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院落
2016-10-14徐仲莹翟辉
徐仲莹 翟辉
摘要:本人通过对于国内带有“垂直院落”的“实验性”居住、办公的高层建筑对人的行为心理产生影响进行研究,并根据人对不同环境的体验探讨传统院落空间与现代居住、工作空间相联系的本质形态,在当下高层建筑与传统院落这两种模式中找到一个结合点,将"垂直院落空间"与当代高层建筑结合。
Abstract: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he experimental vertical courtyard resident and the official high-rise building on people. Based on the research about the people's different experience in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 and the essential form of the traditional courtyard space, modern living, work space, the thesis tries to apply the typist space to contemporary habitation mode to meet the demand of new period of high-rise building.
關键词:垂直院落;高层建筑;环境行为;环境体验
Key words: vertical courtyard;high-rise building;environmental behavior;environmental experience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5-0190-02
0 引言
由于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对项目利润的追求等因素,目前中国城市的建筑市场主要以高层建筑为主,住宅、商业办公项目皆如此,就昆明市而言,高层住宅也是近年本市建设数量最多的住宅形式。从卫生学角度考虑,该形式的住宅将通风、采光等作为设计的基本要素,将住宅的平面功能布局结构、经济技术指标与外立面作为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通过对人居住行为习惯的考虑,居室尺度的推敲计算,住宅内部空间使用方便,室内交通流线顺畅,通风、采光条件良好。但是人们长期居住在水泥铸造的高层住宅中,感到与自然环境的距离越来越远。部分以独栋式、双拼式和联排式别墅为代表的低层住宅建筑,虽然具备优美的环境也传承了部分中国传统院落的建筑理念,但在中国现有的土地资源条件下,它们只能为少部分人所享受,而非普通人所能拥有。考虑中国的基本国情,当前及将来的几十年间,居住于高层建筑是绝大部分国民的必须选择。
但大自然的向往是人类的天性。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追求,对私密生活的需要,与古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一个相对开敞、充满阳光、绿意盎然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往往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带来愉悦的体验。因此,对于中国目前在建的大量建筑项目中,应尽可能将更多的自然环境和自然元素引入到人们所居住的高层建筑中,为居住者提供接近大自然的平台,感受自然环境所带来的舒适体验。
本文将对当代国内带有“垂直院落”的“实验性”居住、办公高层建筑进行分析。
王澍对于钱江时代高层建筑的设计使得住宅楼内的每一位住户,无论住在哪一层,都能享受到前院和后院,设计者为一半的住户设计了种植池,池中配有滴灌系统,以供居民种植植物。设计者希望住户能自由的选择园艺活动,找寻回这种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消逝的生活方式,也让住户凭通过植植物建立对院落空间场所的归属感。这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公共绿地与私有院落、垂直院落与传统院落的关系的思考。
1 公共绿地与私有院落的环境体验
在中国大量住宅建设中,居住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虽然人们搬进了小区的新大楼里,但由于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地产商也逐渐意识到在住宅中营造自然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在居住小区设置形态多样的中心绿地,并冠以“花园”、“公园”等名词,来说明居住小区中的公共绿地多,居住环境如何优美。但是无论绿地名称有多动听,视觉感官有多好,小区的配套设施有多完善,那毕竟是公用的绿地范围,人们坐在公共绿地和私人院落中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第一、心理尺度差异,在私有院落中,住户到达私人花园仅需几步之遥,对花园的空间归属感强。心里尺度不是可根据空间尺度丈量的,而是人们在曰常生活中的心理感受。第二、私有院落有自身的意境,私家院落与野外自然空间的感受不同。在私家院落中欣赏到的景色是细腻的、宁静的,在这里,会让人产生莫名的安全感,让人感受到无拘无束。花儿、草儿、虫儿、微风等一切景象都能让人们产生共鸣,让环境显得诗情画意。第三、私有院落可以“随心所欲”,小区公共绿地,居民如果不满意也不能自由改造,但私家院落,居住者有权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意愿亲自动手经营,依据个人喜好对院落中的自然要素进行调整,展示出符合住户生活气息的院落小景。而住户也通过对私人院落的改造,实现自我对所向往的生活环境追求体验。现代垂直院落式住宅不单是对景观环境的追求,更是一种住户对生活方式和个人喜好的追求实现。第四、空间尺度的改变,致使人情淡漠。相对固定的空间和小范围的固定人群,能激发人群之间的交往,会使人们熟识并产生一定程度的亲切感。而对于一个人口密集的居住小区而言,公共绿地为居住区内住户间的交往提供了一个主要的平台,绝大部分的交往事件都发生于此。居民需要从家里走出来,来到居住区的中心绿地内主动与人交往,这种交往显得过于僵硬和刻意。于是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居住小区内的大片绿地环境逐渐成为仅供观赏的空间。人们匆匆经过,不愿驻足,社区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漠。所以说现代居住区内的中心绿地对于促进住户间的人际交流是十分低效的。
