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的地质往事
2016-10-17安钟汝罗昊
安钟汝 罗昊
我喜欢层峦叠嶂的山峰。我们常在没有人烟的地方工作,每次上山,除了几个地质人员外,很少能见到人。有时,骑着牦牛或骆驼要走上一天。我一边走一边唱,把从小学会的歌曲都唱上一遍。空旷的山野,只有我的歌声在山谷里回响。——温家宝
“我至今还记得他在祁连山野外考察时攀着绳子过河时的样子。两条腿搭在绳子上,双手握着绳子交替往前移动,整个人在绳子上摇摇晃晃。”
73岁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退休干部兰方手拿《温家宝地质笔记》对记者说。他曾是温家宝在甘肃地质局区测二队的同事。
自3月26日在全国发行上市后,《温家宝地质笔记》一书广受好评。这本近52万字的书稿,以忆文和笔记结合的独特方式记录了温家宝1968年至1985年的地质往事。
队里来了个研究生
“这人叫温家宝,是北京地质学院毕业的研究生,还是个党员。”
1968年春节刚过,地处酒泉的甘肃省地质局区测二队新来了一位穿着蓝色卡其队服、身形清瘦的年轻人。听到队友们的议论,刘霄祥开始留意这位新来的同事。
刘霄祥与温家宝在甘肃同事多年,曾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参事。当时,区测二队有近四百人。1965年之前,甘肃省地质局原有一个区域测量队。1965年,为支援三线建设,黑龙江、宁夏的一批地质队员来到甘肃酒泉,重新组合成立了区测二队。随后,每年都有一批大中专学生和技术人员分到队里。
刘霄祥说:“我们队里大部分技术人员是大中专毕业生,研究生以前还没有过,队里的党员也很少。凭着这个身份,他本来可以分到高校或者研究所工作,为什么要到我们这里?”
85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原北京地质学院)原校长赵鹏大,在担任校长期间经常听到学校老师聊到学生时期的温家宝:“当时国家号召支援三线建设,号召年轻人去西部,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温家宝是响应国家号召去甘肃的。”
温家宝在书中还回忆了自己从北京启程到甘肃时的情形:1968年初,刚过完春节,告别父母,“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我挤上了从北京驶往兰州的列车。”行李很简单,“一个装衣物的帆布箱、一套用儿时曾用过的油布捆绑的被褥、两个装满书籍的木箱。列车在逆风怒号中开动了。我此行是前往甘肃省地质局报到,那将是我从事地质工作的新起点。”
在长达六年的野外地质工作经历中,兰方和温家宝在工作上互相协作,生活上同甘共苦,一个锅里吃饭,一顶帐篷里休息。他说,家宝很大的特点是爱学习、爱看书。晚上常点蜡烛苦读,看各种各样的书。
风雪中的地质笔记
见证那段岁月的,还有《温家宝地质笔记》所引用的45本笔记。
在书中,所有的野外地质笔记簿影印件,文字工整,几乎没有涂抹的痕迹,手绘地质图像印刷一般清晰。
40多年前,甘肃地质局发的野外记录簿是红色的本子,业内人把它简称为“野簿”。野外考察队员每次在野外考察,要在记录簿上画地质图、标明岩层结构、地理坐标等。
这45本笔记并非温家宝全部的笔迹资料。温家宝在书的自序中写道:“可惜的是,由于单位多次变动、个人多次搬迁,我的一些地质笔记、图标资料、手稿及标本等散失了。”
“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温家宝第一次引起马海山的注意,就是因为这句话。“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年轻人很不一样。他很认真,为了一个考察点,多远多难走的路他都要去。”
1970年,温家宝分到马海山担任组长的区测二队五分队矿产组,正式参加野外考察。
马海山回忆,温家宝每天上山都要做记录。晚上,给素描图、剖面图着墨,还要总结分析各种资料。
兰方说,在当年分队组织的野外原始资料展评会上,家宝的野外记录文字工整,文笔流畅,看上去像印刷一样整洁,深得好评,一直是大家学习的楷模。
在书里,温家宝解释了为什么自己把找煤放在那么重要位置:那时,许多农民温饱无法解决,一天只能吃两顿饭,烧火做饭多用麦草、玉米秸,寒冬腊月,取暖煨炕也多用牛粪、秸秆等。有人进入祁连山北坡,砍伐极为珍贵的松柏涵水林带,或河沟中的灌木林。
梦里常回祁连山
温家宝在书中说,“我难忘祁连山的找矿岁月,怀念昔日的同事,牵挂着甘肃的发展。”
1995年6月、2002年9月、2009年10月,温家宝到甘肃出差期间,都曾专门抽时间看望过去的老同事。
据媒体报道,2002年9月温家宝在酒泉看望老同事时说:“多年来我一直想着大家。”
他看到原政治处主任白志荣,问他,“您心宽人好,是我的老领导。对了,您吃饭还搁醋吗?”
多年来,温家宝一直保持着与老同事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2005年,住在长春的老同事张庸接到温家宝的一封来信,随信寄了两千块钱,请他转交一位叫周振环的老同事。
温家宝在信中说:“知周振环身患重病,甚为挂念,特寄上两千元,以助他治病之需。”
张庸和周振环都是温家宝在甘肃地质局第二区测队的同事,周振环曾和温家宝一起出野外考察。
摘自《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