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专业高职

2016-10-14鲁慧闻彩芬吴丽荣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4期
关键词:普通本科高职护理

鲁慧 闻彩芬 吴丽荣

摘要:从护理专业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学籍管理、教学运行、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几方面总结我院试点项目的经验,寻找不足和改进措施,促进护理专业现代职教体系建设。

关键词:护理;高职;普通本科;分段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174-03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業发展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要,江苏省2012年开始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在分析近几年江苏省高职和本科护生培养与就业现状、护理人才需求的基础上,2013年由本科院校牵头,与我院共同申报了护理专业“高职—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试点项目”,探索护理技能型人才可持续培养体系,构建职教学生学业成长“立交桥”。每年招生50人,经过近3年的培养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同类院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2]指出“当前职业教育结构不尽合理”,要“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这些文件精神为高职与本科院校探索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提供了政策保障。

一、开展专业调研,滚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1.临床对本科护理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按照《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要求,参考江苏省目前护士数量,每年还需本科及以上护理毕业生4500人,但每年江苏省本科及以上护理毕业生<2500人。截至2015年底,我国医护比1∶1.07,江苏省医护比1∶1.09。临床医学专业与护理专业招生比例为1∶1.19。《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医护比达到1∶1.25。由下表可见,相对于临床医学招生人数和“十三五”期间医护比的要求,目前护理专业本科招生人数绝对数不足。

2.学科发展需要更多高层次专科化护理人才。高学历专科化护理人才的紧缺是阻碍护理服务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许多发达国家都从战略高度认识到专科护理教育的重要性,并把培养专科化护理人才作为提高护理学科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按“十三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全国护士总量将达到445万人,每千人口护士数达到3.14人[3],三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80%。因此,根据我国当前卫生服务发展现状,高校应在未来几年积极探索本科层次护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3.对接行业发展,成立护理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集团内的医院和学校参与专业研讨会,紧跟临床护理发展新要求,滚动修改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二、结合岗位工作任务要求,构建课程体系,修订完善核心课程标准

以职业资格证书等级系统为重要载体,实现学生技能水平评价的互认衔接[4];以规范的专业教学标准建设为抓手,促进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融通,实现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的有机衔接,探索高职与普通本科教育贯通的课程体系[5,6],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内在系统性。对在校生和护士开展调研,分析在校学习情况以及医院对实习生的评价、反馈和对我院教学的建议,参照麦可斯报告的相关内容,对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进行修订,明确教学内容、教学要点以及考核要求。

三、完善学籍管理制度

实施高职—本科衔接项目的两所学校均有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此外,针对衔接项目,进一步修订和规范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五年学习期间,前三年按高职院校学生学籍管理;后两年按本科院校学生学籍管理。学生在各阶段分别对应遵照高职本科院校的相关政策。根据相关文件,双方共同研究确定转段升学要求。

不断完善和充实学籍管理内容,把学籍管理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学籍管理因势利导地进行深入细致的入学教育工作,给学生讲解入学、成绩考核、休学、退学、奖励与处分、毕业与结业等一系列规定,使规章、条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有效组织教学实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加强教学管理,做到过程管理规范有序

1.严格教学任务落实,把好教学质量关[7]。选派教学经验丰富、专业英语水平高、有国内外专业研修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各课程的主讲,开展双语教学和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教学管理人员和督导不定期随堂听课,开展阶段性评估,总结经验,同时做好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质量的考核和分析工作。

2.合理安排实验实训资源,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学生核心技能素养的培养[8],在强化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突出实践技能的训练,构建多个理实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场所和校外实训基地。坚持实验室课后开放,安排专用实训室和模拟病房,做到有计划,有反馈,开放期间有教师辅导、评价。

3.阶段性召开项目推进会、课程研讨会,促进有效衔接。项目启动前、开展过程中,有步骤、分阶段地召开试点项目推进会,就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学生专业教育、招生计划、项目衔接、人文素养要求、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研讨交流,不断完善项目运行机制,促进双方进一步交流合作,拓宽护理人才培养路径,促进双方在护理技能型人才可持续培养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把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衔接推向深入。

