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效果评价

2016-10-14陈剑

医学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结石肝功能

陈剑

摘要: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评价,为胆囊结石手术患者的术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6月接收的胆结石患者9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包括47例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患者、观察组中的47例胆结石患者则实施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详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镇痛泵使用率、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肝功能(GGT、ALT、TBTL、AST)等相关情况。结果 开腹胆囊切除术组(O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相比,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镇痛泵使用率、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P<0.05),两者对术前肝功能化验正常患者的肝功能均产生了一定影响。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比开腹胆囊切除术组(OC)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更快、感染几率小等优势。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胆结石;肝功能

胆囊结石是由于胆囊功能失调,细菌感染、内分泌代谢异常、基因突变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发生变化、胆汁瘀滞所形成的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在胆结石患者中,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患者,并且随着年纪的增加,发病率也呈现出增高的趋势。临床治疗包括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式包括开腹胆囊切除术组(traditional open cholecystectomy,O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ESS-C),经皮胆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cholecystectomy,PCCL),经自然腔道内镜胆囊切除术(NOTES-C)[1]。本研究旨在为胆结石的实际临床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4年8月~2015年6月接收的胆结石患者共94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58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5.3岁。94例患者均有寒颤、黄疸、发热等病史,经过CT、超声、磁共振仪胆管造影等检查中确诊为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肝功能指标包括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T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1.2方法 患者术前均被告知要实施的手术,并已在患者手术同意书上签字确认。两组患者均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抗感染、电解质与酸碱度平衡、营养支持等针对性治疗,并进行专业的科学护理。开腹胆囊切除术组采取全身麻醉或者连续硬膜麻醉,取有上腹肋缘下切口,长约8~10cm。按照层次解剖后行胆囊切除及T管引流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术前保留导尿装置。采用四孔法或三孔法,CO2填充气腹(12~15mmHg),分别在脐周、腹正中剑突下方右侧2~3cm,腋下前线进行穿刺,术者应密切观察穿刺并发症的发生。分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后注意观察胆囊管和胆总管的位置,用钛夹夹闭血管、胆囊管并离断、创面电凝止血,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干纱布擦拭创面,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

1.3疗效评价 仔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镇痛泵使用率、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肝功能(GGT、ALT、TBTL、AST)等相关情况并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P<0.05时,说明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对照组47例患者手术时间为75.6min,术中出血量为68.6 ml,排气时间25.5 min,住院时间8.0d,术后并发症感染比例为29.78%。观察组47例患者手术时间为51.2min,术中出血量为41.7min,排气时间10.6 min,住院时间5.5d,术后并发症感染比例为8.5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相比较,观察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d、7d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后1d,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见表1,表2。

3讨论

临床实践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LC)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OC)效果评价和术后都有肝功能异常的情况出现,但基本为一次性的。此项研究表明两组术后1d血清GGT、ALT、TBTL、AST较术前明显升高,说明这两种手术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肝功能的指标。胆囊结石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这种术式的优点是操作方便、显露良好,但其住院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创伤大等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传统开腹切除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清走结石,术后复发率低,然而对患者的机体伤害较大,同时,也加重了患者开放术后腹腔被感染的几率大大提高。开腹胆囊切除术通过术中对肝脏的拉扯、挤压对肝功能产生了影响,同时麻醉药品和应激反应等造成肝脏血流循环减少,重新分布,也严重影响着肝脏功能[2,3]。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将结石通过腹腔镜取出后不需要对皮肤进行缝合,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患者被感染的几率,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更能保证患者的安全。手术中气腹的利用也能增加各脏器之间的距离,还能对患者组织内部结构及器官表面进行有效观察,很大程度上避免创伤的产生。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比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来讲显著降低,有利于患者术后的综合身体素质的上升。就目前来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是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首选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王瑞军,张生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机体应激、免疫功能、肝功能方面的对比研究[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2013,35(6):99-100.

[2]鄭培永,章学林,朱培庭.胆囊结石病肝气郁结证与CCKAR和VIPR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4,10(5):346-348.

[3]金恩芸,许国强,徐根云,等.胆囊结石症的血清脂质、瘦素、胆囊收缩素和胆脂水平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08,4:237-241.

编辑/申磊

猜你喜欢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结石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
溶石汤剂治疗胆结石46例
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功能损害48例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