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新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的作用方式及田间防效
2016-10-17赵建江王文桥马志强孟润杰毕秋艳韩秀英
赵建江 王文桥 马志强 孟润杰 毕秋艳 韩秀英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 071000)
两种新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的作用方式及田间防效
赵建江王文桥马志强孟润杰毕秋艳韩秀英*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 071000)
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2种新杀菌剂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SC)和22.5%啶氧菌酯SC对番茄灰霉病的作用方式及田间防效。结果表明: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和22.5%啶氧菌酯SC对番茄灰霉病保护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4.04 μg·mL_1和10.79 μg·mL_1,治疗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26.30 μg·mL_1和45.93 μg·mL_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新药剂在推荐剂量下对番茄灰霉病防效可达80%以上,可用于番茄灰霉病的防治。
番茄灰霉病;氟吡菌酰胺;肟菌酯;啶氧菌酯;防治效果
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是当前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设施番茄上危害尤为严重,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在10%~20%,严重者可达60%以上,甚至绝收(Elad et al.,2007)。生产上灰霉病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目前,防治灰霉病的常规化学杀菌剂如苯并咪唑类的多菌灵、N_苯氨基甲酸脂类的乙霉威、二甲酰亚胺类的腐霉利、苯胺基嘧啶类的嘧霉胺等均因灰葡萄孢抗药性的产生,而导致防效降低(Sun et al.,2010),生产中亟待开发新型高效杀菌剂。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SC)和22.5%啶氧菌酯SC均为近年来在我国登记用于防治番茄病害的杀菌剂,为了解这2种新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杀菌剂课题组开展了这2种新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的作用方式及田间防效的研究,旨在为合理使用新药剂及有效防治番茄灰霉病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供试菌株 番茄灰霉病菌(XSZ1),2013年采自河北省徐水县白塔铺村,经分离、纯化后,于PDA斜面上4 ℃保存。
1.1.2供试番茄品种 室内试验番茄品种为L402,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田间试验番茄品种为东圣,陕西东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1.3供试药剂 42.8% 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露娜森),由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提供;22.5%啶氧菌酯SC(杜邦阿砣),由美国杜邦公司生产提供;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WP),由河北三农农用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提供;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WG)(凯泽),由巴斯夫欧洲公司生产提供;400g·L_1嘧霉胺SC(施佳乐),由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提供。
1.2试验方法
1.2.1药剂的保护及治疗作用 试验于2014年2月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进行。在32穴育苗盘中采用基质(泥炭:园艺蛭石:珍珠岩=5.0 V:2.5 V:2.5 V)育苗,待番茄长至5片真叶时,移栽至直径为15Cm的花盆中;待番茄长至7~8片真叶时,选择长势一致的第5、6片真叶,将其剪下,用脱脂棉包裹叶柄,正面朝下,置于铺有湿滤纸、直径为15Cm培养皿中。在预培养3d的番茄灰霉病菌边缘,打取直径为5mm的菌饼,然后向培养皿内每个小叶中间倒置接种1枚菌饼。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和22.5%啶氧菌酯SC的处理浓度分别为250、50、10、5、1 μg·mL_1和150、30、6、3、1 μg·mL_1。保护试验喷药后24 h 接种(孟润杰等,2009),设50%异菌脲WP为对照药剂(CK1)(浓度分别为400、100、50、10、5 μg·mL_1);治疗试验接种24 h后喷药,设50%啶酰菌胺WG为对照药剂(CK2)(浓度分别为400、100、50、10、5 μg·mL_1)。每处理接种5片叶,2次重复。在23 ℃恒温下,每天24 h光照培养2~3d,待对照完全发病后,用直尺测量病斑的直径(康立娟等,2000),根据病斑的直径,计算各处理的相对防效,利用DPS 7.05软件计算供试药剂对灰霉病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值)。
相对防效=〔(对照病斑直径_菌饼直径)_(处理病斑直径_菌饼直径)/(对照病斑直径_菌饼直径)〕×100%
1.2.2田间药效试验 2014年田间药效试验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白塔铺村进行。番茄在32穴育苗盘中育苗,待1月20日左右、番茄长至5~6片真叶时定植,每667m2定植3 000株,该试验地区种植番茄12 a以上,灰霉病历年发生。试验共设8个处理: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处理的有效成分剂量为:150、185、225g·hm_2;22.5%啶氧菌酯SC处理的有效成分剂量为:100、135g·hm_2;设50%啶酰菌胺WG为对照药剂(CK1),有效成分剂量为360g·hm_2;设400g·L_1嘧霉胺SC为对照药剂(CK2),有效成分剂量为560g·hm_2;以清水为空白对照(CK0)。小区面积15m2,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处理4次重复。于初现番茄灰霉病时,将病叶、病果摘除后喷施第1次药,于2月25日和3月6、14日共施药3次。采用“卫士”牌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雾,药液用量为900 L·hm_2,先喷清水对照,喷施试验药剂时按浓度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换药前认真清洗喷雾器。
2015年田间药效试验仍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白塔铺村进行,种植模式及试验处理与2014年一致,番茄于1月15日左右定植,番茄灰霉病零星发病时,将病叶、病果摘除后,开始喷施第1次药,分别于3月6、13、21日共施药3次。
施药前灰霉病零星发生,将病叶、病果摘除后施药,病情基数视为零,末次用药后7d,调查发病情况及施药后番茄是否受到所施药剂的影响,药害的症状类型以及药害的程度等。每小区随机5点取样,每点调查2株,每株调查全部叶片和果实的发病情况。病害分级标准参考田间药效试验准则_杀菌剂防治蔬持灰霉病(GB/T 17980)进行。计算病果率、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
1.2.3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DPS 7.05软件中LSD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药剂的保护及治疗作用
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和22.5%啶氧菌酯SC均对番茄灰霉病表现出良好的保护作用,EC50值分别为4.04 μg·mL_1和10.79 μg·mL_1,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异菌脲WP;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对番茄灰霉病的治疗作用显著优于22.5%啶氧菌酯SC,但与对照药剂50%啶酰菌胺WG剂没有显著差异;42.8% 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和22.5%啶氧菌酯SC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作用优于治疗作用(表1)。
表1 2种新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2.2 田间防效
