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历分析
2016-10-14房玉梅孙静
房玉梅 孙静
摘要:目的 通过对200例患者进行临床病历分析,讨论子宫内膜癌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200例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综合组(手术+放化疗+激素)80例、对照组(手术+化疗)70例、参考组(手术)50例,对比三组的最终疗效。结果 综合组和对照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低于参考组,5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均高于参考组(P<0.05);综合组要稍稍优于对照组,但其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治疗对子宫内膜癌具有明显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综合治疗;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我院于2008年1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2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这200例病例均是经过了手术病理或者组织细胞学的相关检查最终确认为子宫内膜癌。200例患者的年龄在31~69岁,平均年龄46岁左右。在子宮内膜癌的临床分期上面,属于Ⅰ期的一共有142例,属于Ⅱ期的一共有38例,属于Ⅲ期的一共有20例。在病理类型上面。一共有134例属于腺癌,剩下的66例属于非腺癌。在肿瘤范围方面,只侵入到子宫内膜的共有41例,侵入到浅肌层的共有129例,剩下的30例肿瘤已经侵入到了深肌层。最后,根据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了3个小组,分别为综合组、对照组和参考组。其中,综合组的80例患者采用的是手术加放化疗再加激素的治疗方式,对照组的70例患者采用的是手术加上化疗的治疗方式,参考组的50例患者只采用了手术这一治疗方式。
1.2方法
1.2.1参考组患者治疗方法 对于参考组中的50例患者,只采用了手术这一治疗方法。结合每名患者的实际状况,充分考虑其临床分期、当前身体情况等因素来选择其手术方式。所采用的手术方式主要有次广泛/广泛全子宫切除手术、盆腔淋巴结清手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或清扫术。在通过术中腹腔冲洗液发现癌细胞的同时,需要进行大网膜切除手术。
1.2.2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 对于对照组中的70例患者,采用的是手术加上化疗的治疗方式。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病理类型、病理分级等因素。在患者手术完成后,辅助性地进行化疗,其化疗方案为TC/TP(TAX 135~175mg/m2,CBP AUC=5,DDP 60mg/m2),重复进行21 d,一共4个疗程。
1.2.3综合组患者治疗方法 对于综合组的80例患者,采用的是手术加放化疗再加上激素的治疗方式。之所以要对这80例患者进行综合治疗,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淋巴结转移、深肌层浸润等特殊的高危因素。针对这部分患者,进行放疗的计划包括:①全盆野:以4~5腰椎水平为上界,以闭孔下缘为下界,以股骨头中线为外界,放疗剂量为6MV X线DT45~50Gy。在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免疫组化。针对那些孕激素受体呈阳性,并且可以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需要对其辅助进行激素治疗。同时采用的化疗方案为TC/TP(TAX 135~175mg/m2,CBP AUC=5,DDP 60mg/m2),重复进行21 d,一共4~6个疗程;②激素治疗:如果患者已经处于子宫内膜癌晚期阶段,不能直接进行手术切除;或者是患者尚处于年轻阶段,希望保留生育能力,则可以考虑采用激素治疗。其激素治疗的方案为200~400mg/d的甲羟孕酮或者500 mg酸孕酮,进行2次/w。也可以在服用孕激素的10 d以后让患者口服他莫西芬,服用量为10~20mg/次,服用2次/d。
1.3随访 对接受治疗后的200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随访的频率为:手术后的2年以内,每个季度对患者进行1次随访;在手术后的2~5年内,每半年对患者进行随访1次。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统计软件主要SPSS20.0软件,同时辅以Excel进行统计数据的处理。对于计数的检验,主要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则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没有。
2 结果
2.1三组患者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发生率对比 通过对三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发生率的对比可以发现,参考组要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组,并且这一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即P<0.05。而综合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在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上面综合组要低于对照组,但这一差别则没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具体数据如下:①局部复发率:综合组1(1.5),对照组4(7.3),参考组8(20.0);②远处转移发生率:综合组1(1.5),对照组3(5.5),参考组6(15.0)。
2.2三组患者5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对比 三组患者中,综合组和对照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率要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这一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而综合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在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率上面综合组要高于对照组,但这一差别则没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具体数据如下:①5年生存率(%):综合组55(84.6),对照组42(76.4),参考组21(52.5);②中位生存期(月):综合组40.7,对照组32.8,参考组18.4。
3 讨论
在手术治疗方面,我们要掌握患者的实际情况,以患者临床分期为考量,结合患者身体状况,选择手术方法。在进行手术前,也要注重该医院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情况和术者的操作水平,因为预后质量的高低和初次手术治疗效果有密切的关系。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方法有放疗,这个可以具体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术前放疗或是术后放疗。一般情况下,患者在手术前后进行联合放疗,能显著提升生存几率,有效防止肿瘤复发或者转移。现在来说,术后放疗被广泛推广,将它作为一种辅助性治疗,也是对手术治疗的补充行为,有效防止肿瘤复发。一般情况下,对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时,明确判定患者临床分期和病理级别,并加以术后补充治疗,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升患者生存率。若对患者采取综合性治疗,若是早期患者,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对患者标本采取免疫组化的措施,对阳性患者加以激素治疗;若患者存在盆腔外转移或是存在高危转移可能性,那就要实施放化疗措施,让患者有效并且充分的得到治疗,同时也要考虑患者的健康情况,适当采取全身治疗,以便给患者最佳治疗措施。本文研究中,我们可以从结果中得出,对患者实施综合治疗手段,可以明确提升患者5年生存率。有效降低局部病情复发率和远处转移几率。
所以,我们就以上分析作出总结:治疗子宫内膜癌,综合治疗方法具有明显效果,治疗过程中,以患者实际状况为参考,对其采取手术、放化疗、激素治疗等多种方法结合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几率,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在临床治疗上展开运用并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秦焕娣.两种诊断方式对子宫内膜癌腹腔冲洗液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5).
[2]侯玉梅.不同方法治疗子宫内膜癌130例回顾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2,30(7).
[3]牛海云.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3(7).
[4]张克强,江宁,沈光耀.子宫内膜癌的综合治疗及临床特点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3,22(3).编辑/金昊天