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林中的抗联政治军事学校
2016-10-15王作东
王作东
1936年春至1937年夏,在小兴安岭密林深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了政治军事学校。此时,东北人民抗日武装各部按照《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的要求,一律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是在抗日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发展时期创办的一所培养抗联军政干部的正规学校,为适应抗战需要培养造就了一批军事和政治干部,在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关于这所学校的详细情况人们了解甚少,公开发表的一些文章的叙述中存在许多不一致的地方。现根据东北抗联的有关史料,将这座学校的情况整理如下。
学校的建立
从1936年开始,东北地区各抗日武装陆续整编为东北抗联,第一、二、三、六、七等军是在共产党领导的反日游击队基础上建立的,第四、五两军是在王德林的救国军、李杜的抗日自卫军余部的基础上建立的,第八、九、十、十一军是在农民起义军、义勇军余部和抗日山林队的基础上建立的。在抗联发展时期,中下级军官的文化水平和政治军事素质普遍偏低,迫切需要建立一座学校来提高抗联干部的文化水平和政治军事素质,提高东北抗联的战斗力。在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赵尚志和第六军军长夏云杰等倡导下,东北抗联政治军事学校在伊春成立,学校地址最初在伊春河畔(现伊春北山公园内),由于敌人对小兴安岭根据地的进犯,后迁到乌敏河畔和翠峦河畔一个叫“老营盘”的地方。另外,东北抗联第三军还有一座电讯学校,开始阶段在铁骊县巴兰河畔的张木营子,1936年底迁到伊春与抗联政治军事学校合并。
东北抗联政治军事学校成立以后,名称也是几经改变。1936年1月25日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军政扩大联席会议决议中指出:“为了教育和养成大批军政干部,设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政治军官学校。”这是该军校最初定的名称。1936年5月4日赵尚志致信三军四师师长郝贵林、政治部主任金策:“最近联合军司令部政治部之政治军事学校已经开设,第一期试验性的。”该校第一期开学时校名是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政治军事学校。虽然1936年2月20日《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就发表了,但是东北各抗日武装部队是陆续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的。其中,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于1936年8月1日正式改名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于1936年9月正式改名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政治军事学校改名为东北抗联政治军事学校的时间大约在1936年7月前后,第一期学员于1936年7月份毕业时,所发的毕业证署名为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1936年9月制定的《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临时简章草案》中确定:“本校系孕育于数年来东北武装民族革命战争中,而其产母则为东北抗日联军,故定名为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