2014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表2),42.8% 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有效成分剂量为150、185和225g·hm_2时以及22.5%啶氧菌酯SC有效成分剂量为135g·hm_2时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05%、87.25%、90.62%和86.21%,与对照药剂50%啶酰菌胺WG在有效成分剂量为360g·hm_2时的防效(87.50%)没有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对照药剂400g·L_1嘧霉胺SC有效成分剂量为560g·hm_2的防效(61.27%)。22.5%啶氧菌酯SC有效成分剂量为100g·hm_2处理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为81.10%,显著低于对照药剂50%啶酰菌胺WG有效成分剂量为360g·hm_2的防效,但显著高于对照药剂400g·L_1嘧霉胺SC有效成分剂量为560g·hm_2的防效。两种新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番茄安全,未发现其对番茄的生长发育有何不良影响,试验剂量可为推荐使用剂量。
2015年田间试验结果(表2)与2014年一致。
表2 2种新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的田间防效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和22.5%啶氧菌酯SC对番茄灰霉病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且保护作用优于治疗作用,田间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在抗性检测中发现,从试验地采集分离的番茄灰霉病菌已经对多菌灵、乙霉威和嘧霉胺普遍产生了抗性(陈治芳,2011),而新药剂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和22.5%啶氧菌酯SC在推荐剂量下仍对番茄灰霉病防效达8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防效,表明这两个药剂对番茄灰霉病与多菌灵、乙霉威和嘧霉胺间不存在交互抗性,可以用于灰霉病的防治。
氟吡菌酰胺属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对灰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菌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阻碍其能量代谢,进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张晓柯等,2015)。肟菌酯和啶氧菌酯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多种病害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病原菌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复合物Ⅲ相结合,阻断电子传递,破坏能量的合成,从而抑制真菌生长或杀死病菌(思彬彬和杨卓,2007)。该类杀菌剂具有较高的抗性风险,氟吡菌酰胺与肟菌酯复配后,虽可以降低两药剂的抗性风险,但由于番茄灰霉病菌具有繁殖快、易变异和适合度高等特点被划分为高抗性风险病原菌(纪军建,2012),因此,为了有效治理番茄灰霉病菌的抗药性,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露娜森)和22.5%啶氧菌酯SC(杜邦阿砣)在防治灰霉病时应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交替使用。
陈治芳.2011.杀菌剂混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毒力增效研究〔硕士论文〕.保定:河北农业大学.
纪军建.2012.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和氟啶胺的抗性风险研究〔硕士论文〕.保定:河北农业大学.
康立娟,张小风,王文桥,马志强,马振国.2000.灰霉病的抗药性与适合度测定.农药学学报,2(3):39_42.
孟润杰,王文桥,刘长令,韩秀英,马志强,张小风.2009.唑胺菌酯对黄瓜白粉病的作用方式及其内吸传导性.植物保护学报,35(3):287_288.
思彬彬,杨卓.2007.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世界农药,29(6):5_9.
张晓柯,韩絮,马薇薇,张雪,张轩瑞,段亚冰,陈长军.2015.江苏省草莓灰霉病菌对氟吡菌酰胺敏感性基线的建立及抗性风险评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38(5):810_815.
Elad Y,Williamson B,Tudzynski P,Delen N.2007.Botrytis spp. anddiseases they Cause in agriCultural systems_an introduCtion. Netherlands:Springer Netherlands:1_8.Sun H Y,Wang H C,Chen Y,Li H X,Chen C J,Zhoumg.2010.
Multiple resistanCe of Botrytis cinerea on vegetable Crops to Carbendazim,diethofenCarb,proCymidone,and pyrimethanil in China. Plantdisease,94(5):551_556.
Actionmode and Field Control Effi ciency of Two New Fungicides against Tomatograymould
ZHAO Jian_jiang,WANG Wen_qiao,MA Zhi_qiang,MENG Run_jie,BI Qiu_yan,HAN Xiu_ying*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IPM Center of Hebei Province,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Pestmanagement on Crops in Northern Region of North China,Ministry of Agriculture,Baoding 071000,Hebei,China)
The aCtionmode of 42.8% fluopyram + trifloxystrobin SC and 22.5% piCoxystrobin SC were tested by in vitro leavesmethod,and the Control effiCienCy on tomatograymould was assessed though field tri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50values for proteCtive aCtivity of 42.8% fluopyram + trifloxystrobin SC and 22.5% piCoxystrobin SC were 4.04 μg·mL_1and 10.79 μg·mL_1,respeCtively. The EC50values for treatment of these 2 new fungiCides were 26.30 μg·mL_1and 45.93 μg·mL_1,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field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he Control effiCienCy of these 2 new fungiCides on tomatograymould applied under the reCommendeddosages was over 80%. Therefore,they Can be used for Controlling tomatograymould.
Tomatograymould;Fluopyram;Trifloxystrobin;PiCoxystrobin;Control effiCienCy
赵建江,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杀菌剂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E_mail:Chillgess@163.Com
(Corresponding author):韩秀英,研究员,主要从事杀菌剂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E_mail:xiuying_han@yahoo.Com.Cn
2015_11_23;接受日期:2016_02_23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A2015120304),“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9B06),公益性行业专项(201303023),河北省财政专项(F15C10002,F15C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