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文化的主体重构研究
2016-10-17王万君哈尔滨市方正县文化馆黑龙江哈尔滨150800
王万君(哈尔滨市方正县文化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800)
中国音乐文化的主体重构研究
王万君
(哈尔滨市方正县文化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800)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国音乐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迁,同时不能忽视的是我国音乐文化之根发生了巨大错位,失掉了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以及文化主体地位。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迅速提高,而我国文化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对中国音乐文化进行主体重构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音乐文化;主体重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中国音乐文化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我们必须清晰地看到和警醒我国的音乐文化之根错位严重,如果长此以往,音乐文化的主体地位会进一步丧失,也难以传承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我国文化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为了逐步建立起能够和我国的国际地位以及经济实力相当的音乐文化实力,必须重视中国音乐文化的主体重构,确定正确的音乐文化发展方向,并在实践当中获得更大发展。
一、树立音乐文化主体性理念
中国音乐的产生发展以及传承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同时也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忽视了主体性,单一的强调音乐技术。中国的音乐文化在表现特征、形态以及手段等方面,没有充分发挥民族音乐文化的主体价值,过多强调了西方的客体地位。因此,要对中国的音乐文化进行主体重构,必须要逐步树立起音乐文化主体性理念,确立中国音乐文化的主体意识,并在此基础之上,使文化体验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使中国的音乐文化能够在传承的过程中,保持优良的文化形态。音乐文化要想获得发展需要在它所处的文化环境当中获得发展的营养和源泉,因此主体性观念的树立和发展显得更为重要。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在音乐创作、教育以及音乐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片面强调技术至上,忽视了对音乐文化的阐释和理解,从而影响到了文化的发展。因此,建立主体性理念是我国音乐文化主体重构的迫切需求。
二、树立母语文化主体性理念
一个民族的标志以及灵魂在于民族文化,同时民族文化也是一个民族得以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如果失去了民族独有的母语文化,那将会等同于民族的毁灭。中国音乐文化的主体重构要求我国的音乐文化能够将母语文化作为主体,在树立良好的文化主体意识基础之上,逐步建立中华民族母语系统的音乐文化体系。因为就音乐和音乐文化而言,民族音乐的表达形式、思维、感知的根源在于这个民族独有的母语文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音乐文化呈现出衰落特征,并且正在被动地接受变迁,逐步失去民族音乐文化的优越感和特色,尤其是在音乐文化的欣赏以及评价方面。究其根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音乐文化与母语文化逐步脱离,造成了文化之根的错位,影响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以及主体地位的丧失,因此树立母语文化主体性理念迫在眉睫且势在必行。
三、音乐文化传播主体重构
中国音乐文化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如何直接受到大众媒体的影响。传播中国音乐文化的人包括两类:第一类是传播中国音乐文化的主动者,如歌手、音乐教学人员、音乐研究人员、民间艺人等,他们肩负着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同时也需要他们逐步构建起符合现代文明发展的中国音乐文化体系。第二类是传播中国音乐文化的被动者,一般而言,他们是中国音乐文化的爱好者以及接受者,其中以青少年最为突出。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必须进行传播主体的重构,促进双向主体的有效互动,加强代际间的文化交流。
四、音乐文化话语主体重构
就音乐教育而言,中国音乐文化正逐步呈现外语化和单语化倾向。但是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中国音乐文化要形成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必须进行话语主体的重构,将母语文化作为主体语言,从而提高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在不断地进行结构和基础层面的整合,其最终目标是为了逐步建立母语文化系统,并在全球一体化的新形势下,还能够坚持母语文化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当中,为了不被强势文化取代,并获得平等的权利和尊重,就必须坚持母语文化与主体重构,保持自身的音乐文化特色和个性。中国音乐文化要获得长足发展,除了要吸收其他优秀文化之外,更要将母语作为音乐话语的主体,用坚定的主体意识参与激烈的全球文化合作以及竞争。
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需要借助人的力量,而且最为重要的是需要进行音乐文化主体的重构。随着文化的发展以及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从而影响到了文化的传承以及音乐文化主体地位的保持。中国音乐文化在进行主体重构时要坚持文化主体性理念以及母语文化主体性理念,并进行传播主体和话语主体的重构,提高我国的音乐文化实力。
[1]张萍.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与中国文化的整合[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52-53.
[2]宋光.音乐文化的分区多层构成:关于音乐文化学学科建设的目标、方法、步骤的若干建议[J].中国音乐学,2011,(20):151-152.
J602
A
1007-0125(2016)09-0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