东北抗联政治军事学校设校长1人,副校长1人,教育长1人,总务主任1人,俱乐部主任1人,教官若干人。据“反日联合军军政扩大联席会议”决定记载,“校长赵尚志,副校长李华堂,教育长李兆麟”。赵尚志当时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总指挥(后改任北满抗联总司令);李华堂是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副总指挥,后任抗联第九军军长;李兆麟任北满抗联总政治部主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政治部主任。他们3个人都身担重任,因此学校的日常工作由代理教育长、政治教官侯启刚负责,侯担任过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政治部主任。1936年9月冯群(冯仲云)任学校教育长。冯仲云当时是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书记、第三军政治部主任,也是身兼要职,学校教育长工作还是由代理教育长侯启刚负责。总务主任由三、六军汤旺河总留守处处长李靖宇兼任。
校长赵尚志作为黄埔军校四期的学生,深知办好这所学校对抗联作用有多大,所以对学校的重大事情和主要工作都是亲力亲为,对学校的创办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赵尚志是“反日联合军军政扩大联席会议”发起人之一,被推举为“北满抗日司令部总司令”,他组织和参与了会议决议的起草和讨论。在这个决议中,确定了建立军校和领导的人选问题。赵尚志亲自部署和签发命令,派李兆麟率部武装占领了汤旺河沟里为后方基地,为创办军校创造了条件。赵尚志签发了《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临时简章(草案)》和《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各种纪律详则草案》,对学校的宗旨、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时间以及学校的各种纪律都有具体规定。同时他还亲自主持制定了《军事教育纲领》,规定了军事课的教育目的、原则和具体要求。赵尚志亲自过问、组织和调派教官和学员事宜,如给三军四师领导写信,指示其与吉东特委商谈派选教官事宜;又如派李兆麟为第一任教育长,派于保合为第三军电讯学校校长,创办了三军电讯学校,后与政治军事学校合并。以上事实说明,赵尚志对军校的建设和组织是有很大贡献的。
学校的教学
东北抗联政治军事学校共举办三期。学校学制分长短两种,长期班6个月,短期班3个月。第一期教官为侯启刚和张德,第二期教官为侯启刚、张德和张文廉,第三期由于抗联第三军电讯学校并入,教官数量增加至侯启刚、张德、雷炎、于保合和王玉升。侯启刚主讲政治课和统一战线课;张德主讲政治经济学和军事学;张文廉是学校秘书兼职教官,主讲文化课和地形学;雷炎是学校的俱乐部主任,也是兼职教官;于保合是原电讯学校的校长,主讲无线电和电台报务。
《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临时简章草案》中对教育课程做出规定:“本校为培养进步的革命的政治、军事干部起见,在政治课程上授以革命的国际与国内政治常识,革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科学,革命的战略与战术等。而于军事学,除进步的军事知识外,尤于目前之实际游击战争科学,有所教授。”学校教官张德、于保合以及学员王明贵在回忆录中回忆:军校的教学内容包括政治课、军事课、文化科三类,电讯班学员增加电信技术课。
政治课主要讲政治经济学常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策略。军事课是学校的教学重点,校长赵尚志亲自主持制定了《军事教育纲领》,规定了军事课的教育目的、宗旨、原则和要求。其要点如下:“教育目的:在促进革命斗争中的军队作战基础上,达到以迅速敏捷行动消灭敌人,或避免意外的损失与牺牲为目的。”“教育要旨:养成战斗员在战场上的各种战斗技能及技术敏活的、自动的各种战斗动作及战斗有关系的一切勤务(阵中勤务)。同时养成干部人员作战指挥和统率能力。尤在于适合游击运动的斗争要求及其特长,并养成正规军的一般基础。”“教育原则:采用革命军事教育原理为根据,完全用启发自动性,多用示范和解释。在东北抗日联军没有规定出统一的陆军各兵种操典情况下,采用一般军队的教育的原则、方法。”“兵种操练:分基本教练、应用教练、技术教练。在军事教育上,一般要注意建立步兵教育基础,骑兵部队的特殊教育,须有最低限度的进行。”“教育要求:根据抗联部队的特殊性——正规军的形态基础,游击队的斗争生活,军事教育要注重实际效用,把常识与斗争经验教训连贯起来,除却形式主义。军事课还包括出操(队列、口令)、紧急集合、行军、射击、拼刺等方面的军事技能训练。文化课的教学主要针对抗联干部的文化水平较低,把识字与写字作为重要的内容,学员每天必须学会35个汉字,教官要求每个学员上午学的汉字晚上要在黑板上默写出来。通过文化课的学习,大多数学员达到可以写信、读写军事命令和看懂文件的水平。电信技术课包括电工学、无线电常识和电报机原理,收发报练习、国际电语练习等,让学员掌握电台使用和修理技能。”
