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波农民涉农旅游创业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6-10-15袁平张舜

中国市场 2016年34期
关键词:创业农民

袁平+张舜

[摘要]文章以宁波地区农民涉农旅游创业者为研究样本,了解农民涉农旅游创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对政府完善政策给出意见。

[关键词]涉农旅游;创业;农民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4.251

1 引 言

创业是激发农村活力的关键之一,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以及提升农民地位的重要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相提并论,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中的地位。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来看,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强化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国家“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两型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整体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同时提出要“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农民涉农旅游创业既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有力补充和主要载体,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农民涉农旅游创业带来了巨大的契机。

根据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年底,依据所在区域的城乡划分标准划分,宁波城镇人口为379.0万人,占64.6%,乡村人口207.5万人,占35.4%。在农业旅游方面,宁波2015年新增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累计达4个,新增市级以上农家乐特色村(点)17个,累计达160个,其中省级村47个、点33个。全市农家乐休闲旅游接待游客3463.9万人次,营业收入33.8亿元,分别增长22.9%和21.9%,解决农民就业6万人。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农村地区,通过组织乡村资源,开展涉及农林牧副渔相关旅游休闲产业的商业经济活动,开展农民涉农旅游创业方面的研究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它将有助于宁波市委市政府出台有关支持农民涉农旅游创业的相关政策。

关于农民涉农旅游创业的概念目前文献中还没有相关的研究,而文献中关于农民创业和涉农旅游概念的相关表述为:农民创业行为就是以所掌握的资金、资源为手段,利用自身的技能、知识、观念思想等,以一种新方法、新形式、新组织结构来从事生产经营和商业经营的活动。其中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农民还是以传统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从事农业生产,还在土地上劳动,但却组成生产联合体进行生产经营或以一种全新的规模和组织进行生产的,这也称之为创业。因为这与一贯的、传统的农业生产有所不同;第二,不以土地作为主要生产资料,而是脱离了土地转向所从事的产业业态的(初明达,2008)。涉农旅游,即与农林牧副渔相关的旅游休闲产业。涉农的旅游产品和游憩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几乎包括了观光、休闲、度假、会展、康体、娱乐、科普等不同功能,山、水、林、田、村、镇等不同环境,自然生态、人工生态、田园乡村、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不同层次的旅游结构(林峰和杨光,2006)。现有文献中专门研究农民涉农旅游创业的文献还很少见,因此关于这一概念也无明确的界定。文章通过对农民、创业、农民创业和涉农旅游的文献研究,同时根据本文的研究背景,将农民涉农旅游创业行为定义为“住在农村地区并具有农村户籍的人,以家庭为依托,通过组织乡村资源,以实现财富增加或谋求发展机会为主要目的,开展涉及农林牧副渔相关旅游休闲产业的商业经济活动。”

2 宁波农民涉农旅游创业的现状

本文基于对已有农民创业和旅游创业方面文献的分析,以及对宁波各类涉农旅游创业农民的定性访谈资料的分析,编制了宁波农民涉农旅游创业行为调查问卷。本研究以宁波市农民涉农旅游创业企业作为样本,所用的抽样方法为便利抽样,在取样的过程中尽量考虑到不同类型涉农旅游创业企业之间的平衡,所选企业主要集中于宁波东钱湖、象山石浦、宁海、奉化、余姚等农民涉农旅游创业集聚的地区。本研究采用办公室访谈的方法收集数据,访谈对象主要为涉农旅游企业的创业者或主要合伙人,这样可以保证其回答的内容可以代表创业企业的基本情况。为了确保访问的顺利进行,研究人员首先在访问前通过电话与被访者取得联系,当被访者同意访问后,预约时间,然后对被访者进行面访,访问地点主要是在被访者的办公室或接待室。每次访谈持续20~30分钟,每次访问有两名以上成员参加,一位负责访问,另外一位负责记录及访问后资料的归纳与整理。本研究通过办公室访谈了150家企业相关人员,经整理、筛选共得113个有效样本,有效样本回收率为75.33%。本研究在分析过程中使用SPSS16.0软件对样本进行了数据录入,并在此基础上对样本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这些分析中得出宁波地区农民涉农旅游创业的现状。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包含三大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访创业者个人基本情况及其创业背景;第二部分是创业企业的基本情况;第三部分是创业企业所在地区的创业环境。

