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分析

2016-10-14赵佳颖孙磊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合作教学模式对策

赵佳颖 孙磊

摘 要:

依托中美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外教全英文授课的专业课程,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探索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效果的建议。

关键词: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4020402

1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全英专业课程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必要性

纵观以往国内学者对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外语语言教学之中,几乎没有涉及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由外教全英文授课的专业课程的中外籍教师合作教学的研究。本文以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为依托进行研究。山东科技大学与美国克拉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按照中美共同设置的培养方案,共设置课程48门,引进美方课程19门,占课程门数的39.58%;核心课程22门,引进专业核心课程17门,占核心课程门数的77.28%。这意味着国际贸易的各类型的专业课程,例如: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等聘請外籍教师全英文授课。专业课程的全英授课不同于单纯的语言类课程,其不仅是英文的教授,更是专业知识与能力的传授与培养。对于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而言,学习难度加大,学习效果受到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外教往往会受制于学生英语水平的限制而降低教学难度、缩减教学内容,专业课程如果退化为单纯的商务英语课程会严重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能够保证专业课教学目标的要求,有必要开展中外教师合作教学。

2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实践与效果

2.1 合作教学的实践

六种基本的合作教学模式包括:(1)一个教/一个观察;(2)一个教/一个巡视;(3)站点教学;(4)平行教学;(5)交替教学;(6)团队教学。诸多学者对这些模式进行了长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Cook & Friend,1995; Fenty & McDuffie-Landrum,2011; Forbes & Billet,2012)。

从合作教师的相对地位看,在这六种基本模式中合作教师处于平等地位的包括第(3)、(4)、(6)种,而第(1)、(2)、(5)种合作教学模式体现的是合作教师一主一次的不平等地位。从合作教学的侧重点来看,模式(1)、(2)、(6)更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工合作,这些模式也涉及课前准备中的讨论与合作;模式(3)、(4)、(5)合作教师并不同时出现在同一课堂上,更强调在课前准备中基于授课内容的划分和课后的合作评估。从合作教学的深度来看,模式(6)、(2)、(5)涉及到合作教学的不同环节,其合作的深度很大,而(1)、(3)、(4)合作深度较浅。

合作办学中全英专业课的教学,为了不使学生过度依赖中教,失去全英授课的意义,在实践中,更多的采取了由外教处于主导地位的(1)、(2)、(5)这三种模式的组合。本文仅以“国际贸易理论”之一国际贸易专业核心课程为例,阐述其不同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在不同届的学生中,开展了以下不同合作教学模式组合的实践。

形式一:中教铺垫+外教主讲+中教随机听课辅导+外教独立评估。在外教全英授课前,由中教将基本的概念与重点理论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给学生进行概括式的讲解;此后,由外教全英授课,此过程中由中教随机听课,观察教学状况,与外教交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交流了解其学习状况,解答疑问。课程成绩由外教独立给出。

形式二:外教主讲+中教随机听课+中教全程课后辅导+外教独立评估。外教全英教授全部课程,此过程中由中教随机听课,观察教学状况,发挥辅助与中介的作用。中教每周进行一次双语辅导课。辅导课内容以外教讲授的内容为主,并作适当扩展。为了防止学生过分依赖中教,辅导课以答疑的方式进行,课前学生分小组将问题发到中教邮箱,中教针对学生问题进行解答。课程成绩由外教独立给出。

形式三:外教主讲+中教全程听课+中教全程课后辅导+中外教共同评估。外教全英授课,此过程中由中教全程听课,课堂上辅助外教做好相应的教学工作,课间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随时与外教沟通并协助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中教每周进行一次双语辅导。辅导课内容以外教讲授的内容为主,以答疑的方式进行,中教针对学生问题进行解答,并对提问情况做详细记录。中教对外教布置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作详细记录。课程成绩由中外教共同给定,中教根据辅导课出勤、问答与作业完成情况给出10%的成绩。

2.2 合作教学的效果

三种形式的中外教合作教学为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仅以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三届学生的最终成绩进行比较。这三届学生分别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2、2013与2014级学生,分别采用三种形式的合作教学,这三届学生的均为本科二批学生,英语水平与学习能力差异不大。此门课程的外教与中方助教均固定不变。

