26]该华人人数仅是人口普查中公布的11个省里面登记为华人的人数,其他19个省里面的华人人数尚未公布。在印尼,很多华人因为种种原因登记为印尼土著。因此可以说,1,738,936人的华人人数极大地被低估了。

表3 印尼2000年人口普查11个省份华人人数

续表

另外,根据印尼2010年人口统计,华人人数超过280万,占印尼总人口的1.2%。[27]事实上,华人实际人数仍被大大低估。关于印尼华人的数量,因为无法从人口普查中直接获得总量,所以很多学者对印尼华人的数量采取推估的方式获得。印尼华人问题研究专家廖建裕教授对印尼华族进行研究时提出,1965年,全印尼约有华人260万人,其中印尼国籍者1,466,00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者1,134,000人,无国籍者1,252人。1967年,全印尼有华人500多万人,其中150万为印尼公民,250万为中国国籍者,125万为无国籍者。[28]澳洲学者查尔斯·科伯尔(Charles A.Coppel)教授认为,至1980年,印尼国籍的华人有288.2万人,外籍华人1,038,031人,其中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者914,111人,台湾“护照”者1,907人,无国籍者122,013人。[29]唐润州教授认为,至1992年,印尼华人总数已达765万人左右。[30]进入21世纪,根据不同估算方式,印尼的华人人数应该介于800万至2000万之间,占印尼总人口大约3%-8%之间。庄国土教授以1972年台湾《华侨经济年鉴》根据雅加达中华商会推算的华侨人口为450万人、占印尼总人口的3.68%为基数,根据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推算,到2007年印尼华侨华人总量约1000万。[31]

印尼华人的祖籍地主要是福建、海南和广东,而印尼的福建籍华人,闽南人是最早移居印尼群岛的。1841年,三宝垄著名华商甲必丹陈长箐修建“漳圣王庙”,这是福建漳州陈姓族人为追崇先祖陈元光在唐初时随父归德将军陈政奉诏率领唐朝府兵开发闽南,建置漳州的功绩而建的,也可以说是印尼华侨宗族性(血缘性)社团的开山鼻祖。[32]印尼华侨以闽籍占多数,据1930年统计,闽籍华侨有5.5万多人,约占全印尼华侨总人数的46%,主要分布在爪哇和苏门答腊岛。[33]

目前,印尼的人口普查材料和各类统计公报中都没有关于闽籍华人的人口比例,因此无法获知印尼闽籍华人的总体规模。2016年4月21日,福建省委书记尤权率队对印尼进行访问,印尼方面表示印尼是福建人最早移民、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生活在印尼的闽籍华人超过400万。[34]这成为目前了解印尼闽籍华人人数的一个粗略资料来源。

(二)泰国的闽籍华人数量

到目前为止,泰国人口普查和统计公报均未公布泰国华人中闽籍华人人口数量和比例,也未对方言群进行统计,因此,无法从泰国的各项统计公报中查找到泰国闽籍华人的数量或者通过方言群推估闽籍华人数量。事实上,泰国的语言和方言群非常复杂。泰国共有74种方言,泰王国北部、东北部是兰纳方言,中部、南部是暹罗方言,泰国中部方言是泰国的标准泰语。接近94%的泰国人讲泰语,同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泰语方言群存在。[35]据此,也就不难理解泰国未有根据方言群统计华人人数的原因了。

众所周知,泰国华人数量大且较难估算,泰国人口普查也并未公布泰华人数。针对泰华人数,学者和相关机构根据各种资料和研究成果提出了各种推算假设。如廖建裕教授推估,华人占泰国人口8.6%的比例;台湾华侨志编纂委员会提出15%的比例;台湾“侨委会”提出11%的比例;斯金纳(W.G.Skinner,也译作施坚雅)教授提出10%的比例;等等。斯金纳教授是泰国华人的权威研究专家,他综合泰国历年华人出入境数据、对华人聚居地进行的调查和对泰华融合程度的判断估计,1955年,泰国华人总数为231.5万人,约占泰国总人口的10%。他对泰国华人的研究还包括华人的地域分布、籍贯结构和行业结构等。[36]斯金纳对泰国华人数量的判断成为迄今广为接受的数据,以后各国学者对泰国华人的估算,大多以此为基础。采取斯金纳教授提出的10%的比例,根据泰国历年人口普查关于泰国人口的数量和人口增长率,是推算泰国华人人口数量的途径之一。