2.1 被访创业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创业背景分析

在问卷调查的113位被访者中,男性为71位,所占比重为62.8%,女性为42位,所占比重为37.2%。被访者的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为63岁,平均年龄为39岁,被访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之间,占总体的78.7%。从受教育程度上来看,初中及以下学历的被访者为53位,所占比重为46.9%,中专/高中学历的被访者为34位,所占比重为30.1%,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被访者为26位,所占比重为23%。由此可知,目前宁波涉农旅游创业者的受教育程度大多只完成了初等教育,对其开展创业及管理方面的技能培训十分必要。从家庭常住人口和家庭劳动力的情况来看,3~6人的创业者家庭结构比较普遍,所占比重也最大,见表1。

从对被访创业者的创业背景信息分析中可知,大部分被访创业者家中均承包有一定的耕地(有承包耕地的创业者占比为78.8%,而具备与创业企业相关技能的创业者占比为48.7%,大部分创业者都曾有过非农工作经历,其平均非农工作经历为8年左右,但其中只有25.7%的创业者曾在企业中从事过管理或销售工作,34.5%的创业者具有与创业企业相关行业的从业经历,41.6%的创业者在此之前曾有过创业经历,而之前曾拥有成功创业经历的被访创业者所占比重为28.3%。

2.2 创业企业的基本情况分析

本研究调查的113家涉农旅游企业中,其主营业务主要集中于农家乐、民俗和蔬果种植与采摘这三种类型,占比分别为55.8%、25.7%和13.3%,见表2。

从企业拥有的员工人数来看,创业企业拥有员工人数均值为8.73人,大部分创业企业员工数为2~6人(占72.5%),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创业企业的资产规模差异较大,113家创业企业的资产规模均值为118.38万元,企业资产规模主要集中在20万元、30万元、40万元和50万元,占比分别为7.3%、10.9%、8.2%和12.7%。近三年企业年均销售收入均只为55.72万元,近三年企业年均销售收入主要集中在20万元、30万元和50万元,占比分别为14.9%、15.8%和11.9%。近三年的销售额增长情况,42.5%的企业与往年基本持平,46.9%的企业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增幅为10%~50%。

从厂房或经营场地情况来看,自有房所占比重最大,占比为45.1%;租用的占比为32.7%;购买占比为18.6%,借用所占比重最小,仅为3.5%,见表3。

被访创业企业中,32.74%的创业者属于独立创业,以合伙方式进行创业的企业所占比重为67.26%,而且其合伙方式主要集中在夫妻合伙、与父母合伙和与亲戚合伙等几种类型,其中尤以夫妻合伙占比最大,占所有被访创业者的53.10%,见表4。

企业日常经营资金来源中,以自有资金为主,占比为59.3%;其次是亲戚间借款,占比为18.6%;而从银行和信用社贷款所占比重为13.3%,见表5。

2.3 创业企业所在地区的创业环境

本文的被访创业者其所处地区的农民涉农旅游创业主要集中于旅游饭店(含农家乐、渔家乐、特色小吃等)、旅游采摘(蔬菜、水果、茶叶采摘)、旅游住宿(民宿为主)等类型。

各级政府在农民涉农旅游创业中,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商业环境改善或者是创业氛围营造方面都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但是这种支持和帮助还不够充分,从对被访者调研数据的分析结果可知,农民涉农旅游创业者对于当地创业基础设施、商业环境、创业机会及创业氛围的认可度并不高,均在3.5分以下(1分为“完全不同意”,5分为“完全同意”),其中尤以商业环境营造方面的得分最低,因此在农民涉农旅游创业过程中,政府所应发挥的积极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见表6。

被访涉农旅游创业者期望政府能够在资金支持、客户资源获取、相关商业及政策信息提供、经营场所提供、以及管理与销售技能培训方面提供更多的扶持和帮助,见表7。

3 宁波地区农民涉农旅游创业存在的问题

3.1 创业产业形式单一且竞争力不强

通过笔者的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数据可知,宁波农民涉农旅游创业基本都是结合当地的农业与旅游资源,选择以个体工商户的形式,进入乡村民宿、农家乐、渔家乐、以及蔬果采摘这样一些初始创业资金要求不多、门槛较低的产业进行创业,这些行业对技术的要求不高,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同时,涉农旅游创业农民的文化程度大部分集中在大专及本科以下,创业者的自身素质、创新能力、创业机会识别能力、企业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因此创业者的整体创业竞争力不强,创业融资较为困难,这些因素都阻碍了宁波农民涉农旅游创业的进一步发展。