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建立在小兴安岭的抗联密营里,学员们学习和生活环境非常艰苦,没有正规建筑的房屋做教室,学员们只能在光线不足的半地窨子房屋里坚持上课。没有黑板和粉笔,学员们用刀将大块的木板砍平,用小块木炭在木板上写字、画简易地图。板上写满字后,抬到大河边刷洗干净,晒干后再写字。没有纸和笔,学员们用白桦树皮当纸、木炭当笔,用小木棍在河边的沙滩练习写字、画地图。学员们平时只吃玉米面、橡子面窝窝头和咸菜度日,时常断粮,以山野菜、山野果充饥。但学员们的精神生活都特别充实。在学习之余,学校俱乐部时常开展文体活动,组织学员踢足球、唱歌、讲革命故事、编演短小的抗战戏剧,鼓舞抗联战士们的斗志。
学校的教官不仅是抗联中的知识分子,还是担任过军、师、团政治军事主官,有实战经验的军官。
代理教育长兼政治教官侯启刚是抗联为数不多的理论家,曾就读上海华中大学。1936年3月8日,侯启刚被派往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即“双龙”队汪雅臣部,后改编为东北抗联第十军)任军政治部主任,是军长汪雅臣入党介绍人。侯启刚在教学过程中相继写出《关于统一战线问题的研究》和《东北反日队伍的分析及义勇军改造策略》两本教材,供教学使用。这两本教材被编入《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中。1937年8月,侯启刚任三军三师政治部主任和十一军政治部主任(没有到职)。1939年1月14日,北满抗联总指挥部作出决议,撤销侯启刚三军三师政治部主任和十一军政治部主任职务。1939年4月12日,中共北满省委批准北满抗联总指挥部的决议,开除了侯启刚的党籍。被开除党籍的侯启刚在铁骊尖山子一带与三军三师七团屯垦队一起活动。在后方密营,侯启刚一边养病,一边写申诉书。1941年夏,他离开抗联部队,进关来到山东解放区,准备去延安找党中央继续为自己申诉。他进入山东解放区后正赶上山东肃反审干,侯启刚被一个女人诬告与其有不正当男女关系,进而被诬陷为日本特务。侯启刚因不堪其辱,自缢身亡,时年34岁。
张德又名陈维哲,1935年毕业于苏联东方大学,抗联军政学校停办后,任第三军七师政治部主任。1938年随部队进入苏联后被遣送新疆,任盛世才政府财政厅长,后被捕入狱。1942年出狱后脱离了党组织,1953年重新入党,1954年任锦州市中心医院副院长,1988年6月30日病逝。
张文廉毕业于北平第17中学,1935年加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先后任学校秘书兼教官,三军军部秘书,军政治部宣传科长,三肇地区工委书记,1940年冬被日军杀害。
雷炎毕业齐齐哈尔省立第一中学,担任过海伦县党支部书记,领导建立海伦抗日游击队。1936年3月,雷炎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留守团政治部主任。同年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雷炎先后担任五师、九师参谋长和九师政治部主任等职。1936年末至1937年初,雷炎任政治军事学校俱乐部主任兼教官。1939年初,雷炎任抗联第四支队队长,率领70多名骑兵路经绥化四方台附近的李老卓屯宿营,第二天被汉奸告密,700多日伪军重重包围了李老卓屯。雷炎率领部队打死100多敌人,在突围中不幸负重伤。当他们冲出了包围圈来到西泥河的时候,雷炎因流血过多而牺牲,年仅28岁。
于保合1934年1月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军事电讯学校学习无线电技术,当时他刚满20岁,是吉林市江北区的团委书记。回国后创建了抗联第三军电讯学校,任校长。1939年他再度去苏联学习。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司令部通讯处副处长,军委总军械部雷达局副局长,成为解放军首屈一指的通讯专家。1956年以副师级的级别被授予上校军衔。