表4 泰国华人人数估算 单位:百万人

要了解泰国闽籍华人情况,只能通过泰国华人社团会刊及闽籍华人来源地的资料来推估。根据泰国华人社团的有关资料估计,1990年,泰国有泉州籍华侨华人近30万人,主要居住在曼谷、宋卡、陶公、北大年、攀牙、董里等地。[37]根据《漳州华侨志》统计,20世纪90年代祖籍漳州的泰国华侨华人有13.9万人。其中,以诏安籍的人数为最多,有7.88万人,龙海籍则有2240人。漳州籍华侨华人主要分布在曼谷市和也拉、北大年、春蓬、夜功、北柳等府。[38]另据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调研,20世纪有限的两次泰国华侨华人人口统计数字中,闽籍华侨华人所占比例最高时达15%,最低时仅为7%。[39]如以7%~15%的比例保守推算,那么,截至2010年,泰国闽籍华人人数在46.2万~99万人之间。

(三)柬埔寨的闽籍华人数量

1863年,柬埔寨沦为法国殖民地。殖民当局为了控制华侨社会,根据省籍方言把华侨划分为广东、潮州、福建、客家、海南五个帮,各帮由领袖人物选出帮长。据1921年法国殖民当局人口调查公布的数据,华侨人口为9.1万人,1931年增为14.9万人。祖籍福建的华侨占10%左右,主要从事农业和商业。二战后,中国的移民大批涌入,华侨人数激增,尤以广东、福建、海南为最。[40]根据1963年柬埔寨人口普查统计,全柬人口为574万人,其中华侨42.5万人,占柬埔寨总人口的7.4%,主要分布在马德望、干拉、贡不、茶胶等省。[41]

1970年,朗诺发动政变,在长达20年的烽火岁月中,尤其是1975年红色高棉夺取政权以后,连年战乱,华侨华人大量非正常死亡和逃亡别国。据统计,1975年,柬埔寨全国人口约有700万,其中华侨50万;至1979年,有约200万人死于杀害、疾病和饥饿,其中有华侨25万人,占华侨总数的一半。另有10多万华侨逃亡至世界各地。[42]至1982年11月,全柬只有华侨华人6.4万人左右,其中4万人居住在金边,祖籍福建人约占20%,即1.23万人。[43]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柬埔寨和平进程的加快,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秩序的日益稳定,华侨华人人数又逐步回升。特别是1989年柬埔寨实行开放以后,华侨华人迅速增加。根据柬埔寨政府公布的数字,至1991年底,华侨华人增加到近30万人,其中金边市约有10万。[44]柬埔寨华侨华人祖籍主要为广东、海南、福建等省,约占华侨华人总数的80%,其中又以广东潮州籍人数为最多。祖籍福建人占20%左右,约有5万人。[45]虽然华侨华人人数增加了,但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的印支难民潮,使得柬埔寨华裔难民大量被美国、英国、法国等国接收。90年代后,大批华人则又以留学和亲属团聚等方式再次移民至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

2012年,柬埔寨公布,华人占总人口1%,大约为152,055人。按照方言群划分,共分为五大方言群,其中说潮州话者占60%,广东话占20%,闽南话占7%,客家话和海南话各占4%。[46]据此估算,柬埔寨的福建华人约为10,643人。然而,维基百科数据称,柬埔寨闽籍华人大体为82,600人。[47]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根据闽南话比例推算的柬埔寨闽籍华人人数被大大低估了。鉴于目前未有其他的资料可供参考,本文仅取区间值,即柬埔寨的闽籍华人大约在1万~8万之间。

(四)越南的闽籍华人数量

1962年,华人在北越约有3万~5.5万人;在南越(包括安南),1957年有华人(包括中越混血儿“明乡人”30万人)约80万~90万人,占南越总人口1370万人的5.8%~6.6%。[48]1975年,南北越统一后,全越南估计有华人约150万人(包括已归化为越南国籍的华裔越人),而此150万人中有三分之二集中居住于西贡(堤岸),其余50万人分布于其他大小城市,居住乡区从事农业的,所占比例很小。堤岸为南越主要商业城市,为西贡(胡志明市)之一部分,居民三分之二为华人(包括华裔越人和华籍越人),其原始籍贯以广东人为最多,其次为潮州人,两者合计约占华人总数的75%,客家人与福建人各占10%,海南人及其他省籍者各占5%。[49]另根据《福建省华侨志》的数据,20世纪下半叶,闽籍华侨占越南华侨总数的比例大约为20%。[50]