3.2 创业评估不充分且存在盲目性

农民创业者的打工经历、创业经历和培训经历都对其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创业结果产生影响。根据调查数据,宁波农民涉农旅游创业主要是以家庭式创业为主,对管理与资金要求不高,触发其进行涉农旅游创业的推动力主要来自周边成功创业者的带动和示范作用,而在创业产业类型的选择上也主要是以效仿周边成功创业者的经验为主。农民涉农旅游创业者对于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风险等影响创业结果的重要因素均缺乏有效的事前评估,创业具有极高的盲从性和模仿性。为了避免创业的盲目性和提高创业成功率,宁波当地政府每年都会针对农民开展创业指导,但获得培训指导的农民数量依然有限,且专门针对涉农旅游创业方面的创业指导还相对缺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创业的理性分析能力。

3.3 创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且定位不高

宁波农民涉农旅游创业企业所涉足的产业领域,目前依然存在着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条不完整、产品形态单调、服务品质不高的问题。旅游六要素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带动,单单依靠一种旅游要素、一家旅游企业的力量很难吸引足够的旅游者将其作为主要旅游目的地或旅游消费地。同时,旅游要素的不完备也会导致旅游者休闲、购物、娱乐等多元一体的旅游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旅游者逗留时间较短。此外,涉农旅游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整体定位不高,精品较少,这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涉农旅游企业的发展。

4 宁波农民涉农旅游创业的对策建议

4.1 加大对农民涉农旅游创业的培训力度

创业培训对于弥补创业者的创业知识和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农民涉农旅游创业培训的内容应结合涉农旅游的产业特性,从企业经营管理、销售、财务、税收、信贷、及服务技能等方面进行开展。创业培训既可以向创业者提供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指导,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促进创业的交流平台。农民涉农旅游创业的培训工作可以由政府机构推动,也可以由社会组织来承接,政府部门应做好培训监管工作,保障培训师资,并在培训经费上给予一定的补贴或减免,以促进农民参加培训、参与创业的积极性。

4.2 建立农民涉农旅游创业者协会

农民涉农旅游创业者协会应在乡镇及村委会的倡议下,由已创业或创业意愿高的农民自发组建成立,作为农民创业者资源共享、相互促进的一个重要平台。农民涉农旅游创业者协会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成功创业者的示范作用,加强创业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协会还可以搭建起政府与农民创业者之间的桥梁,在维护创业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为农民涉农旅游创业者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融资服务和法律咨询服务。农民涉农旅游创业者协会将涉农旅游创业者凝聚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彼此间互帮互助的积极作用,这会进一步激发农民涉农旅游创业激情、提高创业成功率,从而有效推进农民创业。

4.3 编制涉农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农民涉农旅游创业需要政策的扶持,政府的推动和支持是创业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政府不仅掌握当地产业发展的全面信息,同时对于产业发展具有规划引导的职责,通过涉农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引导农民创业致富,在区域功能定位的前提下,鼓励农民有效融合农业与旅游业并开展创业。同时,政府要为农民涉农旅游创业提供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通过对行、游、食、住、购、娱六大要素配套建设,吸引农民参与创业并提高农民创业的成功率。

4.4 设立农民涉农旅游创业风险基金

农村的金融环境及信贷约束也是影响农民涉农旅游创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筹措创业资本通常是农民创业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因无法筹措到创业启动资金而放弃创业的农民不在少数,因而在农村设立涉农旅游创业风险基金十分必要。当前,可考虑在地方政府成立农民涉农旅游创业指导委员会,由各乡(镇)政府与农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联合设置农村创业风险基金,对基金的使用,政府应进行跟踪控制,避免出现重大风险。农民涉农旅游创业风险基金的申请人在使用初期可暂缓支付利息,几年后再全额支付利息并分批偿还申请资金。

参考文献:

[1]宁波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EB/OL].(2016-02-01).http://www.nbstats.gov.cnreadread.aspx?id=29009.

[2]初明达.农民创业可选择类型研究[J].调研世界,2008(3):22-23.

[3]林峰,杨光.旅游产业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中国旅游报,2006-04-03.

[4]罗明忠,邹佳瑜.影响农民创业因素的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1(8):133-136.

[5]张海洋,袁雁静.村庄金融环境与农户创业行为[J].浙江社会科学,2011(7):2-12.

[6]朱明芬.农民创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杭州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0(3):25-34.

猜你喜欢

创业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农民丰收歌
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部门责无旁贷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保定市创业环境评价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