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技法类图书的发展刍议

2016-10-15陈锐

大观 2016年8期
关键词:弊端质量

摘要:在美术图书市场中,美术技法类图书以其读者广泛、实用性强、陶冶心性等特点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不仅能在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上很好的服务于读者对象,还能为出版社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美术技法类图书隐藏着缺乏新意、系列泛滥、印制粗糙等问题。本文旨在从美术技法类图书的独特优势之下揭示其存在的弊端,并从编辑出版的角度提出如何更好地发展这类图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美术技法类图书;弊端;编辑;质量

一、美术技法类图书的优势

(一)实用性强,是教师教学的有力参考

图书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熟悉教材、设计教案、课堂安排直至完成教学,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关的专业资料作为教学参考,教师只有充分掌握该领域的专业知识,才能充实课堂,为学生带来更广泛、生动的知识。而美术技法类图书特别是素描、色彩、速写等基础美术图书,多用成套的方式出版,一套多册,内容涵盖全面,教师不仅能用于提高自身的技法技能,还能从中参考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各类技法的讲授,系统地进行教学。

(二)读者广泛,种类繁多,适用于学生自学

美术技法类图书的读者十分广泛,既有美术兴趣班儿童、艺术类中(高)考生,还包括中(老)年美术业余爱好者等,年龄跨度非常大。图书种类繁多,有适合儿童的儿童画教程、适合考生的基础类图书以及适合修身养性的国画类图书等,多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如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教学风暴》系列丛书,书中用循序渐进的步骤图辅以精炼的文字说明,文末附上优秀的作品欣赏,让观者一目了然,跟随书中的节奏学习技法的同时还能提高鉴赏能力。读者可依据实际情况和自身兴趣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图书种类,以此启示、激励自主学习,使之成为自学的最佳帮手。

二、美术技法类图书存在的弊端

(一)选题缺乏新意,编辑含量低

美术类图书同质化产品竞争激烈,美术技法类图书的出版大同小异,选题缺乏新意,编辑的选题思路不够贴近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如基础比较薄弱的艺考生需要的是入门级的技法图书,而基础较扎实的学生需要的是强化级别的训练教材。青少年更多地关注美术图书的色彩以及整体外观,而成年人更多地关注图片效果、印制质量等。不同地域的学生,学习的风格、流派、技法都存在差异,因此更加强调选题的新颖以及编辑的参与。

(二)按部就班的教学步骤,缺乏生动性

笔者在艺术高考时接触了大量的基础技法类图书,并近日走访了长沙较大型的新华书店,得出的结论虽不能以偏概全,却也能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这类图书大多是按照统一的模式编排,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步骤图的文字讲解给人生硬、枯燥之感,有些语言不够简练,解读困难,部分图书画稿质量不属上乘,因此缺乏生动性,不具说服力。

(三)设计制作缺乏创新

图书的设计制作关系着读者对图书的第一感受,不论是封面封底的设计还是内文的编排,编辑都需要考虑如何使其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而部分美术技法类图书,还存在着图文编排混乱,作品印制粗糙,开本大小不适宜等问题。开本过大不宜携带,过小不宜临摹,不精美的作品图片经不起细节的考量,而图文的编排不当更是直接影响观者的阅读感受。

三、关于更好地发展美术技法类图书的建议

(一)创新选题,明确读者对象,提高编辑含量

美术图书琳琅满目,美术图书的需求有地域性和读者群体的差异,以基础美术技法图书为例,由于受文化、经济发展的影响,南、北地区有着不同的绘画风格及艺术表现手法,两个地区的读者会选择不同画派的图书。而美术技法的学习大多是按照步骤循规蹈矩地来画,读者难免觉得枯燥,加之市场上的技法类图书鱼龙混杂,有些书的技法诠释不到位,容易误导读者。

因此,在选题策划时,编辑要从读者出发,明确读者对象,准确了解读者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趣味,必须准确把握市场脉搏,找准市场卖点,及时考察市场、观察生活,了解市场需求,把握该领域的最前沿动态,对书中的内容适当取舍,融入自己的观点。除此之外,美术图书编辑还应发挥自身的专业、文化优势,提高图书的编辑含量,使技法类图书做到技法介绍精炼,图文编排明了,内容重点突出、生动,凸显特色。在图书的设计制作上,内文版式、装帧风格及开本大小等在与主题相对应的基础上勇于打破常规,给读者以视觉刺激和新鲜感,带给读者最舒适的阅读感受。

(二)完善图书编辑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

笔者在湖南美术出版社有过一年的实习经验,深知一本好书的出版不是编辑一人能完成的,而是各个流程相互配合、精益求精的结果。为了提高图书的编辑出版质量,可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如奖惩制度,对于优秀的图书进行宣传与奖励以资鼓励,对于存在许多不足的图书,进行指导指出不足,并从优秀图书中总结成功经验。

图书的出版从选题策划到进入市场,需要不同专业人员的负责与合作,为保障整个过程的通畅完成,要不断完善美术图书编辑保障制度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三审”制,明确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三)加强编辑人员的素质

美术图书编辑是一项要求全面且细致的工作。除技法类图书外,美术图书还包括美术画册、收藏类图书等,编辑在审稿时不仅要具备专业、全面的美术知识来指出书稿中的不足、提炼内容,精益求精,还要秉着细心的工作态度发现其中的标点、格式以及文字错误等,综合运用自身能力。因此,加强编辑人员的素质修养对于提高图书的编辑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图书编辑不仅要充实自身的理论基础,还要密切关注市场,观察生活,以敏锐的嗅觉把握前沿动态。

美术图书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而美术技法类图书特别是美术高考辅导用书,需求量逐年增加,只有不断提高图书编辑质量,出版质量上乘、市场表现力强的高品质图书,才能得到市场的依赖,也这将是美术编辑人员讨论的永恒课题。

【参考文献】

[1]黄理彪.图书出版美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王彬.美术类图书选题的多样思考[J].编辑学刊,2015(03).

[3]朱健桦.美术图书期待新的增长点[J].出版参考,2007(01).

[4]谢育智.美术类教辅的策划与编辑[J].出版参考,2005(13).

作者简介:陈锐(1993.8—),女,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5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教育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弊端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张银珍:拓展性课外阅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跟踪导练(四)
语文标准化考试的弊端及应对策略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研究
家族企业管理研究
跳出“富不过三代”的怪圈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