越南独立后,分别于1979年、1989年、1999年和2000年进行了四次人口普查,但均未公布华人祖籍地的人口比例。因此,本文参照前述闽籍华人占越南华人10%~20%的比例进行推估。2009年越南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越南华族人口数量为823,071人,[51]那么,越南闽籍华人大约在82,307人~164,614人之间。鉴于越南华族人口普查低估的现实,这个数字可能是较为保守的推估。①为避免不公正待遇和享受到更多的合法权益,越南有较大数量的华人更改了自己的民族成份,详见覃翊:《近年越南华人数量的估算与分析》,《南洋问题研究》2015年第1期。

(五)缅甸的闽籍华人数量

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相比,缅甸华人人数较少。1948年1月4日,缅甸独立,建立缅甸联邦,华人大概有50万左右。1988年,缅甸中央统计局公布,缅甸华侨华人约有80万。[52]缅甸曾于1973年和1983年进行过两次全国性人口普查,此前,缅甸对外公布的总人口为6100多万,其中缅族占65%。根据2014年人口普查,缅甸总人口达51,419,420人,华人占总人口3%,达1,542,582人。[53]这次发表的人口初步数据,引起广泛评论的是,总人口数字比预估的少了900万人。自2010年开始,缅甸人口一直被认为是6000万人,现在公布的数据却只有5100多万人。对于这一巨大差异,缅甸学界给出的解释是,近三十年来缅甸由于国内形势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难,大量缅甸公民涌往国外寻找出路,其中很多都是非法出境。此外,以果敢族和勐稳族的民族身份作为缅甸合法公民的华裔,其人员统计数量可能会被刻意隐瞒。人口普查显示,在缅甸国内人口中,男女比例出现失调的现象(男女比率达到93:100)。因此考虑到出国人口中男性占大多数比例,所以才使得目前缅甸国内人口中,女性比例大大提高,这是目前学界对缅甸国内人口男女比例失调和出境移民人数推测的间接证明数据的一个解释。②参见《缅甸之光报》(Myanma Alinn Daily)、《七日新闻日报》 (Seven Day Daily)、《声音日报》 (The Voice Daily)、《十一日报》(Daily Eleven)等的相关报道。

缅甸中央人口普查委员会公布的华人人口数量与美国国务院和中情局2012年公布的缅甸华人为1,637,540人存在些许差异。[54]美国部分研究缅甸的学者认为,缅甸实际的华人人口数量一直被低估,主要原因有:部分华人统计时注册为缅族,以防再次遭受歧视;有些华人与当地缅族人结婚而认同缅族身份;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法入境上缅甸的华人未进入人口统计范围之内等。[55]

学界涉及缅甸华侨华人规模的估算数据由30多万至300万不等,是对各国华侨华人数量估计悬殊最大的。庄国土教授以民国驻仰光总领事馆1947年查报的数据为36万、占缅甸人口的2.3%为基础,考虑1973年以后缅华非正常减少的因素及1950年国民党军溃退缅甸和“文革”期间云南知青大批前往缅甸的因素,取传统缅华社会占缅甸人口2.2%的估计,再考虑90年代以来大量中国新移民前往缅甸后的自然增长,推估缅甸的华侨华人应在250万以上。[56]

关于缅甸华人的籍贯,1931年英国殖民政府曾进行过一次人口调查,涉及华侨华人的籍贯,闽籍华人占全缅华侨华人总数的26%,云南籍占35%,广东籍占17%,湖北、山东、浙江等占22%。此后一直维持此比例,云南籍略有增加。[57]1962年,全缅华侨华人达30万,主要分布于180个市镇,以闽南人为主的闽籍华侨华人占全缅华人总量的50%。至1985年,全缅华侨华人增加至71万人,以闽南人为主的闽籍华侨华人约占40%,大多居住在仰光和沿海地区。[58]进入21世纪,关于缅甸华人的祖籍地分布,缅甸一直未公布官方数据。因此本文采取1931年英国殖民政府调查的福建华人占全缅华侨华人总数26%这一比例推估,如果2009年缅甸华侨华人总数为250万,则缅甸的闽籍华人大约为625,000人。

(六)老挝、文莱、东帝汶的闽籍华人数量

除了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相对确定的闽籍华人数量分析和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和缅甸可推算的闽籍华人数量外,老挝、文莱和东帝汶也有一小部分闽籍华人。考虑到上述三国人口普查和方言群统计均未公布闽籍华人的整体规模或者族群比例,可获得的资料不够充分,因此,无法对其进行较为合理的推估,仅能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进行简要介绍。