(二)做实学生管理,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全面落实“3S学生管理模式”,彰显特色和成效。选择业务能力强、有国外学习经验的护理专业教师担任校内班主任,在专业学习中不断给予指导。安排护理专业背景的中层干部与班级结对,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与生活动态,了解学生对任课教师、班主任的评价,及时沟通,及早解决存在的问题,多维度、多层次地做实学生的管理工作,为学生专业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高职、本科专业教育两手抓,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开设高职阶段的护理专业教育,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主办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对项目内的学生开展专业教育讲座,解释专科—本科转段要求、学位管理条例等,增强学生对本科阶段学习的期望,同时也拉近教学双方、项目双方以及高职本科之间的距离,推动“3+2”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齐抓教学、学生管理,教学质量显成效

英语成绩优异,国家英语等级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其他班级。截止到2016年5月,2013~2015级学生的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情况见表2和表3。

五、编写专业技能为本的实训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编写尚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因此高校应根据护理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编写阶梯递进实训教材,以护理实训教学为框架,以案例学习、情景模拟为基础,从“基础护理技能—专科护理技能—临床思维训练”角度设计编写结构,体现阶梯递进。为了提供逼真的模拟培训情景,帮助学生按基础护理—临床疾病护理—急危重症患者护理顺序循序渐进地提高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更好、更快地适应临床实践工作,特编写了护理综合实训教材,以任务为导向,从简单到复杂,训练临床技能,培养学生的临床判断和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增强协作与组织能力,帮助其更好地进入临床角色。

六、加强师资培训,更新理念,提高水平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的根本。本科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包括专业群建设)、重点教材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提升我院教师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整体水平,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推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发展。

(一)设立前后段教学双负责人制度,有效落实日常教学

按照协议要求,双方协商开展师资培训。项目合作双方各确定一名专业带头人,共同负责护理专业高职—本科“3+2”分段培养的专业方向的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安排所在学段实践环节的指导工作,联系本学段校外实习的有关事宜。建立核心课程双负责人制度,负责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工作,牵头院校课程负责人把握课程总体目标,合作院校负责人结合自身学校特色,组织开展教学。

(二)建立双向培养制度,合作成效突出

形成项目体系内教师培养双向流动制度。高职阶段教师到本科进修学习,本科阶段教师到高职挂职指导,实现双向流动,借助主办院校强大的教科研能力,通过科研、教材与课程建设等合作,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主办院校的专业带头人聘任为我院客座教授,我院的骨干教师到主办院校访学,回校后参与护理专业的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提升对高校教学的认知与感受。3年来双方教师赴国内外学习频繁,体系内教师现代职教理念更新快,共同探索适合体系建设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七、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改进建议

(一)项目体系开放程度不足

现行政策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专科教育,职业学校学生虽有升学继续学习的通道,但机会少,不入主流,如专转本只能升入民办本科,专接本自学考试或专升本属于成人高等教育,其含金量不高。对合作学校外的高职生、行业中具备大专学历的从业者缺乏开放性,导致高职学生在地域与时间选择上的不公平。对“3+2”体系外的高职生缺乏开放性,部分学生由于多种原因高考失利,虽在入学时分数低于“3+2”的学生,但不乏一些入校后专业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而目前该项目没有对这部分学生开放。应注重高职与普通本科有机衔接的护理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实行体系内外学分互认,为学生体系内外的转出与转入做好准备。

(二)学籍管理有待进一步明确

教育管理部门明确了试点项目转段升学、毕业证颁发等规定,但对衔接阶段未作时间限定。考虑到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以及职业教育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应制定相关制度,对衔接期的各个环节进行明确的规范。

(三)对试点本科院校的政策支持有待提高

普通本科学制4年,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项目学生本科阶段学习时间仅两年,但转段学生却占用了本科院校当年的招生名额。希望教育管理部门增加对高职与普通本科项目的投入,以课题研究或专项经费的形式加大对本科院校的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EB/OL].2015-01-21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

oe_630/201406/170737.html.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15-01-21.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

oe_1778/201406/170691.html.

[3]国家卫生计生委.“十二五”时期我国护理事业发展成效显著[EB/OL].2016-05-10.

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94/201605/5455fba56773

40ebbb822dba029f1c42.shtml.

[4]邹海燕.本科与高职衔接培养的实践探索、地方特色与院校特例[J].教育與职业,2016,862(6):35-37.

[5]何静.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课程衔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93-96.

[6]彭换新,王文凯.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职业教育,2014,(10):26-28.

[7]周鹏鹏.构建高职与本科“3+2”现代职教体系的研究——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5,(9):14-16.

[8]张祖华,丁泗.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843(23):27-28.

猜你喜欢

普通本科高职护理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国家创新体系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国际化思考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深化改革服务福建自贸区建设探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