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会计制度国际协调策略

2016-10-15赵玉雪

大观 2016年8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会计制度国际化

摘要:从当前世界形势出发结合中国会计制度特点,简明扼要分析了中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指出应当正确对待会计制度的中国特色与国际化问题,提出了中国会计核算制度国际协调策略。

关键词:会计制度;国际化;协调策略;中国特色

一、中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面临新形势

(一)高速发展的国际一体化

国际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在此过程中,中国所占金额和比例大大超过世界各国平均水平。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中国已经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体系之中,当前环境下,势必要求中国会计制度与国际协调。进行国际贸易要了解国外企业的会计报表和会计制度,会计作为一种商业化语言,如果贸易双方国家会计方法和会计程序迥异不同,那么各贸易伙伴之间很难依仗于会计语言进行沟通,无法通过财务报表了解和掌握对方资历和信用,就会制约国际贸易发展。由此,中国会计制度需要与国际会计制度进行协调。

(二)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挑战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该举措促进会计信息国际化,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普遍存在着因国家双重身份而导致的复杂产权关系。国家既是社会管理者,又是最大的企业投资人,这种复杂的经济关系导致了会计制度的宏观利益导向。如何将会计信息国际化的要求与会计制度的宏观利益导向适当地嵌合在一起,成为加入世界组织对中国会计制度的主要挑战。

二、国际化下中国会计制度特色化

(一)会计国际化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一国的经济发展发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任何国家如果要脱离世界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而谋求自身的较高水准的发展都是难以实现的。而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自然扮演着重要角色。推进会计和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为全球贸易往来和资本流动减少或者消除“语言”上的障碍和成本,无疑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应用,深刻影响着会计信息从输入到加工处理、再到传递和使用的全过程。可以说,信息技术革命为会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并加速了会计国际化进程。因此,在当今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会计国际化已成为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

(二)中国特色会计制度

任何国家的会计,从历史角度看都是适应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在此过程中,会计受到来自经济、政治、法律及社会化等方面的诸多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所以理论上只有当这些环境相同或相似,两个国家的会计体系就可能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中国的会计改革不可能只考虑国际化的一面而完全放弃对中国国情的具体考虑,政治体制与社会文化方面的环境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总体经济发展状况、人口状况、经济结构状况等都将决定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且必须有其超人之处。

三、会计核算制度的国际协调策略

对于中国经济大发展的今天,中国会计行业不应该被动消极地接受其他国家协调的结果,而应积极地参与到会计国际化进程,利用国际会计资源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既要密切关注国际会计协调发展和动向,充分借鉴吸收有益的技术和经验,又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不简单照抄国际会计准则。同时更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会计协调的进程中,施加影响,使国际会计准则也能解决面临的一些中国特色的会计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一)密切关注会计国际化发展和动向,结合中国国情吸收借鉴

会计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会计国际化是个过程,不能硬性要求各国直接采用现成的国际会计准则,而是了解各国环境,研究各国存在的特有问题,不断调整、改进、完善国际准则,使之适合各国的实际情况。

中国会计行业对会计国际化的态度应当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立足于中国当前的会计背景,积极地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除非相关的国际会计惯例与中国的法律法规存在冲突或明显不切合中国实际。中国会计行业需要继续关注国外会计准则的最新发展,密切关注国际会计准则建设和国际会计协调的步伐,研究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信息需求,与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国际会计资源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同时推进会计国际化进程。

(二)积极主动参与会计国际化进程,增加影响力

会计国际化进程是各国日渐趋同的过程,也是各国谋求自身利益的过程。首先,要全面认识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机制,认真研究如何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新架构下发挥中国的作用,使国际会计准则更多地兼顾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和需求。一方面,应当更加全面、广泛地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工作,包括对征求意见稿积极提出意见、利用ISASB会议的开发机制参加会议和提供观点、派人到IASB工作等;另一方面,在积极参与会计国际协调的同时,反映中国的特殊情况,尽可能地对国际协调施加影响,以便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制的新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其次,要加强区域间会计合作,积极地与经济背景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相等具有相似特征的国家开展区域间沟通、对话与合作,以提高中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影响。

(三)优化各项配套工作

为配合上述基本对策,中国会计组织还应努力优化以下几项配套工作:

1.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2.积极推进现行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落实。

3.加强公司治理,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与控制体系。

4.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着力培养精通国际会计人员的人才。

5.加强审计准则国际协调。

【参考文献】

[1]栾甫.会计制度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冯淑萍.中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J].上海会计,2003(1).

[3]郭泳清.新中国企业会计制度变迁研究[M].大连: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赵玉雪,女,河南省周口市太康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教师。专业:会计学。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会计制度国际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政府会计制度与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的若干思考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