王玉升又名纪汉卿,是珠河抗日游击队13名创始人之一,曾任第三军三师师长,因一次违纪受处分到军校任军事教员,1937年2月任三军留守团连长,同年夏在攻打萝北老道沟金矿战斗中身负重伤牺牲。
学校总务主任李靖宇后来任3军军法处长、代理参谋长,1938年6月受组织派遣担任苏联远东军区沈阳情报组织部长。李靖宇在沈阳以开商店、办工厂为掩护,积极发展地下工作人员,搜集了大量有关日伪的政治、经济、军事情报。1945年8月东北光复后,冯仲云到沈阳担任苏军沈阳卫戍司令部副司令,李靖宇协助冯仲云参加政权接收工作。11月,李靖宇陪同冯仲云欢送抗联的朝鲜战友回国,在返回途中不幸遭遇车祸,身受重伤住进医院。冯仲云回哈尔滨之前,嘱咐李靖宇伤好之后就回哈尔滨,要多加小心,因为其身份已公开。不久国民党接管沈阳,受伤住院的李靖宇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据教官张德、于保合和学员王明贵(六军三师八团团长)等人撰写的回忆录表明,学校共举办了三期,第一期大约50人,第二期和第三期大约各100人。学员分军官班和学生班。军官班学员的来源以第三、六军的干部为主,部分来自九、十一军,入校前级别是连级以上。六军参加学习的学员最多,如师长马德山,师政治部主任吴玉光、徐光海、张兴德,团长黄龙济、李凤林,团政治部主任尹世昌,军需官赵相国,副官曹玉魁,军长夏云杰警卫员林国兴。三军的学员有三军五师代师长王德富,三师政治部主任吴景才,团长宋喜斌,军政治部宣传科长高吉良,三师二团保安队长张凤歧等。十一军参加学习的有军长祁致中、政治部主任金正国等。学生班是具有中等学历的学生。电讯班有9名学员,全部来自三军、六军和十一军
学校的管理
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不同于抗联其他部队办的随营学校和培训班,还在于它制定了严格的招生、考试和管理制度。1936年9月10日制定的《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临时简章草案》中后附招学简章。对入学资格规定:“凡在民族革命战争中有相当战斗历史,真正为抗日救国者,不论是否识字及文化程度高低,经联军各军及反日部队领导机关签名派送,经本校批准者,皆得入军官班。凡具有中等学历,经本校考试或抗日救国会代为考试而认为合格者,皆得入本校学生班。”
在《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临时简章草案》后附招学简章中还规定入校有6道试题:1、满洲国所行的教育是什么教育?2、满洲国究竟是不是一个独立国家?3、日本会永远统治东北到底吗?4、国民党为什么卖国?5、东北青年的出路是什么?6、东北抗日联军有几个军?都在什么地方活动?
学校制定了《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各种纪律详则草案》。《纪(转37页)(接21页)律草案》的落款时间为1936年,没有具体日期。而《纪律草案》的发布人是校长赵尚志、副校长李华堂、教育长冯群(冯仲云)。《纪律草案》规定惩罚总则分六种,包括开除校外、解除武装处罚劳役、举枪立正、处罚勤务、徒手立正、口头警告。纪律详则规定包括:关于军纪、风纪纪律条例,关于军礼纪律条例,关于值班勤务纪律条例,关于武装保存纪律条例,关于弄枪走火纪律条例,关于公发公有物品保存纪律条例,关于授课时间纪律条例,关于内外勤务纪律条例,关于其他日常生活纪律条例,关于夜间紧急集合纪律条例。《纪律草案》最后指出:“以上所规定各项处分条例,当然不止于单纯处分而已,首先则在于其自觉错误根源究在何处,故每于其接受处罚后,尚须申述其受处罚之是否正确,并以后能否改正与觉悟,使同学认为满意而后止。”至于处罚的时间,《纪律草案》规定:“首先以不耽误正当课程为标准,因而时间至多者,不能超过两小时。”
学员毕业时,学校举行毕业考试。毕业考试采用口试方式,每人单独回答。考试合格者军校发毕业证书。第一期学员的毕业证是由秘书兼教官张文廉刻印的,印有红旗和五角星图案。第二期毕业证书是张文廉用油印机套色印成的,字迹工整、大方,上面有校长赵尚志、代理教育长侯启刚的印章。毕业的学员回到部队后都担任了重要的领导职务,大部分牺牲在抗日战场,只有王明贵(开国少将,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少数几个人看到了新中国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