就老挝而言,福建省侨联课题组对老挝的调研报告指出,虽然目前老挝华侨华人在1万人左右,但是福建籍华人人数较少,截至2015年尚未建立福建籍华侨华人社团。[59]

就文莱而言,华人是文莱第二大民族,1990年华人占文莱总人口的20%左右,其中闽籍华人占80%,又以金门人最多。[60]金门历史上就是同安府的一部分,与闽南密不可分,金门人也是闽南人。庄国土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对文莱福建籍华人的比例推估,文莱有华侨华人近5万,福建籍(以金门人最多)约占60%,达3万多。[61]

东帝汶于2002年才脱离印尼独立,是东南亚最年轻的国家,闽籍华人资料相当稀缺。

表5 东南亚各国闽籍华人总量估算

四、结语

结上所述,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进行保守推估,截至2016年8月,东南亚各国闽籍华人总量为10,778,573人至11,585,880人之间。详见表5。

海外华侨华人数量的不确定一直是学术研究中的难题,东南亚地区由于各国复杂的情况,这一问题更为明显。多种因素导致东南亚闽籍华侨华人规模估算的困难。首先,二战以后,东南亚华侨华人规模估算的差异较大。这主要源自20世纪50年代后,绝大部分东南亚华人相继加入当地国籍,很多华人自愿或被迫同化于当地社会,隐瞒华人特征,导致“华人”身份认定的不确定性,在人口统计中多被归入土著民族,在此基础上推估闽籍华人比例,不确定性因素更加明显。其次,方言群比例统计资源有限。东南亚闽籍华人绝大部分仍保有方言认同,因此通过方言群比例进行估算,是推估闽籍华人规模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然而,东南亚除新加坡、马来西亚外,均未明确公布闽籍华人方言群的比例。只能根据历史资料所能汇总的比例进行推算,这直接导致闽籍华人规模的估算较为保守。最后,在东南亚语境里,不管是人口统计、方言群分类还是日常生活,闽籍华人的推估主要特指来自厦门、漳州、泉州闽南“金三角”的闽南人和闽南语,并未将来自福州、莆田和福清地区的闽北或闽东人包括在内,而后者通常单独另外归类,但目前资料和统计非常有限。另有客家人的规模也是汇总了广东和福建的客家人,所以无法单独评估出福建客家人的规模。

东南亚闽籍华人整体规模仍是以厦漳泉为主的闽南人为主,包含少数福州和小部分来自莆田的闽籍华人数量,保守推估东南亚闽籍华人约1200万。2015年,福建省侨办提出,全球闽籍华侨华人1580万,东南亚闽籍华侨华人占接近80%的比例,即1264万。福建省侨办所公布的数据包含了所有从福建各地移民出去的、现居住在东南亚各国的闽籍华侨华人数量。本文所保守推估的约1200万的数量仅是厦漳泉为主的闽南人和少数福州及莆田人,如再包含全部福州①曹云华教授曾在《诗巫的福州人:海外华人的模范》(《东南亚研究》2016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仅沙捞越州就有福州人20多万,诗巫有福州人8.9万。可见,来自福州片区的这部分闽籍华人比例也不少。、莆田、福清地区的闽北或闽东人在内,加上来自福建的客家人数量,则东南亚闽籍华人规模将会超过国内目前所公布的规模。

本文分析了东南亚闽籍华人数量的历史变迁与地区分布。在方法论上,本文根据东南亚各国的情况进行了分类处理。首先统计了有闽籍华人统计数据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三个国家,这一类国家的数据相对准确;然后通过收集分析人口普查、统计公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数据,推算印尼、泰国等国家的闽籍华人数量。尽管估算数值与实际人口数有一定的出入,但至少可以通过这些数值明了各国闽籍华人实际数量的区间范围。关于东南亚闽籍华人数量的研究,存在着统计口径上的诸多差别,本文的梳理也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注释]

[1]北京华侨问题研究会编印:《亚洲地区华侨情况介绍》,1955年,转引自林金枝、庄为玑:《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史资料选辑(福建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9页。

[2]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华侨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6页。

[3]林国平等主编:《福建移民史》,方志出版社,2005年,第296页。

[4]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研究报告》,《发展研究》2015年第6期,第8页。

[5]“第八届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闽侨网,2015年10月9日,http://minqw.fjsen.com/node_163493.htm。

[6]Lee Kuan Yew, My Life Long Challenge:Singapore’s Bilingual Journey,Singapore:The Straits Times Press,2012,p.140.