这三种形式均呈现出外教主导、中教辅助的特点,合作的内容与层次逐步加深。第一种形式与第二、三种的主要区别在于中教在外教开课前集中铺垫教学,而后两种是中教在外教开课后跟随辅导。第三种与前两种形式的主要区别是,中教全程听课,参与外教课堂教学活动,辅导课程涉及更多的合作内容,参与成绩评定。从三届学生的成绩来看,第三种合作教学的形式效果最佳,而第一种效果最差。对比形式一与形式三,随着合作教学深度的加大,特别是配合外教的中教辅导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平均成绩起到了比较显著的作用,平均成绩从61提高到69。可以看出采用这种外教主讲在前、中教辅导在后的交替教学,可以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大大降低了不及格率,从31%降低到无不及格的情况;优秀率也由2.9%增加到8%,有适度幅度的增加。对比形式二与形式三,中教全程参与外教的教学过程与成绩评定,增加外教与中教、中教与学生的交流渠道与时间,加大合作力度,也对教学效果也产生了促进作用,学生平均成绩增加了2.5分,不及格率大幅度下降,优秀率也有适度提升。由此可见,合作教学深度的增加对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较差且有意愿努力提高的同学起到了显著的帮助作用。从极值分数来看,这三种教学模式的差异性不是特别大。这说明对于英语水平高且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和英语和学习水平都很差且无任何学习动力的同学,合作教学的作用不显著。

3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合作教学的广度、深度与细化程度不够。

从现有开展合作教学的课程来看,合作教学更多体现授课环节的合作教学,而课前准备与课后评估环节的合作还较少涉及。也正是因为没有进行整个教学过程的广泛合作,合作的深度也很难拓展。体现在不能在课堂上展开更有效的分工配合,不能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设计与选择更有效的合作模式。

第二,合作教学模式的组合灵活性与创新性不足。

随着合作教学广度与深度的扩展,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成本也在不断的上升。合作教学效果最优化体现在收益减去成本的最大化。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需要统一的合作教学的模式。对现有的合作教学模式,还缺乏对不同水平学生、针对不同课程特点乃是不同授课内容的灵活而有效的合作教学模式组合与创新,墨守成规的现象比较严重。

第三,合作教学缺乏制度保证。

现阶段的合作教学还在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的情况下进行。外教与中方助教会由于双方意愿不同,合作的形式、领域、内容和深度各有不同;中外教师合作的随意性较大,取得的效果各不相同,缺乏合作渠道的制度安排,也缺少对合作教学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制约了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效果的显现。

4 优化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对策建议

第一,加大合作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与细化程度不够。

展开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评估直至信息反馈的全程细化合作。中外教师需要按照课程大纲,对教材的选取、授课内容的安排、授课形式与合作教学模式的选择做详尽的探讨,进行明确的分工。在课堂上对分工安排做出有效的呈现。课后,中外教师需要对成绩评定、教学情况与改进方案做共同的探讨。

第二,加大合作教学模式组合的灵活性与创新性。

对于重要性与难度越大的专业基础与核心课程,例如: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这需要在6种基本的合作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做多种组合与创新。对于重要性与难度较小的课程,则需要减少合作教学模式的复杂组合,只要够用即可。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也适用于不同的合作教学模式。难度较大而理论性较强的部分,需要更深入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国际贸易理论课程中,利用经济学模型来分析贸易的福利效应时,可以采用团队教学模式,课堂上由中外教师轮流讲解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而对于简单概念由外教独立讲授,中教可以在课堂观察,或根本不需要中教出现在课堂中,也不需要进行额外辅导。

第三,加强合作教学的制度建设。

首先,进行合作渠道的制度建设。在交流时间与方式上,设立开课前的中外教师研讨会议,课程进行中的定期中外教师联合备课,课程结束后的中外教师交流与改进研讨会议。在交流地点上,可以设立中外教师研讨办公室,或在教研室为外教配备办公设备,鼓励中外教联合办公。其次,建立合作教学效果评估机制。在合作教学期中和结束后,對合作教学进展和效果进行评估。采取定性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专家评估、合作教师互评、学生对教师评估等多方结合的方式,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Bauwens,J,Hourcade,J.J.Cooperative Teaching:Pictures of Possibilities[J].Intervention in School and Clinic,1997,33(2):8185.

[2]Friend,M,Reising,M.Co-teaching:An overview of the past,glimpse at the present,and considerations for the future[J].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1993,(4):37.

[3]Randa G. Keeley.Measurements of Student and Teacher Perceptions of Co-teaching Models[J].Th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2015,4(1):215.

[4]孙静.基于ESP教学的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3,(11):127128.

[5]王永.中国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研究:综述与展望(1992—2013)——基于CNKI的文献篇名计量研究[J].中国外语,2014,(11):7076.

[6]柏桦,牟宜武,Lydianne Loredo.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对学生和教师能力发展的作用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4):4554.

猜你喜欢

合作教学模式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初探
如何建构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
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