2 垂直院落与传统院落的环境体验
通过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的变换,垂直院落的空间组织结构不仅表现在水平方向上,更多的是在垂直系方向上把不同水平面的空间场所串联为一个整体空间形态的变换(从二维平面转换成为三维立体)这样就为建筑带来了很多有趣的变化空间,院落在不同方位不同高度的叠加,使得空间的公共性与私密性分配更加合理,空间层次与丰富性进一步提高,构成了一幅多层次的空间景观。
虽然“垂直院落”的某些空间特性发生了些许改变,但如果我们细细深究就会发现:院落空间的形式从二维平面转为三维立体后,依然保留了传统院落建筑最基本的空间感受,即:私密性、自我性、相對公共性。
2.1 私密性 私有院落与公共绿地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场所的私密性。人们愿意选择怎样的聚集、休息场所,与空间的私密性是分不开的。私密性对于居住空间尤为重要。垂直院落保留了这个显著特性,不仅保留以自我为单位的空间的私密性和以家庭为单位的空间的私密性。也提供了家庭与家庭的交流空间,并保证其私密性。
2.2 自我性 院落的开放性带来了住户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自然环境中的各类要素都引入到住宅中来。对于居住者来说,院落环境所带来的舒适感主要体现在人置身于自然环境中的自我性。住宅设计有前、后院,人们不用再走到公共绿地中,就能有属于自我且自然环境优美的私人空间,这种自我性能给住户带来独特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对于院落功能的赋予也更加自我性、多样性,既可以作为保证冬暖夏凉的气候调节空间,也可以作为客厅、餐厅、茶室等的交流空间。
2.3 公共性 传统院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其家庭成员共同的交往空间。在现代建筑的垂直院落中也可以体现这一空间价值,这样一种院落只能容纳少量的居住者,更容易让邻里之间熟识,从而产出亲切感,推动人们的相互交往程度,使住户愿意在生活之余,走出小家的环境,进入到较为开放的环境中来,院落空间的存在使得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交流更加自然、密切,实现住户不仅在空间的距离上邻近,在心理的距离上也更为亲密。
3 垂直院落与高层办公楼的环境体验
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由于叠加式的建筑外形,被称为“巨型魔方”,建筑时代感极强。建筑内部采用大空间设计、引入“空中院落”的设计理念,中庭的楼层中分别设计了阶梯教室、球型多媒体中心、会议大厅、咖啡休息厅等9个风格各异的“垂直院落”(院落在不同高不同方位的叠加),如此“异类”的建筑空间,为使用者们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提高空间环境的趣味性、舒适性,让人们在这样的空间中工作不再感觉到枯燥、乏味。
传统建筑的群体布局都是以“院落”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合的,而传统建筑采用木结构建设的特点决定了传统建筑及其附属的院落只能在水平面上展开空间组合。横向和纵向组合的院落在空间水平上相互结合衍生,以形成传统院落丰富多样的的空间组合形态,建筑与院落的自然生长,生成了复杂多变的街巷空间,而街巷空间的发展演变至今,为城市层面的建设所效仿。
在个人看来,现代居住办公建筑与传统院落空间也应该更好的结合。将传统院落空间从水平面上沿轴线横向和纵向展开变换,通过旋转其空间坐标,使院落空间由水平方向转向垂直方向组合,形成悬挂在高层建筑中的“垂直院落”。让使用者们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能通过空间的变换,感受到空间环境的魅力,在高效工作和生活的同时,保持身心的愉悦。正如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一样,其空出的透明玻璃空间,起到了空中院落的作用,通过虚实变化的立面让人感受到建筑内部院落带来的多样空间变换。在保持建筑空间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将院落这种能够引起中国人情感共鸣的空间引入现代高层办公、居住建筑之中。
4 结语
传统建筑中的院落作为一种古代文明的遗产,与古代的社会经济背景、当时的建造技术、社会意识形态及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得当今的城市人口剧增、城市规模扩大,生态环境变化、生产方式发生改变……传统的院落式住宅已经不能与当今社会的需求相适应。这使得我们在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定位面前应具有更宽广的视角,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空中院落”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空间更好的选择,也使得我们对于“院落”这一概念有了新的理解与定义。
参考文献:
[1]王澍.垂直院宅—钱江时代[J].世界建筑,2006,3.
[2]周琦.当代中国低密度住宅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性[J]. 建筑师,2006.
[3]张鸿武.空间布局与营造技术的结合—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设计[J].时代建筑,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