[7]Interview with Dr. Chiang Wai Fong,22 March 2013 from Soh Yi Da,The Power Dynamics of Chinese Dialects in Singapore,https://www.facebook.com/notes/soh-yi-da/the-power-dynamics-of-chinese-dialects-insingapore/10151412482383876/.

[8]Singapor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Population Trends 2015,2015,pp.37-39.

[9]新加坡节目:《你是福建人吗?》,《东南快报》2014年4月9日,A2版。

[10][马]林忠强、陈庆地等编:《东南亚的福建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2页。

[11]Yow Cheun Hoe,Guangdong and Chinese Diaspora: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Qiaoxiang,Routledge,2013,p.207.

[12]Teh Chee Jye and Lim Yong Long,“An Alternative Architectural Strategy to Preserve the Living Heritage and Identity of Penang Hokkien Language in Malays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Vol.4 No.3,2014,p.242.

[13]Chee-Beng Tan,“Chinese in Malaysia”,from Melvin Ember,Carol R. Ember,Lan Skoggard eds,Encyclopedia of Diasporas:Immigrant and Refugee 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Springer US,2004,p.699.

[14]曹云华、程荃:《诗巫的福州人:海外华人的模范》,《东南亚研究》2016年第2期。

[15]E.H.Blair and J.H.Robertson,The Philippin Islands,1493-1898,Cleveland:The Arthur H. Clark Co.,1903,Vol.14,pp.45,198,250,291;陈荆和:《菲律宾华侨史上的人口及居留地》,张其昀主编:《中菲文化论集》(2),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社,1960年,第308~309页;金应熙主编:《菲律宾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07页。

[16][22][新加坡]潘翎主编,崔贵强编译:《海外华人百科全书》,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8年,第188、187页。

[17]黄滋生、何思兵:《菲律宾华侨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74~278页。

[18]Victor Purcell,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pp.560-561.

[19]吴泰编:《晋江华侨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5页。

[20]Edgar Wickberg,“Som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Ethnicity in the Philippines”,Asian Culture,1993,No.14,p.24.

[21]庄国土、陈华岳等著:《菲律宾华人通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669页。

[23][菲]施振民:《菲律宾华人文化的持续——宗亲与同乡组织在海外的演变》,转引自洪玉华编:《华人移民——施振民教授纪念文集》,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1992年,第186页。

[24]“2015年菲律宾人口达1.018亿”,世界人口网,2015年1月20日,http://www.renkou.org.cn/countries/ feilvbin/2015/2514.html。

[25]Richard M. Burkey,Ethnic & Racial groups:the dynamics of dominance,Cummings pub.co.(Menlo Park,Calif.),1978.

[26]Leo Suryadinata,Evi Nurvidya Arifin & Aris Ananta, “The Ethnic Chinese:A Declining Percentage”,Indonesia’s Population:Ethnicity and Religion in a Changing Political Landscape,Indonesia’s Population Series,Singapore: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2003,pp.73-102.

[27]Kewarganegaraan,Suku Bangsa,Agama dan Bahasa Sehari-hari Penduduk Indonesia Hasil Sensus Penduduk 2010, Badan Pusat Statistik, 2011, http://sp2010.bps.go.id/files/ebook/kewarganegaraan%20penduduk%20 indonesia/index.html.

[28]廖建裕:《现阶段的印尼华族研究》,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8年,第39、46页。

[29]Charls A. Coppel,“The Chinese in Indonesia,the Philippines and Malaysia”,Papers on Far Eastern History,No.1(March 1970),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pp.3,5-6.

[30]唐润州:《印尼华人之变迁》,第六届中国海洋发展史研讨会论文,1995年3月30日-4月1日,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第1页。

[31]庄国土等著:《东亚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09页。

[32]吴凤斌主编:《东南亚华侨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54页。

[33]李学民、黄昆章:《印尼华侨史(古代至1949年)》,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29页。

[34]“尤权抵访印尼,原来这个国家与福建有这么特别的关系”,人民网,2016年4月23日,http://fj.people. com.cn/n2/2016/0425/c181466-28213359.html。

[35]Languages in Thailand-Thai,Chinese and English,Facts and Details,http://factsanddetails.com/southeast-asia/ Thailand/sub5_8c/entry-3211.html.

