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念奴娇》与《雨霖铃》中看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区别
2016-10-17李小莉
【摘 要】宋词在风格上有豪放和婉约之分,通过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铃》的比较阅读,从题材、写景、抒情三方面窥一斑而见全豹,发现一些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区别。
【关键词】豪放;婉约;广泛;狭窄;直抒胸臆;含蓄婉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289-01
宋词在风格上有豪放和婉约之分,二者可谓是双峰对峙,泾渭分明。词这种文学体裁,从她产生之初的“诗之余”的说法开始,就决定了她徘徊于歌舞庭宴之间,以抒发吟咏风花雪月、缠绵悱恻的感情为主。所以说,“诗以言志,词以言情”。品读宋词,更多的是领会柳永“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风情;体味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哀婉。婉约词绝对占宋词的主流地位。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行进到苏轼身边时,这个中国文坛的巨匠以其开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概,为中国的词坛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从此,豪放词和婉约词双璧争辉,大放异彩。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十二课是《宋词两首》,安排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铃》。把这两首词放在一块儿比较阅读,我认为编者的安排是颇具深意的。两首词,分别是豪放词和婉约词的经典之作,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通过这两篇经典之作,窥一斑而见全豹,是能够发现一些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区别的。
一、豪放词题材内容广泛,婉约词多限于闺阁幽怨,离愁别绪
这一特点与词的产生不无关系。词原来从民间小调发展而来,本来就是为和乐演唱而作的歌词,最初的演唱目的多为歌姬们为愉悦宾朋,喝酒助兴而已,演唱场合也多为各大官宦人家的酒席宴上、秦楼楚馆,自然而然地就决定了以伤别离、缠绵悱恻,闺阁幽怨为主要内容。在经历了晏殊、温庭筠等人小令的婉约、艳丽之后,柳永开始了大量慢词的创作,真正开启了北宋词的新天地,“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柳永的艳词,基本定型了婉约词的取材范围。历史的镜头转到了苏轼处,尽管现存豪放词不多,但他的笔下,词的题材被大大拓宽,从沙场征战的豪迈(《江城子密州出猎》)到人生失意的感慨(《念奴娇赤壁怀古》),从旷达超脱的《定风波》到表现失意之悲的《水调歌头》,确立了豪放词题材多样性的风格。
二、豪放词写景大开大合,气势雄浑;婉约词写景清丽真切,委婉细腻
《念奴娇》在开篇之初就营造出古赤壁战场雄奇壮阔的景色。开篇即景抒情,时越古今,地跨千里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其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集中描写了古战场雄奇壮观的景象:“乱石穿空”为仰视所见,直击群山直刺云霄之形,“惊涛拍岸”让人若闻波涛汹涌之惊心动魄,“卷起千堆雪”又可见群浪拍岸之形状与颜色,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世界。再观柳永的《雨霖铃》,起首就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出一个萧瑟凄冷的秋天,一对恋人在雨后的阴冷的黄昏四目相对、凄惨分别的场景。寒蝉凄切而急促的的鸣叫声中,暮色四沉,骤雨滂沱之后,在这样细腻的景物描写中,让人感觉到真的是无处不凄凉。
三、豪放词的抒情多为直抒胸臆,婉约词更多的是含蓄婉约
词作抒情,这一文体特征决定了词中抒发情怀的特性,婉约词囿于娱兴遣宾的需要,提出“乐化”的特点,因此多含蓄婉约;而豪放词则更多的是“诗化”的词,在苏轼“以诗为词”思想的影响下,讲究的是抒情言志的自由,大多直抒胸臆。我们来看柳永的《雨霖铃》,全词围绕“伤别离”而构思,从开头的“寒蝉凄切”三句,即景中含情,营造出凄凉的氛围,“都门”两句,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续,欲留不得,“执手”两句,再加涂抹,更让人伤心失魄,“念去去”以下几句,表面是想象别后场景,却句句含情,旅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见无期,景物边而情无限。下阙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景凄凉,情迷离。结尾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更是叹后会无期,“余恨无穷,余味不尽”。这首词是层层铺叙,反复渲染,尽情描绘,情景交融。反观苏轼的《念奴娇》,则在极写周瑜非凡的儒将风采之后,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感慨身世,言生命短暂、人生无常,悲叹年华虚掷。“人生如梦”更是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短短几句,就直接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抑郁与感慨。
当然,婉约词与豪放词还有很多不同,如婉约词更注重形式、刻意于韵律和谐,而苏轼却打破了“词必谐律”的陈规,更多的注重内容为形式服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不同,就未必能从我们所举两例课文就能看出了。要想探索中国古诗词这座瑰丽而丰富的宝藏,恐怕也只有深入进去,认真钻研,才能真正的一窥端倪,发现古典文化的惊人之美吧。
参考文献:
[1]倪文锦主编.语文教学参考书(基础模块)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夏承焘主编.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3]唐圭璋.唐宋词简释[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
李小莉(1973-),女,汉族,河南安阳人,学士,河南省滑县职教中心,中专讲师,研究方向:中学汉语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