[36][美]施坚雅著,许华等译:《泰国华人社会:历史的分析》,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1~266页。

[37]卓正明主编:《泉州市华侨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第95页。

[38]郑来发主编:《漳州华侨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9页。

[39]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华侨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96页。

[40]王文元著,蔡华译:《法属印度支那与中国关系》,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第二研究室,1979年,第6~9页。

[41]柬埔寨政府发言人乔卡纳里公布数,美联社金边1998年11月7日电,参见《参考消息》1998年11月9日。[42][澳]本·基尔南:《波尔布特执政时期的柬埔寨华人》,《当代亚洲学刊》1986年第1期,转引自齐坚:《红色高棉时期柬埔寨华人的遭遇》,《炎黄春秋》1999年第9期。

[43][越]《人民报》1982年9月17日,转引自李恩涵:《东南亚华人史》,东方出版社,2015年,第573页。

[44]傅曦、张俞:《柬埔寨华侨华人的过去与现状》,《八桂侨刊》2000年第3期。

[45]杨力、叶小敦:《东南亚的福建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6页。

[46]“Ethnic groups statistics-countries compared”,Nation master,2012-09-02.

[47]“Cambodian Hokkien”,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mbodian_Hokkien.

[48]Victor Purcell,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pp.172-173.

[49]陈烈甫:《东南亚洲的华侨、华人与华裔》,台北:正中书局,1979年,第327~328页。

[50]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华侨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15页。

[51][越]中央人口与住房普查指导委员会:《2009年越南全国人口与住房普查》,河内:统计出版社,2010年,第135页。

[52]缅甸中央统计局:《缅甸联邦计划财政部统计年鉴(1979-1989)》,昆明:云南国际问题研究所,1991年,第15页。

[53]数据资料来源:缅甸中央人口普查委员会于8月30日公布的初步数据资料。“缅甸公布2014年人口普查结果”,《光明日报》2014年8月31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4-08/31/ nw.D110000gmrb_20140831_7-08.htm?div=-1。

[54]CIA-The World Factbook,CIA.GOV,2012-05-11,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 geos/bm.html; U.S. Relations with Burma,State.gov,2012-05-11,http://www.state.gov/r/pa/ei/bgn/35910. htm#people.

[55]Michael Barry Hooker,Law and 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2002; Lex Rieffel,Myanmar/Burma:Inside Challenges,Outside Interests,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10,pp.95-97.

[56]庄国土、刘文正:《东亚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30页。

[57]方雄普:《有关缅甸华侨华人族群的几个问题》,《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58]郑灿山主编:《在缅甸的泉州乡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第4~5页。

[59]“福建侨联将鼎力支持老挝福建商会筹备工作”,中国侨网,2015年2月28日,http://fj.sina.com.cn/ minshang/msjj/2015-02-28/130816599.html。

[60]杨树清:《金门族群发展》,(台湾)稻田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第262页。

[61]庄国土:《华侨华人分布状况和发展趋势》,国侨办政研司,2011年,内部发行,第268页。

[责任编辑:乔印伟]

Fujianese Population in Southeast Asia since the 1950s

KANG Xiao-li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chool at Xiamen,Xiamen 361027,China)

Southeast Asia;Fujianese overseas; overseas Chinese population;population estimation

It has been difficult to estimate the popul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circumstance in Southeast Asia is especially complicated due to various reasons. 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published in China as well as census data,yearbooks,statistical publications and internal publications by Chinese communities in Southeast Asia,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population change and distribution of Fujianese in Southeast Asia and estimates the Fujianese population in Singapore,Malaysia,Philippines,Indonesia,Thailand,Cambodia,Vietnam,Myanmar,Laos,Brunei and East Timor. It estimates that there are more than 12 million Fujianese in Southeast Asia in total.

D634.333

A

1002-5162(2016)03-0035-13

2016-06-15;

2016-08-05

康晓丽(1983—),女,中共厦门市委党校、厦门市行政学院、厦门市社会主义学院、厦门市中华文化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移民、留学生、中外侨务政策比较研究等。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与东南亚闽籍华人社团的作用研究”(FJ2015C044)、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南亚闽籍华人的再移民”(FJ2015TWB004)之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人口普查华侨东南亚
我的华侨老师
无人机助力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学问多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人口普查为什么既要“查人”又要“查房”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